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微單(無反)怎麼選?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相機筆記(CameraNote),相機筆記,幫你買到好產品。加入微信群,第一時間了解促銷信息。加群方法:添加微信號CameraNote2,回復佳能、尼康、索尼、富士、M43(以上5選2),電腦、手機、濾鏡即可。

從2008年9月松下DMC-G1發布至今,無反相機的發展已經走入第10年。從最初作為數碼相機和單反相機的過渡產品,到現在與單反相機漸成分庭抗禮之勢,無反相機已經得到越來越多拍攝者的認可。即便如此,ET還是經常被問到「單反、無反哪個更好「的問題。

基礎含義

單反:即「單鏡頭反光」的縮寫。這種相機擁有1個鏡頭和1個反光板,取下鏡頭後,我們可以看到相機里有一個「小鏡子」。市售主流產品(135全畫幅或更小畫幅),生產單反相機的廠商有佳能、尼康、理光(品牌為「賓得」)。

無反:「無反」的名字是相對「單反」而來的,字面意思是沒有反光板的相機。普遍認同的「無反」定義有無反光板、可換鏡頭、電子取景這3點,它們缺一不可。市售主流產品,生產無反相機的廠商有佳能、索尼、尼康、徠卡、富士、適馬、松下、奧林巴斯、哈蘇。

微單:狹義上的「微單」專指索尼無反相機,因為索尼註冊「微單」作為商標。而廣義上的「微單」則和「無反」等同。

單電:對索尼以外的廠商來說,「單電」與「無反」是等同的。對索尼來說,「單電」指採用半透鏡技術的A卡口相機——由於A卡口源自美能達單反系統,所以索尼單電相機通常和其他品牌的單反相機放在一起。

我們所說的單反、微單、無反、單電相機都是可以更換鏡頭的。不能更換鏡頭的相機就叫做固定鏡頭相機或便攜相機,比如索尼黑卡,富士X100系列、X70,理光GR系列等。

TIPS:無反相機的3個特徵

為什麼3個特徵缺一不可?因為3選2的話,都會帶入其他類型產品。比如無反光板+可換鏡頭,就包含了旁軸相機;無反光板+電子取景器,就包含了所有固定鏡頭相機;可換鏡頭+電子取景,也適用於索尼A卡口單電相機。

主要差異

由於單反、無反各自都有很多產品,所以我們只能大致列舉它們在防抖、取景器、對焦、快門等方面的區別。表格內容依然針對市售主流產品(135全畫幅或更小畫幅)。

防抖

單反相機中,佳能、尼康採用鏡頭防抖方案,賓得採用機身防抖方案。

無反相機中,索尼、富士、松下、奧林巴斯同時擁有防抖機身和防抖鏡頭,並且一些產品可以實現機身+鏡頭混合防抖。

雖然我們無法簡單評判單反、無反誰的防抖性能更好。但無反相機上普及機身防抖的做法,更迎合視頻拍攝等新時代應用。

取景

雖然無反相機的出現在數碼單反之後,但我們可以將數碼單反看作是無反相機的加強版本。因為,今天的數碼單反都具備兩種工作模式:

傳統模式:使用光學取景,和百年前單反誕生之初沒有太大區別。完成一次拍攝需要反光板、獨立對焦模塊、獨立測光模塊、取景器、感光元件協同工作。

實時取景:使用液晶屏取景。此時,反光板、獨立對焦模塊、獨立測光模塊、取景器不在參與工作——數碼單反變成了有冗餘組件的無反相機。

這裡可以插一句:如果買相機主要拍視頻,那麼優先選擇無反相機。因為單反相機在拍攝視頻時也處於實時取景模式,那些和無反相機不一樣的零部件都不參與工作。

經常有人問「光學取景和電子取景誰更好」?呃,ET覺得這主要是一個習慣性。單反相機的光學取景器無時滯、不辣眼,讓老用戶不需要更改習慣。而實時取景可以呈現更接近最終照片的曝光和色彩,同時還有局部放大、峰值對焦、斑馬線等輔助功能,所以電子取景對初學者來說上手門檻更低一些。

有些無反相機,比如富士X-Pro系列也有光學取景。但它的取景器是旁軸式的,既不能提供100%視野率(取景和拍攝畫面基本相同),同時還有比較大的視差(尤其是近距離拍攝時),與單反相機的光學取景有很大差別。

快門壽命

很多朋友會混淆反光板和機械快門。無反相機雖然沒有反光板,但絕大多數產品依然有機械快門,所以無反相機也存在「快門壽命」的概念。

對焦精度

這裡,ET要對以往的文章做一下修正:可以基本消除跑焦可能的是「對比度檢測」,而不是「使用CMOS直接對焦」(當然,只有用CMOS直接進行對焦才有可能是對比度檢測)。

