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經驗談05 | 不在場的景觀設計者:從同濟到哈佛——鍾思佳


「一個矛盾的人兼愛文理;既依賴於直覺的確認,又反覆在審美經驗中尋找證據;既維護程序正義又認為設計的結果可以自證。」

鍾思佳

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 景觀系

GPA87.4/100 TOFEL106 GRE321+3.5 IELTS7.5

OFFER(截止發稿前):

哈佛大學GSD MLA I AP

哥倫比亞大學CU MSAUD

加州伯克利UCB MLA II

華盛頓大學UW MLA II

弗吉尼亞大學UVA MLA


我想景觀設計師或許都有一種樸素善良的英雄主義。

這也是對我作為學生而言的第一個桎梏,在本科的學習中,受益於學制,大一大二接受的建築學訓練,大三大四逐漸過渡到景觀設計,除開尺度以及設計手法的變化,其實是連續的思考和實踐,關於所謂設計的動機。從一開始絕對理想的「我要…」句式:主觀的、外來的和一廂情願的景觀,到放低主觀角度,讓設計成為使0+0>0的媒介。借力的景觀最終呼應設計師的「不在場」,這也成為了我作品集的主題。

一個矛盾的人兼愛文理;既依賴於直覺的確認,又反覆在審美經驗中尋找證據;既維護程序正義又認為設計的結果可以自證。所以我選擇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為專業,並一直在摸索一種有效的平衡,讓生活和設計成為相互的驅動力而不是內耗,就像我想在設計者與使用者之間達到的連結一樣。

從康、路易斯巴拉甘到斯卡帕和奧姆斯特德,每次都為Salk Institute的神性永恆而感動,我意識到景觀喚起的是普遍意義上人類內心情感和環境的共鳴。迅速度過了閱讀大師作品的飢餓期,然而一個淺顯的問題是:如何應對日常而多變的生活?畢竟生活不只是那些超越性的時刻。還是在大二,這直接轉變成我對「景觀平面可靠性」的懷疑,於是嘗試從不同角度例如剖面出發、敘事出發,在人尺度形成自下而上的方案,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理解景觀。回想起來這些並不鮮見的思考,是我設計動機的第一次轉變,那時候做方案的並不是我,而是設想中進入景觀的「他者」。

大三時因為持續的低迷,迫切需要短暫的抽離,來反觀中尺度設計中已成習慣的判斷,因此選擇了去香港理工交換一學期。在扎哈的賽馬會樓中度過了一學期。

賽馬會樓窗外

屬於EID的10F

還原卡爾維諾invisible city的模型

出乎意料地,另一個體系中自由度極高的選題、設計思路和方法讓我回到了極度主觀的狀態,還記得來自AA建築聯盟的tutor在選題研討結束之後說just go crazy and keep working,那是拋開範式以及「每一條線都有理由」的實驗,尤其是tutor對於真實材質和比例的模型、窮盡列舉原型的要求,讓我體驗了手先於腦的設計過程,最後這個側重methodology的項目也放進了作品集。

中期評圖

各種表現手法

可愛的朋友們

回到上海是六月中旬,地理坐標的頻繁變動同時帶來了令人振奮的新鮮和低歸屬感,模糊地感覺到去另一個國家繼續學習的吸引力:打破comfort zone之後,也許發現「不可能」其實變得可有可無。

後來度過了暑期實習和韓國競賽,認識了許多有意思的人。九月底終於開始作品集,特別感謝對我「逃避有用」心態進行鞭撻的朋友。基於散漫的性格,在同學的介紹下找到RAC,和學校相似的studio制讓我又找到和小夥伴熬夜的感覺,這裡想說,申請過程信任老師也要信任自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從完全客觀到徹底主觀的極端,兩種介入態度彷彿對立的鏡子,我希望在「主客觀之間無限的映射和加深」中找到設計合宜的位置:設計者不再自說自話或消極以對,而與使用者一同參與到積極的建設中。因此我的主題是設計作為媒介,用問題解決問題,發掘現有因素之間互相影響的可能。中立的景觀不再是外來者,而是場地自發的互動應對機制。讓景觀變的智能,賦予它在場地中獨立思考的能力。


1Replace The Void ——太湖西山礦坑更新項目

背景:第一個項目是對太湖西山廢棄礦坑的改造,如何解決工業遺存帶來的環境和社會問題?在前期調研中,我注意到當地的社會新聞:存在長期從上海通過水路運輸大量城市生活垃圾至西山,並就地填埋的地下運營鏈條。

