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用隱私交換便利嗎
3月17日,Facebook泄露5000萬用戶信息醜聞爆發。隨著公司股票持續走低,剛剛蒸發數十億美元身價的扎克伯格正愁聚光燈太過閃耀,自帶招黑體質的百度有情有義一把搶過了麥克風。在前不久的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李彥宏關於「中國人更願意用隱私換取便利」的一席話在輿論中激起千層浪。
━━━━━━━━━━
便利的互聯網+生活
進入互聯網+時代後,我們個人信息、隱私的價值尤其突出。
舉個栗子。早上,小飛飛一覺醒來,刷著牙聽著網易雲音樂的日推,隨後打開一盒在天貓超市買的牛奶,之後滴滴打車到公司。指揮大家搬磚的同時,在京東補充了一波紙巾。
中午,在大眾點評挑了家美食。吃完就想著刷會兒抖音,這一刷就快下班了,果斷提前餓了嗎一波晚餐。為了鍛煉身體,騎著摩拜就回家了。到家後看著剛到的紙巾,忍不住就百度了一些你不懂的關鍵詞,隨後刷優酷,刷知乎,刷喜馬拉雅……「啊,又是忙碌的一天。」
於是,網易、抖音了解了小飛飛的愛好與品味,滴滴與摩拜掌握了小飛飛的居住地址與公司地址,阿里獲得了小飛飛的消費習慣與飲食口味,百度知道了……咳咳,更多。
我們的個人信息、使用習慣、瀏覽記錄就這樣為企業所用,成為一個個用戶畫像。大量的用戶數據使得個體的需求被平台所了解,而被各種標籤化的我們則收穫了更加「精準」的信息推送。畢竟,「你關心的才是頭條」。
試想,如果有一家公司獲得以上所有數據,那我們的生活得有多(yi)么(si)便(bu)利(gua)啊。
眼下,已經擁有吃喝玩樂等目的地場景的美團開始把觸手伸向中間連接場景的滴滴與摩拜,阿里正在布局線下新零售,微信小程序則要從長尾應用場景轉向高頻剛需了。
當不差錢的巨頭們,一邊做著年年虧損的財報,一邊瘋狂地搶奪數據時,你還在試圖保護你的隱私嗎?
━━━━━━━━━
雙刃劍的大數據
在倉頡造字前,我們的個人隱私難以被旁人挖掘,部落與部落間溝通的成本也很高。
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我們有了語言來記錄信息,藉助飛鴿傳書來知曉異地詳情,通過一封電報即可了解前線的戰況。
時至今日,互聯網的普及像串錢串子一般,將你我他連在了一起,我們的隱私也對應地變得十分渺小。
科技發展到未來,我們會不會走到三體人那樣絕對透明的社會尚且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個體隱私的壁壘正在逐漸降低。所以在今天,我們隱私的「暴露」未嘗不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隱私的泄露和被分析一方面雖然損傷了個體的利益(payoff of individual),而另一方面卻有利於群體整體價值(payoff of population)的提升。例如,分析隱私數據可能有泄露個體隱私的風險,可能對主體的生活上造成困擾,但隱私數據的有效分析用於服務主體,統計意義上會給絕大多數群體內的相關個體帶來利益。
從個人角度講,共享單車通過大數據了解到何時何地對單車的需求量會變大,由此可以調度其他地區的閑置單車來填補空缺;微信可以通過個人用戶畫像向用戶精準推送朋友圈廣告;音樂播放器可以通過個人播放記錄推送「猜你喜歡」。
從群體角度講,國家信息網路可以通過大數據推送進行公民個人信息彙集,由此進行網格化管理,例如紅網通緝;《黑鏡》中我們通過將全面的個人信息與習慣交給系統,然後由系統幫我們一鍵觸達真愛伴侶。
而此次泄密門中,處在風口浪尖的特朗普也正是通過Facebook的數據,實行對精確地域的個人營銷而贏得了選舉,成為了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可以想像,正是因為獲勝的人是特朗普,所以現在的我們才在一邊唾棄信息被販賣的同時一邊承認大數據的有效性。倘若當年是希拉里笑到最後,在被曝出信息泄露的今天,不知特朗普會不會成為被永遠唾罵的對象。
所以,當我們反對隱私被利用的時候,我們反對的不應該是信息被攫取,而應該是我們的隱私沒有得到足夠保護而被肆意濫用。
畢竟,相比隱私的泄露這樣的非直觀損失,我們更關心的還是實實在在的便利而已。
━━━━━━━━━━━━
「自願」交換便利的我們
從用戶角度看,當我們註冊網路賬號或使用某個功能時,往往會顯示一個彈窗提示需要某某許可權,直接跳過查看協議的我們往往無腦點擊「我同意」,這大概就是李口中的「中國人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吧。
殊不知,不是我們想用隱私換效率,而是根本沒得選。
「我同意」三個字的背後是往往是晦澀難懂的合同文本,以及打著擦邊球的授權條款。在允許個人數據被分析利用的同時,我們並無刪除、修改、甚至被保護這些數據的權力,更無同意或者不同意的選擇餘地。
百萬隱私,點擊就送。群里小夥伴抱怨各種隱私信息漫天飛就不足為怪了。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收集用戶的數據是部分產品功能可以立足的根本。可以說,是企業首先有求於用戶,然後才創造了可以服務於用戶的價值。
李說,中國用戶願意用隱私交換效率,不如說各個公司對數據更加趨之若鶩,即各個公司更願意用效率來交換隱私,這裡頭的因果關係不能顛倒。
李隨後也說到,「我們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果數據會使使用者收益,他也願意,我們就會去做,這是我們的基本原則,這就是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希望這句話是所有CEO的真實想法吧。
━━━━━━━━━━━
個人信息靠什麼保護
在用戶隱私被濫用成災,同時群體隱私意識薄弱的今天,佛系的我們除了等待時間的答案,其實可以做的也有很多。
首先,提高隱私安全意識。倘若實在懶得閱讀晦澀的用戶服務協議,就及時關掉位置信息、錄音等敏感許可權,計算機的攝像頭最好拿貼畫蓋住。
小編這裡推薦,盡量不使用一家的產品覆蓋所有的面,比如搜索、輸入法使用百度系,支付、購物、旅遊、視頻使用阿里系,社交相關則使用騰訊系。
「勿以勢單而不為」,「勢單」不斷匯聚就成為了「勢眾」。堅持做正確的小事,堅持發出反對霸王條款的聲音,「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善美之舉首先要做起來,有了美好的開頭加之不斷的堅持,相信星火終能燎原。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呈螺旋狀上升的,大數據的發展雖伴隨著隱私泄漏的副作用,但前途是光明的,你覺得呢?
感謝阿東、Lunke、Tony、伯 言等提供的思路支持
特別感謝七七同學的排版支持(下圖Logo作者哦)
歡迎關注我們,本周日,福利正在路上
推薦閱讀:
※學習大數據的正確打開方式
※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價值與利用
※R語言 從入門到精通之一R語言初識
※大數據時代:發掘大數據未知的潛能
※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在O2O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