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Apple 那些「無關緊要」的設計改進

在 Apple 出的《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這本書中,Jony Ive 寫了一頁簡短的文字介紹,最後一段他寫道:「我確信人類對在意(care)的感知同我們對草率(carelessness)的察覺是一樣的,我認為我們所感知察覺到的東西——也許不是有意識地——遠超出物品本身,我們能感知到物品背後的那一群人,他們所做的不僅僅是讓某個東西發揮功用,他們誠摯地在意那些小到看不見的細節,也同樣在意那些大想法和首要功能。」不加考慮的設計和粗製濫造的產品,絕大多數人都會有所察覺,而設計中殫精竭慮和產品上的精益求精,卻不像瑕疵那樣明顯和浮於表面,這時「沒有人會在意」往往就會成為推辭設計的理由。Jony Ive 認為人們對草率和在意這兩者的感知是可以同等並論的,只不過對後者,對設計品質的感知會部分擴散至潛意識之中,因此,每一個細節,無論是看的見的還是「看不見」的,在設計中都變得非常重要。

Jony Ive 這些年的訪談總是圍繞著幾個關鍵詞,除了「care」(在意),還有「making」(製作)、「inevitable」(必然的)、「rational」(理性的)、「coherence」(一致)、「integrity」(正直、內外相合)以及「simplicity」(簡潔)等,而流傳最廣的是「better」(更好)這個詞,來自「不一樣很容易,更好則很難」這句(It』s very easy to be different, but very difficult to be better)。設計師,無論哪個門類,對「不一樣很容易,更好則很難」都能感同身受,「不一樣」就像是設計師的本能一樣,可以無止境地輸出具有差異性的方案,而「更好」則在於後世的修鍊,需要日積月累的辛勤付出。Apple 無疑是「追求更好」的最佳典範,20 多年的設計發展,不僅僅是連續的、生長的,而且它跟科技發展一樣的堅實,一步比一步地更好,無法回滾,不存在現在的設計不如幾年前的這種情況。對「更好」的持續追求帶來的一種魔力,一旦 Apple 公布一個新的設計,很快人們就會覺得舊的設計是如此過時和亟待改進。「為什麼之前我就想不到,或者沒覺得呢?」這種可以改變人們認知的力量,主要靠不斷的「更好」支撐而起。做得更好,有一個潛在含義,就是必須在當前的設計條件下做到最好,如果沒有休止符——「當前條件下不再有更好的設計了」,更好就無法成立。

Apple 這 20 多年來產品上設計的發展呈現而出的是台階式的,除了 iPod nano 比較跳躍式的更新換代外,其他產品在不斷的迭代更新中具有清晰的線性脈絡,革新——發展——成熟——維持——下一次革新,以此不斷向前發展,不同的產品有不同更新頻率,有的產品迭代快速,有的則會有很長的「維持」階段。作為現在 Apple 最重要的產品 iPhone,得益於市場需求,以及需求對新技術的拉動,使它成為設計更新最頻繁的產品,維持了設計每兩年一更新的頻率,而從 iPhone 6s 到 iPhone 7 再到 iPhone X,可發現一些設計元素逐漸進入了「維持」階段,不再像此前那麼節奏明顯。而另一些 Apple 產品,一旦定型之後就進入很長的「維持」階段,比如第一代的 Mac Pro 如從 2003 年的 Power Mac G5 算起,設計維持了 10 年,這與產品的市場所需有關,因為技術上早就支持作出改進了。iPad 雖然也是高需求的產品,但它的設計在 2012 年第一代 iPad mini 定型後也少有改動了,是因為設計的合理性為產品帶來了高度的形態完成性。iMac 從 2012 年開始定型後就一直維持到現在,MacBook

Pro 也可以從 2012 年的 Retina 版算起,經歷了將近 6 年時間,在設計上沒有太大的變化。iPhone 電源適配器(5W)則從 2008 年隨著 iPhone 3G 發售開始就在設計上維持不變了,而 Apple 筆記本的帶繞線結構的 MagSafe 電源適配器(USB-C 版不再具有繞線功能)可追溯到 2001 年的「超級便攜電源適配器」,用了將近 17 年的設計(USD478310)……這些變與不變的設計很好地體現了 Apple 設計的那些關鍵詞,不會出於對「不一樣」的需求而去追求形態的更新,形態是結果而不是出發點。

