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行業專業名詞大全
移動互聯網專業四級考試來了~
CPA、CPD、CPI、CPS才入門級,DSP、DMP、PMP、PDB你造嗎?這些【專業名詞】都不知道,還怎麼愉快的做運營?
本文分為兩部分
● 廣告相關專業名詞
● 運營相關專業名詞
一、廣告相關專業名詞
1.Ad network 廣告平台/廣告網路
關鍵功能是整合了網站所提供的廣告位資源,使其滿足廣告主投放廣告的需求。
2.Ad Exchange 廣告交易平台
廣告交易平台是一個技術平台,在眾多的廣告網路提供的流量的基礎上進行競價買賣。
3.RTB(Real Time Bidding)實時競價
與傳統的PPC廣告(根據用戶數量計費)、CPM廣告(一千次瀏覽計費)、CPC廣告(每點擊一次計費)、Monthly Flat(包月計費)、Daily Flat(包天計費)等相比,RTB就是在每個廣告展示曝光的基礎上進行競價。
4.DSP(Demand Side Platform)廣告主需求方
為廣告主提供跨競價市場、跨平台、跨終端的程序化廣告投放平台,通過數據整合、分析實現基於受眾的精準投放。
5.DMP(Data-Management Platform)數據管理平台
數據管理平台能夠幫助所有涉及廣告庫存購買和出售的各方管理其數據、更方便地使用第三方數據、增強他們對所有這些數據的理解、傳回數據或將定製數據傳入某一平台,以進行更好地定位。
6.程序化購買Programmatic Buying
指的是通過數字平台,代表廣告主,自動地執行廣告媒體購買的流程。與之相對的是傳統的人力購買的方式。程序化購買的實現通常依賴於需求方平台DSP和廣告交易平台Ad Exchange。它包括RTB實時競價模式和non-RTB非實時競價模式。
7. PMP( Private Market Place)私有交易市場
它是將傳統的私有交易方式與程序化廣告的工作方式相結合的新互聯網廣告交易形式。廣告主預先採購或者預訂廣告位,獲取優質流量,再用程序化的方式來管理這些流量的廣告投放,讓受眾只看到自己想看的廣告。
7.PDB(Programmatic Direct Buy)私有程序化購買
簡單來說廣告主通過PDB私有採買媒體後,就可以通過DSP進行投放,當然PDB也不是誰都合適,本身體量及市場都比較大的品牌可能更為適合PDB的方式。
8.溢價資源premium inventory
像各個門戶的第一版的新聞頁面,是各個廣告主爭搶的主要位置。如新浪微博的首頁banner
9.冗餘資源remnant inventory
長尾的流量很小的頁面上的廣告位,如某小遊戲網站點擊深入某個頁面之後的一個廣告位
10.CPM (Cost Per Mille,或者Cost Per Thousand;Cost Per Impressions)
按應用廣告的千次展示計費,千人成本=(廣告費用/到達人數)×1000;
11.CPC(Cost Per Click;Cost Per Thousand Click-Through)
按應用廣告的點擊計費。
12.CPA(Cost-per-Action)
每次激活的費用。目前移動端,結算到激活的居多,也有部分按註冊結算。
13.CPS(Cost-Per-Sale)
按銷售付費,既分成模式結算。
14.CPT( cost-per-time)
即按展示時長收費,而這個Time可能是Day/Week/Month/SeASOn/Year。
15.CPV(cost-per-visit)
每個訪問成本,較少被使用。
16.CPI(cost per install)
是按每一次安裝收費。
17.CPD
CPD(Cost per Download)即按下載付費,費用=實際下載量*下載單價。
18.Banner橫幅圖片模式
19.Interstitial插屏廣告
20.Native Advertising (Native Ads),原生廣告
二、運營相關專業辭彙
AARRR (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這個五個單詞的縮寫)
分別對應這一款移動應用生命周期中的5個重要環節:獲取用戶(Acquisition)、提高活躍度(Activation)、提高留存率(Retention)、獲取收入(Revenue)、自傳播(Refer)
DNU(Daily New Users)日新增用戶數
每日激活/註冊的用戶數。也可以說是激活或註冊,看自己定義。
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用戶獲取成本(一般也稱作CPA)
CPC (Cost Per Customer )用戶獲取成本
=推廣成本/有效新增用戶
CR (Conversions Rates)註冊轉化率
=最終註冊成為用戶/訪問了某種渠道(如推廣鏈接、APP下載市場)的總人數
DAU(Daily Active Users)日活躍用戶數
每日打開使用產品的用戶數
WAU(Weekly Active Users)周活躍用戶數
最近一周(含當日的7天)啟動使用產品的用戶數,一般按照自然周進行計算。
MAU(Monthly Active Users)月活躍用戶數
最近一個月(含當日的30天)登錄過應用的用戶數,一般按照自然月計算。
DEC(Daily Engagement Count)日參與次數
多用於遊戲,用戶對移動遊戲的使用記為一次參與,即日參與次數就是用戶每日對遊戲的參與總次數。
DAOT/AT(Daily Avg.Online Time)活躍用戶平均每日在線時長。
即:日總在線時長/日活躍用戶數。一般的精略計算公司:AT=ACU*24/DAU
DAU (Daily Active User)日活躍用戶數量
