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談?醫療AI+產學研醫

觀點:撬動醫療+人工智慧的核心不在「外」而在「內」。

"外"——指的是外部條件:技術、資金、政策。

「內」——指的是醫療價值、各方利益訴求、創新力、合作性等。這既跟職業習慣、體制環境有關,也與個人的性格、思維、格局有關。

先來段煽情:今天微信看到上海台《人間世》介紹一位得腫瘤的媽媽的紀錄片,那個片子剛好我看過,又再動容一次。比如我是學過醫學的,儘管沒有從事臨床,也是莊嚴的宣過醫學誓言的,一直沒能從事治病救人的工作,反而成了工科男,做著醫療信息化的教學科研工作,我們培養的學生很多在醫院裡工作,或者在行業公司為醫療助力,我是應該感到欣慰的。但是,仍然有這麼多不滿意的地方,我們是不是還可以做得更多...

我們很難完全把一個複雜問題都歸結於體制或者個人,畢竟群體由個體構成,體制落後於創新,譬如「醫療改革」這種世紀世界難題。當然有很多很多人仍然在努力改變著。很多東西我們改變不了,我們只能求助於科技,希望藉助科技,其實也唯有高科技可以加速變革的力量。這些年,互聯網+改變了人民的生活,改變了很多。當衣食住行都解決的差不多的時候,互聯網也好,大數據也好,人工智慧也罷,不斷升級的科技創新必然是要深入到教育、醫療。。。這些有門檻的行業。

醫療的問題不是我們能討論清楚的,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技也是雙刃劍,我們很難說怎麼做就是最好的。但趨勢已來,勢不可擋。

在醫療AI的創新里,我們能看得到的案例,無論是醫學影像沉浸多年的爆發還是語音、視頻、自然語言在醫療的探索應用,其實都是初級階段。我們有時候往往把美好的預期當做結果,也許是市場、資本留著創業者太少的喘息,太想把事情做到理想化了。這種心情就如我想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提前再提前一樣!然並卵......我們無法打破人才培養的規律,也正如我們很難超越醫療行業的規律而任意行事。尊重行業,尊重規律,不是讓我們固步自封,而是希望能找到真正解決科技與醫療結合的關鍵點,需要共同的努力。

  1. 醫生:是個特殊的群體,也是我們最尊重的職業,醫療機構也習慣了做老大。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越是專家,越是保守,以個體在專業領域的成功,掩蓋在其他方面的短視。最好的建議是多看看,多讀讀,多聊聊。職業因為生命相關而神聖,並不會讓我們自身與職業一樣更偉大。
  2. 教師:原本的靈魂工程師,背負了多少年的知識分子無法挺起的被打碎的國之脊樑,只剩下「教書」而無「育人」也非職業和個人的過錯。
  3. 企業:首先是追求盈利,進而在創造社會價值中實現商業和企業家的成功。但是很多企業家註定是忘記責任而一味追求掙錢的,才有了很多社會問題,但企業仍然是推動創新的真正主體。即便是我開個小作坊,也整天想著如何養活手下幾個人,責任其實大於理想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但願醫療科技的企業能記得自己的使命,尤其是年輕的創業者,尤其是沒有經過醫學洗禮的從業者,切記成為資本追逐的工具,也最終淪為被拋棄的棋子。
  4. 資本:逐利本無錯,奈何只見利。所以在醫療裡面,我們應該珍惜那些有醫療從業經驗的產業基金,莫讓他們「劣幣驅逐良幣」。

一件小事:有一天,我跟一位主動聯繫的同行說想了解他們在醫療IT方面工作,希望有機會合作時,原本答應馬上發些簡介的也遲遲沒有消息,今天再問,得到的答覆是:要先確定合作細節,就差簽個合同了。唉...

有時我們很難客觀評估自己工作的價值,也很難跳出自己的局限來看待事情。當然我希望這個小事是因為我的溝通誤會,雖然並不影響什麼,卻也從一個側面看出,在體制內呆久了,創新和溝通能力是有欠缺的。我檢討!

其他要表達的都在文首一張圖裡,早上花了半個小時畫的。對讀到最後的朋友表示感謝。

以上。

祥勇,2018.3.20

PS:如有修改,閱讀原文查看HealthIT官網。

推薦閱讀:

集智課堂全新改版升級(含新課上線)
觀點 |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致AI時代的我們 —— 請不要忽視寫作的魅力
Berkeley CS294-112 深度增強學習 筆記 (11) 概率圖模型與軟化增強學習
探索路人能聽得懂的深度學習(視頻更新中)
從商務智能到人工智慧還有多遠,BI+AI =?

TAG:移動醫療 | 醫療行業 | 人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