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黑白相」

2015年我有過一個想法,就是在自己的公眾號上寫一個跟競技辯論有關的專欄,引文都已經發了,名字取做「黑白相」,但是沒有下筆。

那時候有一件事沒有想明白,認為理論就是理論,而復盤就是復盤,要依據大量的復盤和系統的思考寫一點專欄文字,其實工作量還是蠻大的,不然就寫不周全。這種負擔如王屋和太行在前,令人生畏,「指通豫南,達於漢陰」的目標顯得尤其遙遠。

但其實近兩年我越發覺得,競技辯論沒有那麼複雜,尤其是傳辯,它本身還處於結構化和理論化的初級階段,往往一兩次有趣的復盤,就能幫助很多人建立進一步的認知。而且更可以作為傳辯自身探索的一種嘗試。傳辯不同於奧瑞岡和英式議會的一個核心問題,就在於它在目的論上的空洞。

奧瑞岡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我們很清楚,它自身的結構、規則,以及由奧瑞岡所輻射的辯論文化也都很清晰。但是傳辯到底要做什麼?他服務的對象是誰?他的聽眾和人群呢?這些年傳辯在電視媒體發跡,又萎縮到大學校園,再依靠大眾傳媒得到有些變態的新生,這一系列的過程都體現出它自身主體性的迷惘。目前,它暫時只能作為一種小眾競技存在。

也就是說,我們能明確把我的,暫時只有他的形式結構,在此之上,各興雲雨。

因此我覺得自己嘗試去做一點這種工作和討論,哪怕是招來一些批判和質疑,無疑都是有益的,不悖其本來的,也是我力所能及的。

因此我想再嘗試寫一下這個專欄。

專欄的初衷也沒有實質的改變,對於競技辯論參與者來說,這是一份零碎的個人攻略,而對於絕大部分人,我則希望能引發他們的思辨精神與內在對話。

很多的社會議題和人生議題,我都覺得在喧囂之外有一種遺憾:

「如果他們彼此之間有一次對話就好了」。

而對於很多內心閉鎖或是憂慮偏執的年輕人,我亦希望他們的內心能夠有一場對話展開。思辨的外在形式就是一種和平的對話,而思辨的內在形式則是一種向對話的可能,發出的誠意邀請。

他們之間有微妙的不同,當你願意開始你的思辨的時候,你會知道。

祝大家春安。

-----------------------------------------

歡迎投稿,聯繫本人,不認識本人就算了。

推薦閱讀:

We
在知乎撕逼的對與錯
綜藝《奇葩說》中你最看好的辯手是誰?為什麼?

TAG:辯論 | 辯論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