但如果我們看得夠仔細,Apple 那些看似沒變的產品依然在設計上不斷作出改進,這種改變發生在看得見的地方,也發生在那些「看不見」的細節之處。有一些細節上的設計改進是因為功能,比如說從 iPhone 7 之後的手機的皮革保護殼,側面的按鍵從原先的一體設計改成了鑲嵌式設計,代之以與皮革顏色一致的鋁合金金屬按鍵,因為此前一體式設計的皮革保護殼雖然有很好的一體性,但按鍵很難按壓。有一些細節上的設計改進是因為設計能力和工藝的提升,帶來的整體品質上的提升,比如 2006 年給 iPod 和 iPod nano 使用的皮革外套,同樣是袖套式(Sleeve)的設計,比較現在為 iPad 和 MacBook 提供的皮革保護袖套,整體品質的提升體現在一個個的細節之上,比如針線、開口設計等。有一些細節上的設計改進是因為改善體驗,比如 2011 款的 MacBook Pro 將邊緣上的圓角加大了小小一點,以防鋒利邊緣而帶來了「硌手」之感,與 2009 款 MacBook Pro 的比較圖片可以見這,在視覺和體驗之間作了一些調和。有一些細節上的設計改進是為了視覺體驗,比如第三代的 MacBook Pro 也就是 2012 視網膜屏款將電源按鍵從孤立的右上角移到鍵盤區域內,而 2016 年的第四代則將左右方向鍵拉高,保持與上下方向鍵同高,讓整個鍵盤區不再有空餘區域,規整有序……

在 [ i D 公 社 ] 以往關於 Apple 的文章中對這些細節設計也有不少介紹,而這篇文章我們要介紹的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設計改進。所謂「無關緊要」的設計,往往棲居於那些注意不到的細節,這種改進並非來自功能上的直接需求,粗一看無可無不可,但仔細一比較會覺得這些改進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回味一下又會感嘆「我怎麼沒想到」。

iOS 上 Safari 瀏覽器的圖標,左側為 iOS 10 右側是 iOS 11(從 iOS 11 beta 4 最先引入),上圖來自 Twitter 用戶 @surenix。設計上的改變是,指針的角度約略轉動了一下,以及指針的長度約略往回縮了一點。

這個設計改動的原因在中文網路上有一個流傳較廣的說法,來自於新浪微博用戶 @闌夕:「在iOS 11 Beta 4的圖標設計中,Safari的指針朝向發生了輕微的偏移,這是因為在現實地球中的地磁北極也在持續的發生變化,在過去的150年里向北移動了超過1000公里。」而這個說法最早可能出自 Twitter 用戶 @nAODI:「iOS 11 Beta 4 中 Safari 圖標也發生變化:指針有偏移。原因應該是現實中地磁北極繼續向北移動。」這樣的說法總是能吸引人,以及被人們津津樂道,這些外部的參照以及軼事能夠為設計帶來故事和製造傳播,就像流傳的 Apple Logo 背後的故事一樣,雖被闢謠然而總是生生不息,但它們與設計其實並無多大關係。對於設計師來說,相比為設計增加豐富的外在含義,對設計內在內容的探討更富樂趣也更有意義。

說 Safari 圖標上指針的變動是源自地磁北極的變動,顯然是沒有立足點的。iOS 10 上的磁針是 45°,而 iOS 11 上的磁針角度是 50°,如果這個角度變化代表這地磁偏角的變化的話,那麼為什麼是變大而不是變小,通過維基百科以及 NOAA 網站可以看到美國地區在近百年的地磁偏角是縮小的。

iOS 10 上的 Safari 圖標磁針是 45°,是為了視覺效果,因為通常情況均等優於不均等,而 iOS 11 上的 Safari 圖標磁針從 45° 調整到了 50° 也是出於視覺體驗上的修正。iOS 10 上的 Safari 圖標定型於 iOS 7,繼承自 iOS 6 及之前的 Safari 圖標中的羅盤基本元素,包括 5° 的單元角形成了刻度盤,刻度的長條短條間隔排列。iOS 7 上羅盤指針兩端超出了刻度與外圓相接(見 iOS 7 介紹視頻),45° 時羅盤指針剛好覆蓋了刻度短條,被兩長條相夾,從大圖上看這樣的設計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在實際尺寸上看,指針的兩端的形態就顯得擁擠嘈雜,並且干擾識別,指針幾乎要與相鄰的刻度長條相接了。離奇的是 iOS 10 上的羅盤指針不是恰好在 45° 的位置上,有些許的偏移(白色指針偏向了 6 點鐘方向),可能是因為設計師手抖,iOS 9 上倒沒有這個失誤帶來的瑕疵。經過調整後的 iOS 11 上的 Safari 圖標雖然角度從均等的 45° 變成了 50°,但新圖標指針兩端明顯更加清晰和簡潔,指針與相鄰的刻度長條間也有了更大的空間。

