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在研究什麼: 行為經濟學 (中)
第三章: 行為經濟學
我們曾無數次的讚美造物主的偉大,因為他把人類造的如此神奇和完美。但是你願意試著相信我們的對事物的思維方式竟然是有缺陷的么? 關於人類的思維是否天生有缺陷的問題學術界存在著爭論,一部分科學家認為並不是人類的認知事物的方式本身有缺陷,而是外部的環境造成了人類對一些事情的錯誤判斷;而另外一部分科學家相信人類的這種思維缺陷是與生俱來的,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比如一位耶魯的女科學家訓練一種據說是與人類十分類似的猴子使用貨幣,教會了以後把猴子放到模擬的市場中進行交易,結果她發現發現猴子在交易中也會犯錯誤,而這些認知的錯誤與人類所犯的認知錯誤十分相似,因此她認為這寫錯誤也許是編在我們身體里的一種本能。當然,如果你覺得用缺陷這個詞形容大腦的話有些嚴重了,我們也完全可以把它替換成人類大腦"思維的習慣",但這樣做的前提是沒有人利用你的"習慣"去坑你,如果有人這樣做的話,你的"習慣"就變成了"缺陷 ",或者說至少是「壞習慣"。而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認知缺陷早已被一些人所利用了,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而已。
對這些思維上面的"壞習慣」的研究就是實驗/行為經濟學,也就是我的專業,的一個主要任務(當然,行為經濟學細分還有其他的任務,比如人的身份地位阿,情緒阿,所處環境阿,不穩定的偏好等等,總之是人的不完全理性的經濟行為。當然也有的行為經濟學家在用兩套系統之外的理論在研究),你也許會說行為經濟學不是研究人類行為的嗎?你為什麼要強調只研究人類思維上的「壞習慣」呢?事實上,行為經濟學這個名字本身就起的有些悲哀,正如我們在前文提到的,經濟學的任務本來就是應該是研究人的(經濟)行為的,然而模型的引進卻讓經濟學的研究不得不套上一個"理性人"的假設,而人的"不完全理性"的行為被當作隨機的干擾沒有太多人搭理。在心理學和人腦相關的科學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當人們人們認知上的「壞習慣」的規律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時候,行為經濟學也就隨之被重視起來的了,由於傳統的經濟學幾百年的重點都在研究人的"好習慣"上了 (人的理性),為了突出行為經濟學的不同,因此我們才說,行為經濟學的重點放在了研究人類的"壞習慣「上 (人的不完全理性)。 有人說行為經濟學和傳統經濟學是對立的,行為經濟學意圖推翻傳統經濟學所建立的宏偉大廈,因為它否定了理性人的假設。事實上我對這種說法十分的不贊同,說二者對立的人無疑誇大了人們不完全理性的部分(實際上這種誇大本身也是一種思維缺陷),認為他們就是人類行為的全部。正如前文所說,人是複雜的,是理性與不完全理性的結合體,行為經濟學並不是要推翻傳統經濟學的大廈,它僅僅是調整了大廈的角度,讓他更向著指向真理的方向建設。
行為經濟學小常識:
說行為經濟學必須要提到三個人:Daniel Kahneman (卡尼曼) Amos Tversky (特韋爾斯基)和 Richard Thaler (塞勒)。當然,不是實驗/行為經濟學專業的人一定對這3個人的名字很陌生,事實上,人們也不需要記住他們的名字。我之所以在文章中提到這三個人,是因為他們的一種精神。行為經濟學在過去一直受到所謂傳統經濟學界的排擠,遲遲不被所謂的主流的經濟學家所接受。直到2002年,一個對行為經濟學來說具有意義的一年,因為這一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頒發給了一位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 (卡尼曼) 教授,他憑藉與經濟學家Amos Tversky (特韋爾斯基) 教授共同建立的有關行為經濟學的"前景理論",得到了這一經濟學界的最高殊榮。可惜特韋爾斯基教授1996年便與世長辭,因此無緣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沒有見到到行為經濟學之後的盛況。從此之後,行為經濟學正式闖入經濟學家的視野,阿克勞夫、史密斯、謝林,麥克法頓,塞勒,這些行為經濟學有關的經濟學家們也先後得到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殊榮,行為經濟學至此得到了主流經濟學界的認可。
