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信息高速公路3

鑒於這麼多令人興奮的事情顯然馬上就要發生。數字革命迫切需要一位編年史學家為其立傳。路易斯.羅塞托擔當了這一任務。他是一名四十來歲的雜誌編輯,在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他都在為例如《電子辭彙》或者《語言技術》這樣的計算機行業出版物工作。羅塞托留著一根馬尾,喜歡抽大麻。他此前寫過兩本書,第一本名叫《接管》,是一本用真名出版的政治驚悚小說;另一部小說名叫《終極色情》,是他觀看了電影《羅馬帝國荒淫史》之後有感而發的作品,這本書用得是筆名。在九十年代初期,羅塞托和他的女朋友珍.麥特卡爾夫搬到了舊金山並且創建了《連線》雜誌,創刊宗旨是讓這份雜誌成為數字革命的先驅。第一期《連線》出版於1993年1月。雜誌背後有多位投資人,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主管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與矽谷創業家查理.傑克遜。《連線》不僅將自身定位成為一份科技指南,還要成為一份生活時尚雜誌。例如「戀物癖」與「街頭風潮」之類的版塊告訴讀者應當購買哪些最新產品,「思想堡壘」與「行話觀察」則告訴讀者應當怎樣思考怎樣說話。《連線》最令人驚異之處就是浮華炫目的版面設計風格。羅塞托絲毫不打算考慮傳統媒體的可讀性理念。他的雜誌有時候會採用紫底黃字的設計,還配有各種讓人看不明白的圖像。

羅塞托原本指望最初幾期連線雜誌會吸引上幾千名高層讀者,但是他低估了市場的潛力。《連線》創刊發行僅僅過了一個月就擁有了3萬名訂戶,還從康泰納仕集團主席、《時尚》與《名利場》的所有人S.I.紐豪斯那裡得到了可觀的投資。兩年之後《連線》的月發行量達到了兩百萬份,並且贏得了國家雜誌獎。就像所有成功的雜誌一樣,《連線》也幫助創建了雜誌當中報導的文化。《連線》絲毫沒有將自己包裝成客觀公正具有歷史視角的的第三方。在創刊致辭當中羅塞托就說過,「數字革命正在造成如此深刻的社會變革,只有人工取火能與之相提並論。」他告訴《紐約時代》的記者,「在十到二十年內這個世界將會得到徹底改變,我們所知的一切都將大不相同。不僅僅是從林登.約翰遜到尼克松這樣的改變,而是說以後究竟有沒有總統都未曾可知。我覺得阿爾溫.托夫勒基本上是正確的。我們正在處於文明變革的過渡時期。」

作為《未來衝擊《與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已經成為了圍繞著《連線》雜誌的右翼知識分子小集團的一部分,吉爾德也是同一群體的成員。兩個人都接受過雜誌的長篇採訪。「我們很難跳出局限想問題:文化局限、體制局限、政治局限、宗教局限——我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受困在其中。」托夫勒悲嘆道。《連線》認為自身超越了政治,但實際上這份雜誌卻是身家不菲、學歷過硬、一手創建了矽谷的年輕資本家們的傳聲筒。這些人對歷史不感興趣,對政府更是避之不及。其中有一位蓮花公司的創始人米歇爾.卡珀後來幫助建立了電子前線基金會,從而反對政府對於新興數字媒體的一切干涉。儘管過去二十年來一直是聯邦政府在修建運營互聯網,但是這一事實這一點並沒有壓制住卡珀的自由主義熱情。他在《連線》第三期撰寫了一篇長文,標題是《數字高速公路究竟通向哪裡?》這篇文章呼籲政府道旁迴避,讓私營企業建設並運作新型互聯網。