分析:存在即合理,綜合環境優勢、有利的區位條件與社會機制,我想探索一種新模式,利用礦山廢棄工業進行垃圾填埋,在修復地形的基礎上再實現景觀化。兩個消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觸媒,輕巧、高效地滿足景觀的社會需求。

from Sijia Zhong

策略:經過分析,我希望逆向還原採礦流程,用同樣的機制將往外運變為往裡填,同時實現工業的再利用和對地形的修補。設計在宏觀語境中是不作為的,但以槓桿的角色撬動了場地復甦。同時具有時序性的產業轉換滿足現階段生產發展需求,並為當地帶來持續的經濟效益。

from Sijia Zhong

from Sijia Zhong

2To The River —— 濱江生態綠地項

背景:第二個項目提出了一種結合水處理的濱江綠地設計,思路簡單直接且理想化:現行的公園體系並沒有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問題不在於人均綠地率而在於到達綠地的途徑

分析:我設想了垂直江面方向的快速綠道系統。這個想法來源於對生活區基礎設施的調查,居民試圖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排放污水,而高利用率的綠地正需要這樣的可達性。借用居民自發的措施,同樣的路徑因為快捷的特質,成為解決雙重困境的手段。

from Sijia Zhong

策略:因此,我在水處理的路徑上疊加了城市肌理的延續,六個不同的公共空間指向寬闊的江面,這個稍顯浪漫主義的架構原本企圖將公有空間按需分配給社會單元,當然我更多的把它當成是一次探討,關於情感上烏托邦式而使用上科學行之有效的願景。

from Sijia Zhong

from Sijia Zhong

3Reframe The City —— 城市空間概念設計

前三個項目是尺度上從大到小的景觀設計,最後私心放了交換期間的研究型項目。記得第一次和陳忱老師溝通時候,我並沒有放這個設計的打算,因為它是對個人方法論的探索,非常主觀且一定程度上是沒有結果的。但老師認為正是過程賦予了其意義,整個項目更多是一種紀錄和陳述

背景:studio的主題是cinematic architecture衍生的the complexity of space,切入點是電影的non-linear narrative

分析:我試圖從電影膠片放映的原理上分析它如何達到物理時間和敘事時間的跳切,是否存在一種從圖像到三維真實的合理轉換?因此,我借題研究了視覺與景觀感知的關係。結合電影放映方法和對傳統山水畫中moving-perspective的研究,通過軸測(代表對三維空間的真實記錄)和透視(代表人觀看瞬間的畫面)的相互轉換,重組對空間的感知。

from Sijia Zhong

from Sijia Zhong

仍然受電影鏡頭組合的影響,在collaging scenes的概念空間設計中,以流線為主,將運動中經過的剖面摺疊並置,變換的透視模糊了真實的空間方向。通過這樣的訓練,我學會轉化設計語言,將片段式的經驗最大限度地拓展為可感可知的空間。

From Sijia Zhong

from Sijia Zhong

像一個朋友說的,申請不論借鑒了多少他人的經驗,永遠是小馬過河之感,有過猶疑,有過對專業方向的不確定,事實上沒有人會毫無偏差地做出選擇,而且從始至終堅定不移。在整個過程中感謝老師家人和朋友,這條路還很長,走得磕絆但仍然年輕。

最後,設計對我而言,是一個「逆熵」的過程。總有人做著趨害避利「吃力不討好」的事,他們超越左派右派或者更重要的劃分原則。我仍然相信這種樸素善良和必要的社會責任,所以也願意讓這個世界的熵,增加得慢一點。


歡迎關注我們的RAC官方公眾號(racstudio),關於作品集、留學、專業知識方面的問題,可私信我們的主頁菌~

weixin.qq.com/r/1ilZQW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更多信息盡在RAC官方網站:www.racstudio.cn


推薦閱讀:

櫥櫃還能跟飄窗設計在一起,這些設計師的腦洞忒大了!
友愛·海游城農貿市場設計
Reaktor —— 搞個Step,Run一下
【對話藝術】青年攝影師黃楚桐,用鏡頭訴說一切美麗的事物
這些實用的色彩工具,非設計師也能快速上手

TAG:留學申請 | 作品集portfolio | 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