Daniel Kahneman (卡尼曼) 和 Amos Tversky (特韋爾斯基)前景理論的原文我讀過,那是一篇1979年的文章,事實上文章的一些理論在他們1974年的另一篇文章中已經有了體現,從1974年到2002年的近30年里,是什麼力量讓卡尼曼,特韋爾斯基 和塞勒等這些行為經濟學家們堅持下去?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對真理追求的一種近似於偏執的執著。而沒搞研究之前我一點兒也體會不到保持這份執著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
在搞了研究以後,我發現現在的很多經濟學家搞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發表文章,因為發表文章多了就可以當上教授,就可以提高在學術界的地位。當然追求發表文章本身沒什麼錯,因為文章的發表數量和質量就等於科學家的麵包一樣,不可或缺。事實上作為一個Junior我也一樣,對在SSCI的期刊上發表文章這些事情十分的熱衷。但在一次和我的恩師閑談的時候他對我說,一開始你的研究可以跟在別人後面發展別人的理論,在此之上上作一些貢獻,但明白了什麼是研究以後,你可以用自己的思維和知識建立起一套你自己的理論來解釋這個世界,這套理論只屬於你,是你智慧的結晶。當然,這樣做有很大風險,因為你可能付諸一生的努力也不會有突破,但這才是泰斗和普通研究者的本質區別。可惜我資質一般,直到現在也無法觸及到如此的深度。但至少我知道我的恩師對我說這番話是真誠並發自內心的,因為他自己就在這樣做。
一些題外的話:卡尼曼和塞勒,兩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都和恩師有著有意思交集。他們互相認識併合作,但看世界的角度卻非常的不同。比如恩師是"後悔理論" (Regret theory) 的創立者,後悔理論和後來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卡尼曼的前景理論各自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了經濟學的"異狀", 但解釋的角度大相徑庭。再比如,今年塞勒在得諾獎的講話上很多次引用了恩師的觀點作為對Nudge的不同看法,因為恩師在哲學的層面上提出了Nudge的道德基礎存疑,很有意思。(有人可能會問在文章中把恩師和諾貝爾獎獲得者相提並論會不會太不謙虛了?其實並不會,恩師在行為經濟學/實驗經濟學的地位是蠻高的。比如今年IDEA行為經濟學家世界排名恩師是第二位,比02年的另一個經濟諾獎獲得者Vernon L. Smith高了兩位。當然,排名這個東西行內人都知道沒什麼實際意義,主要是證明一下避免給老人家招黑。)
第四章: 有缺陷的思維
說了這麼長時間人類的思維有缺陷,那麼,人類的思維究竟有什麼"缺陷「?或者說,有哪些」壞習慣"呢?至今已經發現的思維的"壞習慣"有很多很多,這裡如果每一個都要例舉的話就算寫一本書也很難把所有的東西囊括在內(事實上我也沒時間和力氣把我知道的全寫出來)。在這裡我能做的只是例舉其中的三個,例舉的目的是為了要證明人類的思維確實是存在著"缺陷"的,而且這些"缺陷"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1. 損失厭惡
損失厭惡用一句話解釋就是失去的痛苦要大於得到的快樂。為了把問題說明清楚,我們這裡用數字來的大小來代表快樂或者痛苦的程度。比如將兩種快樂分別標上數值4和5,那麼數值為5的快樂程度要比數值為4的快樂程度要大。同理,如果將兩種痛苦分標上數值-4和-5,那麼數值為-5的痛苦程度要比數值為-4的痛苦程度要大(這在經濟學中叫做效用)。 在這種環境下,損失厭惡說的便是,假如你得到100元錢你的快樂程度為4的話,那麼當你失去100元錢的時候你的倒的痛苦程度並不是-4,而是-5。
科學家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找了一些人問了這樣2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 假如你得了一種病,這種病有0.1%讓你死亡,現在有一種葯可以治好你的病,你出多少錢買這種葯?
第二個問題是: 假如你很健康,現在有一個實驗者讓你吃一顆葯,這顆葯能讓你有0.1%的可能性死亡,實驗者付給你多少錢你才會答應吃這顆葯?
