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格林 | 21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傳奇大師

1991年4月3日,

一個講故事的傳奇天才離開了這個世界。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年10月2日—1991年4月3日

國際文壇大師都尊他為「寫作導師」——

馬爾克斯(198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倘若我不曾讀過格雷厄姆·格林,我不可能寫出任何東西。

略薩(2010 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是一個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個深入世界各個角落,記錄戰爭、革命、疾病的冒險家。

奈保爾(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一直致力於記錄這個世界。

庫切(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在作品裡創造出自己的一個王國。

▲格林與馬爾克斯

在國內,他是無數作家的靈魂至交——

張悅然(作家):要是讓我選出一個作家能代表20世紀英國作家的話,我會第一時間想到他。

止庵(作家):如果要在世界範圍內推舉一位非常會寫,也寫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賞,還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首選格雷厄姆·格林。

蔣方舟(作家、《新周刊》副主編):他一輩子活出別人五輩子的容量。

他就是格雷厄姆·格林——21次諾貝爾文學家提名的傳奇大師


格雷厄姆·格林的一生,恐怕只能用「彪悍」來形容——

當過雙面間諜,徒步旅行非洲,每段經歷都彷彿在拍大片。

二戰期間,格林甚至進入英國軍情六處,在非洲做了兩年間諜。

格林還是個冒險狂魔。

20世紀的世界,哪裡最動蕩,哪裡就有他。

墨西哥、越南、古巴、中東這些戰亂之地是格林的最愛,他的作品裡常常能看到這些影子。

今天流行的窮游,他一百年前就玩過了——靠拉琴賣藝把英國和歐洲各地玩了個遍。

1935年,格林徒步穿越了非洲獅子山與賴比瑞亞。

這些傳奇的冒險經歷,後來都成為他創作中最好的靈感來源。

格林人生中還有一條最大的花邊新聞,至今仍被粉絲津津樂道。

格林一生中最重要的情人,名叫凱瑟琳。

凱瑟琳是議員亨利之妻,遇到格林後陷入狂戀。

當時的格林患有躁狂抑鬱症,所以他對凱瑟琳有著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依賴。

與凱瑟琳在一起的13年,是他最平靜的一段時光。

戰爭期間,倫敦受到德國空軍轟炸,格林因為躲在凱瑟琳家中逃過一劫。

妻子維薇安得知後長嘆一聲:他的不忠救了他的命。

當然,不忠也成就了他這本傳世愛情經典《戀情的終結》。

除了寫作和當間諜,格林在電影界也聲名顯赫。

他給秀蘭·鄧波兒寫過影評,被福克斯告上過法庭;

他改編自己的小說《墮落的偶像》,不僅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還拿下最佳編劇獎。

他的編劇作品《第三人》入圍多項奧斯卡提名,被影評人稱為「英國影史第一」。

格林一生的傳奇,除了好萊塢式的一生,還有他和諾貝爾文學獎的「絕戀」。

自1950年,格林就開始了與諾獎的曠世虐戀。

他一共獲諾獎提名21次,是村上春樹7次提名的3倍。

瑞典學院研究了諾獎絕密檔案,得出了一個讓人懵逼的推論:格林的書太能賣了。

還有人說,因為諾獎旨在推廣第三世界國家的文學,

而格林的作品實在太暢銷,半個英語國家都在讀。

有趣的是,沒拿到諾獎的格林,卻是眾多諾獎得主的偶像

粉絲包括馬爾克斯(1982年諾獎得主)、威廉·福克納(1949年諾獎得主)、威廉·戈爾丁(1983年諾獎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2010年諾獎得主)……

最後,諾獎評委不得不出來聲明:「沒把文學獎頒給格林,是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大的錯誤!」

這一票粉絲里,馬爾克斯堪稱頭號粉絲。

早在大學時代,馬爾克斯就開始讀格林的作品了——

「格林是讀得最多、最認真的作家之一。我喜歡他所有的書。」

有一次格林在巴黎參加宴會,忽然感覺有隻手搭在自己肩上,一個操著西班牙語的男人說:我是你的忠實讀者,格林先生。

格林轉身一看,發現馬爾克斯站在面前。

馬爾克斯還說,是格林教會了他「如何探索熱帶的奧秘」——

格林在小說中描述墨西哥、古巴這些熱帶國家地的風土人情,深深影響了馬爾克斯寫作《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書。


作家約翰·勒卡雷(《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作者) 曾經感慨道:

格林擁有智慧、優雅、個性和故事,以及一種卓越而普世的同情心,這讓他永遠在世界文學中享有一席之地。

雖然終其一生,格林都因為「太過暢銷」被諾貝爾文學獎拒之門外,

但他對靈魂的掙扎和救贖的關注,又讓他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英語作家。

諾獎作家的光環終將散去,

而深刻記錄了人類的意識和焦慮的格雷厄姆·格林,

將永遠留在我們的文化共同記憶中。

今天,向20世紀人類意識和焦慮最卓越的記錄者格雷厄姆·格林致敬。

推薦閱讀:

書香苑 | 最初的愛情,最後的儀式
叔本華帶你犯喪之《論世間苦難》
埃隆·馬斯克的「獵鷹重型" 與馮·布勞恩的V-2火箭,都是時代的狂想曲
【祭克蘇魯神話之父】關於洛夫克拉夫特的60件軼事

TAG:諾貝爾文學獎 | 外國文學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