此外羅薩托還僱傭了一批科幻作家,例如邁克爾.克萊頓就在雜誌上發表小說預言了報紙的末日。道格拉斯.柯普蘭在小說中幾乎未加掩飾地描述了微軟的內部文化。他很快將這個點子轉化成了一本暢銷書《微軟奴隸》。尼葛洛龐帝在雜誌上開設了自己的專欄,也成為了雜誌最受歡迎的供稿人之一。他來自希臘造船世家,在一家瑞士私立學校入學。《連線》一直致力於推動科技驅動的全球資本主義,而尼葛洛龐帝正是這種無根文化的完美髮言人。他於1961年考入麻省理工建築專業,幾年之後成為了教職員工,專攻計算機與設計。1983年,尼葛洛龐帝說服麻省理工時任校長傑羅姆.威斯納開設了媒體實驗室。這是一家跨學科研究學院,起初的員工包括一名電影製作人,一名圖像設計師,一名作曲家,一名著名物理學家與兩名數學家。隨著計算機產業的爆炸式發展,尼葛洛龐帝毫無困難地為自己打造的科室吸引到了大批企業贊助。蘋果電腦、時代華納與日本電氣都是他的金主。

媒體實驗室支持了若干有趣的項目,不過實驗室最為人所知的產品還是尼葛洛龐帝本人。他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發表演說,與商政兩界的高層人士觥籌交錯。在未來學領域,謙虛謹慎並不能算是美德,而尼葛洛龐帝也並不受這兩者的制約。他的《數字化生存》出版於1995年,是他在《連線》雜誌上專欄文章的合集。他在書中寫道,「當我在1992年見到日本首相宮澤喜一的時候,他還沒有完全意識到所謂的高顯像電視已經被時代淘汰了。但是瑪格麗特.撒切爾的確聽取了我的意見。」

《數字化生存》被翻譯成了30種語言,並且將尼葛洛龐帝捧成了世界領先的科技先知。他很喜歡這一角色。當然這本書的內容還是有些靠譜的地方,比方說最初幾章在討論比特、帶寬與其他科技術語的時候文筆確實非常清晰簡明。但是當尼葛洛龐帝試圖描述不算太遠的未來時,他聽上去就好像是剛剛從提莫希.拉里的嬉皮士群居營地跑出來一樣。接下來的幾段節選很能代表他的風格:

「二十年後你將會向一群身高八英寸、在你的寫字檯上走來走去的全息影像助理講話。這樣的場面並不是天方夜譚。當我回家的時候,我的錄像機會對我說,『尼可拉斯,我已經觀看了5000小時的電視,我為你錄製了六段片段,共計40分鐘。你的高中同學參加了《今日》節目,此外我還為你錄製了一份關於希臘十二群島的紀錄片。』未來的房間將會知道你剛剛坐下吃飯,即將去睡覺,你剛剛走出浴室,剛剛去遛狗。電話永遠都不會響起。假如你不在屋子裡,那麼電話會因為你不在家而不出聲;假如你在屋子裡,你的數字管家又決定讓你通話,最近的門把手就會說:『打擾了,夫人。』然後為你接通電話。」

尼葛洛龐帝聽上去非常嚴肅。他預言再過幾年《紐約時代》與《波士頓全球報》就將被《每日自我》之類的在線報紙取代。這份報紙將會在互聯網上尋求令每一位個體讀者感興趣的故事。例如百視達這樣的錄影帶連鎖店「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就要破產。」邁克爾.克萊頓「將會通過在線渠道直接向讀者賣書並且賺更多的錢。」儘管信息高速公路「目前還只是炒作」,但是「不久後必然無法充分反映現實。未來將會超越人們最狂野的預言。」

把各種大話都放到一邊回頭看看,《連線》群體最令人吃驚的一點就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互聯網的真正意義。他們被遠程計算機與信息高速公路的模糊願景沖昏了頭腦,以至於看低了以文本為基礎的老舊網路。在吉爾德的《電視之後的生活》一書當中根本沒有提到互聯網。最早幾期《連線》也幾乎沒有提到互聯網。《數字化生存》的名詞附註當中包括了五條含有互動電視的詞條,五條關於信息高速公路的詞條,但是沒有一條詞條提到了蒂姆.伯納斯.李或者萬維網。在伯納斯.李的發明問世之後,羅塞托與其他同事很長時間都沒能跟上局勢進展,但是後來的傳說卻認為他們才是互聯網革命的先驅。實際上他們就像其他人一樣被萬維網的迅猛增長打了個措手不及。


推薦閱讀:

《暴雪將至》的首映現場情況怎麼樣?
幼兒與成人 終身學習是最高貴的品格
如何高調上線新產品?
人類簡史(上)書摘
外媒稱美圖秀秀存在竊取用戶隱私的可疑代碼,你怎麼看?

TAG: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