Apple 的 USB 數據線的 USB 端的不同設計,我們現在對右側的形態已經熟知在心了,會認為 Apple 的數據線應該是這個樣子,而左側的數據線看上去像非官方的,的確有很多第三方的 USB 數據線的設計就跟左圖一樣。但上圖兩種 USB 數據線都是來自於 Apple,只不過一條是老的設計,一條是新的設計,那麼很多人會猜老的設計應該是很久以前的了吧,實際 iPhone 3GS 隨機附送的數據線仍為如上圖左所示的老式設計(2009 年),新設計的數據線零售版在 iPhone 3GS 發布後上市,而隨機附送的要到第二年的 iPad 才更新至新設計。

兩個 USB 端的設計差別就在於手持塑膠殼體的尾端,一個為弧形一個為直線型,這就是「無關緊要」的設計,只是設計語言上的差異,新的設計比老的設計更好更漂亮?似乎很難給出具有說服力的理由,但是人們會認為新的設計更符合時代,很多這樣的評價其實是基於對後者的習慣之上,然而我們從形態的識別上來說顯然後者更為容易,因為曲線的形態帶來了不少複雜度,新的設計更加簡潔和乾淨利落,而且與另外一端的形態相配(當時是 Apple 的 30 針介面)。

與數據線相配的電源適配器在《Apple 「無縫」設計之歷程》一文中有詳細的介紹,關於 Apple 的 29W 的 USB-C 電源適配器,從分件式的設計走向完全的一體化單殼體設計。

Apple 在 2010 年 1 月發布第一代 iPad 時也發布了一些配件,其中就包括這個 iPad Case,它不只是可用來保護 iPad 以及易於攜帶,還可以將 iPad 支起,能夠提供橫屏下兩個角度,立式便於看視頻等,而卧式則讓打字更加舒適,這個 Case 還將所有的按鍵和插口位置掏出孔位,裝上這個保護套也不影響任何按鍵和連接功能的操作。

如果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看這個 iPad Case,會驚訝於 Apple 怎麼會做出這樣的設計。這個 iPad Case 雖然提供了一些功能創新,能貼合 iPad 的使用模式(看視頻和打字),但看上去沒有什麼設計含量,是一個非常功能化的產品,以直接又快速的方式來解決功能性的需求,似乎沒什麼深思熟慮,比如,如何讓這個 iPad Case 的蓋子反折到背後來形成一個楔形的支撐角,Apple 就直接在 Case 的背面做了一個外露卡口,卡住翻轉過來的蓋子,非常直截了當的設計。按鍵和插口的孔位也是簡單粗暴地切除,而裝進 iPad 則並不省力,需要像將書裝入背包一樣複雜,具體可以看這個上手的視頻。

有一點需要明晰的是,2010 年 1 月份時 Apple 的在售的最新手機還是 iPhone 3GS,保護套這個品類產品雖然開始興起,但是仍然處於較為原始的狀態,當時 Apple 把保護套還僅僅當作一個功能性附件來看待,與今天將這類產品視作時尚品一樣(可以看 Apple 現在在售的配件),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在第一代 iPhone 時期,Apple 也設計過保護套,申請了專利,USD574819S1 和 USD582405S1,最後沒量產和推向市場,從圖上看那時的保護殼也是以追求功能性為主,簡單粗暴。

在推出了第一代的 iPad 以及 iPad Case 之後,僅僅過了一年,Apple 發布了 iPad 2,以及極具創新性的 Smart Cover。按照通常的認知路徑,第一代的 Case 不理想,那麼第二代應該會「有所」改進,而 Smart Cover 出現遠遠超出人們能預想到的任何角落,圍觀的設計師不再發出類似「我怎麼沒想到」的感嘆,而是覺得自己可能再怎麼想也未必能想到,因為這樣的創新設計的取得除了靈感,還需要精力和專註的持續投入。這跟多年後看到 AirPods 的誕生一樣,覺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覺得這樣的設計足夠好了,很難再做更好的了。