其實這2個問題是在問同樣一件事,對你來說,0.1%的死亡率和多少錢等價?如果人是理性的話,他們所給出的兩個問題的錢數應該是相同的。但是實驗結果卻表明,人們第二個問題所需要的錢數要遠遠高於第一個問題所願意支付的錢數!損失厭惡對此的解釋是在第一個問題中,人們是"獲得"健康,而在第二個問題中,人們是"失去"健康,人們厭惡失去,所以要求的賠償自然就要高許多了。
2. 過度自信
社會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群會開車的司機召集起來,讓他們寫下來他們自己覺得自己的開車水平是高於還是低於平均水平。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司機們總的回答應該大約一半高於平均水平,一半低於平均水平。然而真正的實驗結果是,絕大部分司機覺得他們的開車水平在平均水平線以上。同樣類似的一個實驗科學下門讓一群夫婦分別寫下他們在家庭中分擔家務的百分比,在正常情況下,一對夫妻的答案加起來應該大約等於100%,然而真正的實驗結果卻遠遠超過了100% ,因為夫妻雙方都覺得他們自己做家務做的挺多。
過度自信這個"習慣"很有能是遠古就遺留下來的本能,當然也不排除青春偶像勵志劇對無知青少年的影響。過度自信的一個表現形式是很多人(包括專業的投資人)認為自己的投資絕對能獲得回報, 一個離我們最近的例子應該是廣大的中小股民。決定衝進入股市之前,很多人無疑是抱著必勝的信心的。無論是埋在內心深處的某種"預感「,或是對某些問題的」深刻"見解, 甚至是菜市場講價的純熟技巧,這一切都證明了我在股市裡面一定會所向披靡。更有甚者,一邊已經賠的慘不忍睹了,另一邊還依舊信心滿滿向別人炫耀自己是如何的有真知灼見,沒有在最高的價位把錢全用來買進,或者沒有在最低的價位將自己的股票全部賣出去,這已經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等等等等。
我懷疑傳銷組織很早就發現並利用了人們的過度自信,我們經常發現在某個廢棄的舊教室里一群人在吶喊:"我們要住別墅!我們要開寶馬!我們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哦耶!" 這一刻也許過度這個詞已經不貼切了,應該說自信心絕對爆棚,而且這些人在吶喊的時候很有可能認為自已和比爾蓋茨的唯一區別就是魚缸里養的不是鯨魚而是孔雀魚。
當然過度自信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顯現的缺陷。不過,如果你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過度自信的話,很有可能你就已經過度自信了。
3. 參照點依賴
如果你發現一個人得知需要賠償另外一個人三百萬以後高興的請朋友們吃飯,你會不會覺得這個人已經瘋了?但是如果你看過電視劇《夫妻那些事》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其實女主角林君就是這樣做的,她並沒有瘋,她高興的原因是她得知需要賠償的數額從以前的500萬降到了300萬。(我知道你們都沒看過這老電視劇......請自動屏蔽這一段。)
參照點理論相當的有意思,它指出高興或者痛苦的感覺的獲得,並不僅來源於物質本身,而取決於你的參照點。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你洗澡的時候從熱水池轉到溫水池,你會感覺溫水池的水是涼的;而如果你從涼水池轉到溫水池,你會感覺溫水池的水是熱的,溫水池的水溫沒變,但是你的涼熱感覺卻變了,參照點理論要說明的道理與這個類似。
按照參照點理論,人們是不是幸福其實不是很取決你擁有什麼,而是取決於你的參照點在哪裡(這和傳統經濟學不同,因為傳統經濟學認為快樂(效用)得自於物質本身),當你的參照點高到自己怎麼也夠不到的時候,即使你擁有很多,你依舊會感覺痛苦 。比如說一個處長整天相信現任的局長走了自己一定就是下任局長的最佳人選,結果局長走了以後下一任的局長竟然不是他!這時候他一定會感到十分痛苦。而如果一個科長升成了一個處長以後這位科長就會十分快樂。處長這個位置的本身給了兩個人兩個截然不同的效用(一個是痛苦,一個是快樂),而他們得到不同效用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的參照點不同造成的。
在生活中一個常見的現象是,你已經覺得自己不錯了,但是父母經常會對你還不滿意,比如他們經常念叨你看老誰家那個小誰如何如何(還好我爸媽沒這習慣)。這時候父母對你不滿意的原因並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他們總把參照點放在比你強的人身上,教你一招,讓他們對你滿意的根本方式就是讓他們盡量接觸比你慘的同齡人,敗家,離家出走,找不到對象,當他們把參照點放在這些人身上以後,二老就會覺得我兒子(女兒)其實是很不錯滴!
參照點理論可以解釋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如果將來有時間,單開一個文章講一下。
行為經濟學研究人的非理性行為太多太多,除了以上的幾個,人還有很多思維上的「壞習慣",比如羊群效應,錨定效應,欺騙效應,小概率擴大,拖延,框架效應,金錢錯覺,現狀依存,適應性偏見等等等等都在描述這些壞習慣,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假如你感興趣的話,可以讀讀我第一部分推薦的三本書 《Nudge》《怪誕行為學》和 《思考,快與慢》。 (持續)
Jiwei Zheng:我到底在研究什麼: 行為經濟學 (下)推薦閱讀:
※盤點歷史上著名的6次貨幣戰爭(下篇)
※我眼中的經濟學
※經濟關鍵詞之17 產品質量
※我們何時遨遊宇宙
※月掙十幾萬靠的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