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長青:感冒輸液到底有用嗎?

對於普通感冒,輸液治療沒有必要也沒有效果,反而增加了風險。因此,給普通感冒病人輸液,不管輸注的是什麼,基本都屬於過度治療。

文 | 李長青

「感冒了輸點液好得快」,這個說法從醫學角度來講是錯誤的。這裡的感冒是指最常見的普通感冒,幾乎每個人每年都會遇到。輸液大多輸的是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液體里加抗生素、抗病毒藥,有些還會加一些維生素和電解質,還有的鄉村醫生會往裡加激素。

不僅「感冒了輸點液好得快」是錯誤的,甚至「感冒了要輸液」這個觀念本身就是錯誤的。作為輸液大國的中國,所有正規出版的醫學院教科書對普通感冒都不讓輸液,更別說對輸液指征要求更加嚴格的歐美日了。教科書上這麼寫著:對於普通感冒,輸液治療沒有必要也沒有效果,反而增加了風險。因此,給普通感冒病人輸液,不管輸注的是什麼,基本都屬於過度治療。

但是不管怎麼解釋感冒的原理和關於治療普通感冒的研究,都抵不過人們對個人體會的盲信。很多人堅稱輸液之後就是感覺舒服多了,或者說自己每次感冒都得輸液,不輸液就好不了。要改變一個醫學常識,往往需要嚴格的臨床研究,或者是重大醫學發現。這些人的感覺能否算是重大醫學發現,甚至要考慮改變「感冒不該輸液」這樣一個醫學常識呢?事實並非如此。對於感冒的治療,一般只需要補充水分和休息就可以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輸液時發生了什麼,和不輸液有什麼不同。輸液輸入最多的成分是水分,但人體輸液不能輸純凈水,必須輸入含有一定張力的液體,否則容易造成細胞腫脹壞死。所以輸入的水分一般是生理鹽水或5%的葡萄糖溶液。假如輸液以後真的感覺好了很多,那麼第一個可能就是糾正了脫水狀態。嚴重的脫水會有口渴、尿少、心慌等癥狀,也有很多時候脫水表現為疲乏無力(感冒時尤其常見)。除非有嚴重的消化道或全身疾病導致無法飲水,否則飲水和輸液對身體補水的能力是相當的,而且顯然喝水比輸液更加安全。

輸液與不輸液的另外一個顯著不同,在於身體的部分制動。制動其實就是休息。一般人輸液時都會安靜地躺著或者坐著,電影里當人物要從病床上起身行動的時候,往往就會表演撕輸液針。我們在運動、考試之後,開始休息的時候都會有很舒服的感覺,這是因為身體對抗應激產生的內啡肽帶來了欣快感。感冒的時候也是如此,覺得輸液管用的,可能只是「靜靜地躺一會兒」起了作用。

進一步討論,輸液的效果還可能和人際關係有關。我們是社會動物,在一個競爭社會裡,每個人都被要求顯示自己強大的一面,然而在現代社會示弱反而能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照顧。兩個同事,一個輸液另一個不輸液,顯然輸液的那個能得到同事們更多的關心。之前有個熱門新聞就是一個患了上呼吸道感染和一個患鼻竇炎的外科醫生,因為手術間隙輸液,獲得了很多關注(詳見《帶病看病真的是正能量嗎?》)。感冒的癥狀不僅和病毒感染造成的局部炎症有關,還和人的精神心理有關。有研究顯示,孤獨的人比一般人感冒癥狀更重。只不過很多人可能分不清癥狀的好轉究竟來自輸入身體內部的液體,還是身體外部的關懷。

總之,很多人體會到的輸液對感冒的「效果」,其實有更合理的解釋,並不能作為感冒需要輸液的證據。儘管靜脈穿刺輸液總體上是一項安全的技術,但依然會帶來一定風險;兒童輸液還帶來痛苦,由此還可能引發醫患矛盾。再考慮到輸液往往伴隨著抗生素和其他藥物的濫用,那些似有實無的「效果」就更不能作為輸液這種給藥方式被濫用的借口。

李長青,博士,副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2010年畢業於山東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主持國家級及省級科研項目各一項,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熱心健康公益科普,參與創立健康中國人網並任主編。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大健康領域相關問題,歡迎訪問:科學貓頭鷹 - 首頁;或者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貓頭鷹」與我們互動交流。


推薦閱讀:

為什麼感冒了有時候只有一個鼻孔流鼻涕?
細辛腦昨天掛吊水沒過敏反應,今天掛吊水會引起過敏反應嗎?
流感季不用慌,對照這個輕鬆應對(建議收藏)
4歲女童長期輸液抗生素,現在基本上一個感冒咳嗽吃啥葯都好不了,怎麼辦啊?
今冬流感肆虐,如何看待中藥抗流感

TAG:感冒 | 輸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