然而仍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在 2012 年 10 月份 Apple 推出了第一代 iPad Mini,有了新的形態設計(側面輪廓線),同時也將 Smart Cover 作了設計上的改進,就是將原先與 iPad

相連的外露的金屬鉸鏈改成了隱藏的和一體式的設計,在 iPad Mini 的 Smart Cover 上,磁鐵藏於長條槽形的塑膠件內,然後一面是 PU 材質一面是超纖材質覆蓋。新的設計能夠帶來更好的握持體驗,手感比裸露的金屬鉸鏈更加舒適,而在視覺體驗上有了更強的一體感,結構都被封閉在內,不像金屬鉸鏈看上去那麼工具化。

所以,經過前後比較,會發現更好之後還可以繼續更好。

紐約第五大道上的 Apple Store,通常會被認為是 Apple Store 的符號和象徵,一說起 Apple Store,在人們腦海中的替代形象就是這第五大道上的玻璃方盒子,尤其在早先年間 Apple Store 的數量還不眾多的情況下,人們是通過各種媒介先認識到,常常就是這個玻璃方盒子。這個 Apple Store 在 2006 年開業,也成為紐約的一個建築地標。

在 2011 年 6 月份 Apple 開始對這個玻璃方盒子進行整修,或者說重建地面部分,即這個玻璃盒子。玻璃盒子有 5 個面,原先每個面有 18 塊玻璃,總共 90 塊,重建後每個面只有 3 塊玻璃,總共只是 15 塊,用巨大的玻璃替代原先的小塊玻璃。

前後的對比圖示,15 塊玻璃裡面還有一些長條玻璃作結構支撐用,視覺效果的改變就像視網膜屏一樣,在沒看到之前,或者還在看前一代的設計時,很難去預計改進後會是怎樣,甚至懷疑是否有改進的必要,也想不到去作出這種改進,而一旦看見之後,一切就變得十分的明確了,就像這個 Apple Store 一樣,它的設計朝著純粹的方向邁進了巨大一步,會覺得這樣的設計改進完全是有必要的。

當時負責這個項目的建築公司是 BCJ,而 Steve Jobs 參與了設計全程,見改進後的 Apple Store 的外觀專利 USD712067S1。改進後的 Apple Store 在 2011 年 11 月 4 號重新開放,而在一個月前,也就是 2011 年的 10 月 5 號,Steve Jobs 去世。

Apple 在 2004 年 8 月發布了 iMac G5,告別了服役兩年的檯燈式 iMac G4 的設計(Steve Jobs 在 iMac G4 的發布會上說它那漂亮和優雅的設計將會持續十年),走向了理性的設計,而這個設計原型持續到了 14 年後的今天,這個原型就是一個彎折的支撐底座和一個懸掛的盒子。支撐底座是用 8 mm 厚的陽極氧化鋁板彎折而成,它可以支持電腦從 25° 到 -5° 進行角度調整,而懸掛的設計可以讓桌面變得非常乾淨整潔,Apple 當時介紹說當不使用電腦時你的鍵盤和滑鼠可以放在這個鋁合金的底座之上。

到了 2007 年 8 月 iMac 機身的前殼專用衝壓鋁合金製作,而到 2009 年 10 月份則整體機身都用鋁合金製作,但是在 2009 年 3 月份,Apple 對 2007 款的 iMac 作了一個小改款的設計,淘汰了一個 FireWire 400 介面,增加了一個 USB 介面,另外一個改變就是這個支撐底座前端變薄,而這一處的設計到 10 月份發布新款 iMac 時 Apple 對它作了介紹:「又一次戰勝雜亂的勝利,精緻處理的漸薄的鋁合金底座幾乎在桌面消失掉了。」

明顯這是一個針對視覺體驗的設計,也許不是那麼顯著的改變,但它實實在在的提升了體驗,否則視覺容易被非常具有物質感和材質感的底座吸引,就好像面對一塊厚厚的鋁板,這種搶眼的視覺特性或多或少在離散我們對產品的注意力。

到了 2012 年低 Apple 發布了四周側面更薄的 iMac,拋棄了光碟機(對光碟機的考慮,在幾代的 iMac 設計上占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發現對 iMac 的這個底座支架又作了微小的調整,也是出於視覺的優雅上,對比上圖可以看出這個底座支架不再只是前端漸消,而是兩端都有漸消的變化,對彎折處的形態也作了改進,整體看上去更加流暢,而不像前一版本在彎折處會有一些視覺的淤積之感。