MAU (Monthly active users)月活,月活躍用戶數量
Users Retention用戶留存
統計時間區間內,新增用戶在隨後不同時期的啟動使用情況。
Day 1/3/7/30 Retention Ratio次日/三日/七日/月留存率
日新增用戶在次日/第三日/第七日/第三十日(不含首次啟動當天)啟動的用戶數佔新增用戶比例。留存率需要進行長期跟蹤,根據需要可設定30日、60日或者90日。
Users Churn用戶流失
統計時間區間內,用戶在不同時期離開產品的情況。
Day 1 Churn Ratio日流失率
統計日使用產品,但隨後七日未使用的用戶占統計日活躍用戶比例,此定義按需求可延長觀測長度。
Day 7 Churn Ratio周流失率
上周使用過,但本周未使用的用戶占上周周活躍用戶比例
Day 30 Churn Ratio月流失率
上個月使用過產品,但本月未使用的用戶占上個月月活躍用戶比例。
MPR(Monthly Payment Ratio)月付費率
統計時間區間內,付費用戶占活躍用戶的比例。一般以月計。計算公司:MPR=APA/
MAU 其中APA為月付費用戶數
APA(Active Payment Account)活躍付費用戶數
統計時間區間內,成功付費的用戶數。一般以月計。如果按月進行計算,則有以下關係:APA=MAU*MPR 其中MAU為月活躍用戶數,MPR為月付費率。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ers)平均每用戶收入
統計時間區間內,活躍用戶對產品產生的平均收入。一般以月計。
ARPU=收益/用戶數
月ARPU=收益/MAU
計算方式:產品總收入除以產品的總活躍用戶數,一般按照月來計算,即ARPU=月總收入/月活躍用戶數(MAU)
ARPPU(Average Revenue per Paying User)平均每付費用戶收入
統計時間區間內,付費用戶對產品貢獻的平均收入。一般以月計。
ARPPU=收益/付費用戶數
月ARPPU=收益/APA
Life Time生命周期
一個用戶從第一次參與遊戲,到最後一次參與遊戲之間的時間,一般計算平均值。
LTV(Life Time Value)生命周期價值
用戶在生命周期內為該遊戲創造的收入總計。可以看成是一個長期累計的ARPU值。
計算方式:對每個用戶的平均LTV計算如下:
LTV=ARPU*LT(按月計平均生命周期)
其中LT為Life Time,即生命周期,按照月統計,也就是玩家留存在遊戲中的平均月的數量。
例如,一款產品的ARPU=2元,LT=5,那麼LTV=2*5=10元。
PCU(Peak Concurrent Users)最高同時在線用戶人數
ACU(Average Concurrent Users)平均同時在線用戶人數
New Users Converstion Rate新用戶轉化率
可根據渠道進行劃分,Clicks->Install->Register->Login
K-Factor:K因子
K-Factor=感染率*轉化率
轉化率:當感染後轉化為新用戶的比率。
感染率:每個用戶發送的邀請數量,一般取平均值。
若K>1,產品用戶群通過自傳播增長較快;
若K<1,產品用戶群到達一定規模後就會停止通過自傳播增長。
SEO(sea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優化
SEM (Search Engine Marketing)搜索引擎營銷
ASO (App Store Optimization)應用市場搜索優化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業績指標
GMV(Gross Merchandise Voltume )(一段時間內)成交總額
SKU (Stock Keeping Unit) 庫存量單位),即庫存進出計量的單位。
?Long Tail Keyword長尾關鍵詞,非目標關鍵詞但也可以帶來搜索流量的關鍵詞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簡化可實行產品
SP (Service Provider)服務提供商
CP(Content Provider)內容提供商
BD (Business Development)商務拓展
SDK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軟體開發工具包
UE/UE(User Experience)用戶體驗
EDM (Email Direct Marketing)電子郵件營銷
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交網路服務
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成內容
PGC( 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
OGC ( 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 職業生產內容
KOL(Key Opinion Leader)掌握話語權的那些人
作者:鳥哥筆記
推薦閱讀:
※那些與死亡搏鬥的手機廠商,堅守原因讓人心痛!
※我的思考 | 後產品時代只是一個偽命題
※互聯網時代發揮大數據作用為何需要政企合作?
※導航有哪些設計方法,不同的導航對應什麼樣的產品應用場景?
※坤鵬論:關於信用 我們該信馬雲說的,還是阿里實際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