單反相機在光學取景下,使用獨立AF模塊進行相位對焦。

尼康、賓得的數碼單反在實時取景模式下主要使用對比度檢測對焦。

索尼、富士(中高端產品)的無反相機大多採用相位/對比度混合檢測AF。AF-S單次對焦模式下,相機先進行相位檢測再以對比度檢測進行確認;AF-C連續對焦模式下,相機主要使用相位檢測。

松下、奧林巴斯(除E-M1系列)的無反相機採用對比度檢測AF。

佳能新一代數碼單反(實時取景模式)、無反相機使用全像素雙核CMOS AF對焦。全像素CMOS AF是直接通過相位檢測方式對焦的,合焦前不需要再進行對比度檢測確認。

對焦性能

對焦速度是由機身、鏡頭共同決定的。單反、無反鏡頭在對焦設計上是有較大區別的,恐怕只有等適馬E卡口ART鏡頭上市後,我們才可以更公正的對比單反、無反在對焦速度上的差異。

但在對焦覆蓋範圍、檢測速度等方面,以索尼a9為代表的無反相機已經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鏡頭群

鏡頭群方面,與其說是相機類別的優劣,倒不如說是品牌或者卡口系統的優劣。目前,佳能EF卡口鏡頭系統無疑是所有可換鏡頭系統中規格最完備、兼容性最好、可選款式最多的。

接下來呢?尼康F卡口系統穩居第二,索尼E卡口鏡頭系統、富士X卡口鏡頭系統、微型4/3系統這3個可以形成一個小集團。

再後面則是賓得PK卡口系統。ET認為它落後於上面3個無反系統,一方面在於賓得近幾年新品較少,另一方面則在於騰龍、適馬、圖麗的新產品都不再提供PK卡口版本了。

最後面的應該是佳能EOS M系統了。但小兵觸底可生變:藉助EF-EFM轉接環,EOS M系統也可以使用「最強王者」(佳能EF卡口)的全部鏡頭。

當然,你也可以說無反相機都能轉接,所有單反鏡頭都是無反相機的副廠鏡頭。呃,這都8102年了,原生鏡頭都幾十隻了,咱就別在「過渡狀態」下多投錢了吧。

誰更好呢?

同樣因為單反、微單各自都有很多產品,所以我們無反直接比較兩種相機類別的好壞。也就是說,我們無法說單反、微單哪個更好,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說單反A和微單B誰更好一些。不過,ET可以列舉市售主流產品(135全畫幅或更小畫幅)在各個方面的冠軍,供大家參考。

畫質:尼康D850(單反)

對焦:索尼a9(無反)的覆蓋範圍、每秒60次AF/AE動作

   尼康D5(單反)的3D對焦

快門:索尼a9(無反)的1/32000秒無畸變電子快門

連拍:索尼a9(無反)的全像素、全畫幅、20張/秒AF-C連拍

視頻:松下GH5S

續航:尼康D5(單反)

鏡頭群:佳能單反(還可以加一項屏幕最好看,特別是1DX2)

哦,不過有一點基本可以確定:單反相機的從開機到進入拍攝的速度是要優於無反相機的。

結論

這個主題的文章,ET已經更新過很多次了。很遺憾,這一次,我們依舊沒有直白、清晰的結論。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無反相機的發展速度和進步程度是要優於單反相機的。畢竟單反相機的工作依賴很多機械部件,機械的提升是有很大瓶頸的;而無反相機的主要功能都依託於CMOS,CMOS一旦升級就會給畫質、對焦、快門、連拍、視頻帶來全方位提升。

所以,ET又碼了2700字的廢話,單反、微單怎麼選,最後還是要

具 體 情 況 具 體 分 析

不知道買什麼相機?

添加微信號

CameraNote2、CameraNote3

報上預算和需求,ET會給你答案

(說不定還有購買渠道推薦)

注意!

預算要準確,不要是中等、一般、差不多

需求要明確,拍人、拍景、記錄生活,手機不也可以

其他系列文章:

相機如何選擇存儲卡?

攝影新手該買什麼樣的器材?

攝影師如何選擇三腳架

推薦閱讀:

索尼微單有什麼功能?
用黑卡?RX100拍出夜景下大光圈人像效果
微單選購指南|索尼、富士、奧巴怎麼選?
索尼接下來會發布希么?

TAG:攝影 | 單反相機 | 微單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