Steve Jobs 在 2007 年發布 iPhone 時說過一句「每過一段時間就有一個革命性的產品到來,改變了一切」,iPhone 也的確如此,而這句話用來稱讚 2008 年 Apple 推出的 Unibody 設計,也並不為過,雖然 Unibody 設計的改變不是那麼直接和顯現。Unibody 的設計最早從 2008 年 1 月發布的 MacBook Air 身上得到充分應用,在同年 10 月 MacBook Pro 發布會上,Jony Ive 上台介紹了 Unibody。

在《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這本書的引言中,Jony Ive 寫到過一句「切出一個孔洞來作為把手而不是增添多個零件」,雖然在上下文中這句話只是一個舉例說明,但這一條對 Apple 追求的簡潔設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用它來說明 MacBook Pro 的手指扣位也再好不過了,在 2008 年發布的 Unibody 設計之前,MacBook Pro 開啟和合上有一個獨立的鎖閂結構,在 Unibody 版上就通過一個挖出的凹槽來形成手指的扣位。

Apple 對這個 2008 Unibody 版 MacBook Pro 的手指扣位的介紹是:「這個手指扣位面臨的設計挑戰是既要表現出機加工的清晰銳利感,同時也要讓操作舒適,Apple 的設計師為這個手指扣位設計了數百個版本,甚至用電子顯微鏡來檢驗,為達到最終合適的效果。」(一些檢驗的模型可以見《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這本書的視頻介紹,Via: wusen.me)這個手指扣位由兩條曲線和一個曲面構成,頂面的曲線高度低,為了最低限度的不破壞形體同時也要保證扣位的空間,而正面的曲線相對有更大的高度,保證手指放入的足夠空間,而曲面則是兩個垂直方向上的面的融合,這個曲面對於機加工來說並不簡單。

到了 2016 年 6 月份發布帶有視網膜屏的 MacBook Pro 時,MacBook Pro 的設計作了一些更新,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更薄,厚度只有 1.8 cm(此前版本厚度為 2.41 cm),手指扣位的設計也作了更新,仍然是兩條曲線一個曲面,仍然是頂面的曲線高度低而正面的曲線高,曲線的形態約略有些改變,與機身棱邊形成的夾角更大,這樣可以讓三線交接的尖點更鈍一些,而最大的變化就是曲面的變化,這個曲面在中間段是一個斜面而兩側的曲面順勢形成,而不像此前版本由兩個垂直相交的平面圓滑過渡而成。

為什麼作了這個改進,是因為內部空間不夠,不能向里掏去更多的材料?並非如此,從拆解圖看空間是足夠的;是因為原先的加工工藝複雜,要用更簡單的一刀完成的形態?這也不會成為 Apple 設計改進的主驅動力……

後來很多筆記本電腦的手指扣位都使用了這種形式的設計,比如微軟的 Surface Book 2,微軟的手指扣位採用的是 45° 角的切除,即頂面的曲線和正面的曲線是一致的,而到了兩端以較大的角度與機身棱邊相接,非常直接的操作。如果在商店裡去比較 MacBook Pro 和 Surface Book 2 的這個手指扣位的效果,就會發現 MacBook Pro 的設計在光影表現下更加微妙和豐富,而 Surface Book 2 的形態看上去硬生生,沒有太多的光影變化;而從使用體驗上來說,MacBook Pro 很好打開,而且大角度的斜面對手指有很好的引導效果,Surface Book 2 則扣位的空間很小。

MacBook Pro 在 2016 年的視網膜屏版作出更新的手指扣位,一個主要原因應是視覺效果的改進,當機身變得更薄時,仍然採用原先的設計的話,對形態的破壞就更明顯,也更加突兀,因為原先的扣位的形態通常不會被視覺理解成一個面,而是一個體塊特徵,原先的設計形成的光影效果比較複雜,兩端有類似球面一樣的全面,在此處高光和陰影很容易就一起出現,上圖下就是經過嫁接後的效果示例。

這也是一個更好的設計,但仍然不完美,仍會覺得這個手指扣位是一種對整體性的破壞。

2012 年 9 月 Apple 發布了 iPhone 5,隨之也更新了連接介面至 Lightning,替代了原先寬大的 30-pin 介面,Lightning 介面更小更牢靠,可以正反插,iPhone 5 的包裝盒內配備了 USB 到 Lightning 的連接線,消費者打開包裝盒,如果在意的話,會驚訝於這種連接線纏繞地是如此規整,看上去就不像手工纏繞而出的,雖然到今天這種包裝方式已經較為常見了,而在 2012 年看到就會讚歎他們對細節的關注是多麼無微不至。在這之前,Apple 的 USB 到 30-pin 的連接線,無論是 iPhone 還是 iPad 也作了纏繞,相比而言是比較雜亂的。

