標籤:

朱書:腸道守護者丨「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專欄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推出「35歲以下創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旨在於全球範圍內評選出被認為最有才華、最具創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 35 位年輕技術創新者或企業家,共分為發明家、創業家、遠見者、人文關懷者及先鋒者五類。

2017 年,該全球權威榜單正式推出中國區評選,並已公布並首屆評選結果。現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正式開設「35歲以下創新35人」中國榜單專欄,以人物報道的形式幫助中文讀者了解這些來自中國的新生代科技力量。

朱書-先鋒者

「腸道守護者」

獲獎年份:2017年

獲獎時年齡:33歲

獲獎時職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獲獎原因:開展腸道免疫與微生物相互作用在人類疾病中的功能和機制研究,首次揭露Nod樣受體識別腸道病毒的機制及相關免疫反應,使得靶向該受體介導的免疫反應治療腸道感染及炎症性疾病成為可能。

大家都知道飯前要洗手,小心「病從口入」。確實,一些病毒或細菌可能隨著食物進入到我們的消化系統,比如比較著名的病毒有諾如病毒、輪狀病毒、手足口病病毒、流行性甲型肝炎等都是在腸道傳播的致病原。不過,好在有免疫系統為我們保駕護航。

腸道的消化功能早已廣為人知,但其實腸道也同時發揮著非常重要的免疫防護作用,是人體最大的粘膜免疫器官,聚集的微生物數量遠超過人體細胞的數目,腸道免疫系統則與之共同進化,不僅形成了腸道上皮細胞組成的第一道防線,還形成了一個可以精密調控腸道穩態的腸道免疫系統。有趣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許多其他臟器的疾病,例如炎症性疾病(炎症性腸病,風濕性關節炎)、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甚至神經性疾病(抑鬱,自閉症,帕金森)和腫瘤,都與腸道微生物誘導的免疫反應關係密切。

然而,目前我們對於腸道免疫系統利用何種機制識別多種各異的微生物,以及腸道免疫細胞如何介導和調節針對微生物的免疫反應還知之甚少。這正是朱書教授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之一。

不久前他以第一作者在權威學術期刊《Nature》和《Science》雜誌發表了相關工作。這兩篇研究論文揭示了腸道里一類全新的核酸識別受體「Nlrp9b」和「Nlrp6」,它們能夠識別不同的腸道病毒並啟動各異的免疫反應。而這些腸道病毒是導致急性腸胃炎的元兇,具有高度傳染性和潛在致命性,每年造成六十萬例兒童的死亡[1,2]。這些工作揭示了一種重要的在腸上皮細胞中發揮作用的先天免疫信號通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Nature》雜誌的評論文章點評道:「這是一個概念上的顛覆,並預示著靶向這個受體在多種腸道病毒感染中的臨床應用」。

的確,若能找到識別這些病毒的機制,並在此基礎上開發出針對性的靶向療法,無疑具有重大的免疫學研究和臨床治療意義

朱書對於科學的興趣起源於他的閱讀,自學生時代就有很強的求知慾,是一個科幻迷,對未知的科學世界充滿好奇和憧憬,並且學習能力很強,喜歡泡圖書館,一直以來都是學霸。自2002年進入以嚴謹務實學風著稱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並在中科大免疫所實習階段受到了系統的免疫學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

隨著免疫性疾病報道的逐年增多,以及家族裡高發關節炎和痛風的切身感受讓他深切體會到免疫系統異常導致的疾病給人們帶來的痛苦,並堅定了其從事免疫學研究的信念。隨著其免疫研究開展的深入,他認為免疫干預治療可以為人類的絕大部分疾病提供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有了這份執著,朱書全身心投入到免疫學以及相關疾病的學習,研究和探索中,先後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中科大本科生的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獲得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博士學位,中科院研究生的最高榮譽中科院院長獎,百篇優博,以及權威的吳瑞獎學金;之後進入美國耶魯大學免疫學系,師從免疫學先驅、美國科學院等三院院士Richard Flavell繼續博士後研究,並獲得了美國最著名的Helen Hay Whitney基金會和HHMI聯合資助的fellowship。

正是在那裡,他接觸了更多的前沿的研究,也為他發現這一類腸道病毒的識別受體奠定了基礎。朱書教授現已發表30篇具有影響力的免疫學研究論文,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學術頂級期刊《Nature》(2篇)、《Science》、《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以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等發表的學術論文,總影響因子超過445,總引用超過1750餘次。並獲得國際和國內專利各一項。

圖丨朱書

從本科時期在中科大接觸免疫學研究,13年過去,朱書又回到了起點-自己的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組建了黏膜免疫與精準治療實驗室,目前已經建立了一個二十個研究人員的團隊,致力於利用多種小鼠模型和新一代測序技術等來研究腸道免疫系統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

談及自己的研究,朱書覺得了解其識別機制和免疫反應的基礎研究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將會繼續研究這一類型受體及其在人群中的突變對於感染和炎症性疾病的貢獻,未來的研究也將會更加偏向臨床應用和成果轉化。

他表示,如何通過合適的設計,在合適的病理狀態下將這些受體失活或者激活來調節其啟動的免疫反應確實是更加具體和複雜的問題,也將具有更重大的臨床意義。除了持續關注腸道的先天免疫識別受體,朱書實驗室也對腸道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的調控,以及腸道微生物群體的調控有很強的興趣。

對此,朱書也表達了自己對於未來研究的願景——希望做出一個改變領域的重大發現並研發出干預腸道相關疾病的藥物。


推薦閱讀:

TAG: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