連接線的纏繞使用到了治具(上圖來自專利 US9073727),這個治具的關鍵在於如何在開始和結尾時對兩端連接頭進行固定。

現在 Apple 將這種設計,連接線纏繞的規整性,應用到所有的產品之上,只不過固定數據線的材料從透明塑料轉向了紙張。

iPhone 的包裝上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設計改進是在 iPhone 7 的盒子上,就是包裝盒外層的保護膜。此前 iPhone 包括 Apple 的其他很多產品包裝盒使用都為熱縮膜,或者稱塑封膜,在盒子外面套一層塑料膜(或袋子),處理一下邊角,經過電熱箱烘烤,塑料膜收縮繃緊在盒子上,而盒子四周會出現幾條熔接線。熱縮膜的好處是成本低,收縮服帖便於後續的流通,缺點也明顯,品質不高,尤其在熔接線處,有時也會因收緊力大導致盒子變形,還有一個主要缺點就是用戶拆除困難,看開箱視頻基本有兩種方法,先用刀劃或者是直接用指甲去剝(上圖左來自 Tech Trinkets 的 iPhone 6s 開箱視頻,上圖右來自於 DetroitBORG 的 iPhone 7 開箱視頻)。iPhone 7 採用全新設計的保護膜,使用的是包裹的方式,拆除將變得很簡單,而且塑料膜厚度更大,轉角處有包裹的自然圓角,感覺比熱縮膜品質感更強,但在包裹的服帖上會差一些,較難避免折皺或氣泡等問題。

這也是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設計改進,在前一種設計如此成熟高效運轉情況下,很少有人去考慮去作改進,和追求更好。Apple 的很多設計改進並不一定完美,但他們會接著不停往下改。

在 2012 年更新 MacBook Pro 的視網膜屏版上,Apple 對散熱結構作了很大的改進設計,在掌托兩側的底部加了設計很酷的長條進風口,隱蔽且不誇張,但細看斜向進風口,加上 Unibody 工藝帶來的厚度,讓 MacBook Pro 從視覺上顯得很強壯,事實也的確增大了強度(官方視頻介紹),而隱藏在轉軸上的出風口(屏幕打開,出風口開啟,很自然的邏輯),和 Unibody 殼體融為了一體(見 iFixit 照片),而不像此前的 MacBook Pro 是和轉軸為一體的(塑料件,見 iFixit 照片)。

2012 年帶視網膜屏的 MacBook Pro 還對內部的風扇作了設計,將風扇的扇葉進行非對稱排列,可以降低風扇的噪音,因為非對陣帶來了變動的聲波頻率。而到了 2016 年版的 15 吋的

MacBook Pro,Apple 又對這個風扇作了設計改進,仍然維持原先的不對稱排列,但增加了扇葉,大小相間進行排列(分離式扇葉設計),來增強氣流從而提高散熱效率。

在 Apple 的產品中,這些「無關緊要」的細節設計改進還有很多,我們研究這些細節並不是為了直接借鑒什麼,而是為了激勵自己,時不時問自己,是不是足夠好了?是不是所有的可能性都想到了?……

在《紐約客》 2015 年對 Jony Ive 的那篇《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的報道中,提到了 Jony Ive 的辦公室中靠在牆上有兩幅海報,一幅是 Banksy 的黑猩猩臉的英國女王像,另外一幅就是來自 Brian Buirge 和 Jason Bacher 的海報《Good Fucking Design Advice》,海報以「Believe in your fucking self. Stay up all fucking night.」開頭,以「Think about all the fucking possibilities.」結尾,這也是很好的激勵。

原文發表於 [ i D 公 社 ] 的鮮榨專欄,更多關於 Apple 的文章見:Apple · [ i D 公 社 ]

推薦閱讀:

學習黑科技!拒絕頹成一個沒人要的胖子
設計背後的思維能力
一個攝影師的家和工作室
zzz 周刊 - 1040期 - 時光不眠呀
(推薦)設計趨勢——汽車色彩/材料/表面處理趨勢

TAG: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