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難眠?深度解析高反時人體的生理變化以及如何科學用藥

就在本號發出消息緊急尋人|90後廣東小伙元旦獨自穿越貢嘎山失聯至今!的當日晚上就得知了當事人確切的失事消息,初步推斷陶死於高山病肺水腫,默哀······

其實超過一半的高原徒步線路在亞洲,然後在亞洲又有一半的線路在中國,所以國內許多遊客和徒步者會遇到一個嚴肅的問題:高反。

所謂高反,就是在海拔2500米以上身體出現的一系列反應,在大多數人的概念里就是頭疼等癥狀,但在國際上通行的定義中,高反嚴重到頭疼的時候,就是急性高山病了(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注意了,這是病,不是反應,也不是所謂的心理作用,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病! AMS有時候會自愈,但也有時候會加重,變成要命高原腦水腫和肺水腫(HACE和HAPE),這取決於個人體質和你的處理方案。

可能國內玩家經常會在高原遇到AMS(急性高山病)所以覺得AMS是正常的吧。見過無數哥們強調:高反嘛就是心理作用!我想說,別害人了哥們,知道一年因為高原病出事的多少? 心理作用可整不死人。本篇文章就是要給大家普及一下高原病的相關知識,讓大家能正確認識高反,正確的防治高反(別傻不啦嘰的泡紅景天了),以後能在高原免於高原病,玩的更嗨。

在高原,氣壓變低

什麼是急性高山病(AMS)

AMS成因

有科學家認為AMS是由於輕微的腦水腫造成的,但缺乏證據支持。人適應高原的時間是3-5天,期間需要從低海拔到高海拔逐漸升高,但大多數線路需要1天之內升高1000-2000米,特別對於進藏的人來說,幾小時(飛機)到2天(火車)就要升高3000米,這遠遠超出了人體的承受能力,處理不得當,人就會得急性高山病。

國內徒步線路沒有給徒步者留下適應的時間

AMS的預防

根據國外的通行做法,應付急性高山病最好的辦法是預防:緩慢上升且提前服用預防量的乙醯唑胺(Acetazolamide),這個葯在下文會有說明。也可以服用高原安,但根據解放軍總參的一篇研究論文,效果要差不少。有些朋友會說吃紅景天,但很不幸,沒有任何靠譜的臨床論文為紅景天的抗高反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乙醯唑胺對血氧飽和度(SaO2)的影響(戴東方,張玲)

AMS通常癥狀

  • 頭痛
  • 噁心
  • 嘔吐
  • 乏力
  • 食欲不振(不餓)
  • 眩暈
  • 睡眠障礙(間歇性呼吸)

在高原上,當你有如上幾種感覺或者全部癥狀時,可能就是患急性高山病了,很不幸的是,很多人認為這是反應,不是病,大錯特錯。如果不及時治療或者處理,可能會演變為高原腦水腫(HACE)和高原肺水腫(HAPE),這兩種病症將在下面高原對人體器官的影響中介紹。

加壓氣囊,被救助者躺在裡面

當出現如上病症時,你需要立即治療,各種病症的治療藥物在本文最後的表格中列出,當然有時嚴重的AMS是藥物無法有效治療的,只能持續性吸氧,進加壓氣囊或者立即下撤,對於大部分徒步者,下撤是最可行的方案,在什麼時候下撤呢?我給出一個表,當伴有頭痛,並且其他任一項嚴重程度為3級時,你通常你需要停止上升立即休息,在一段時間後如果沒有好轉,需要立即下撤。

▼▼▼

黃金法則

1.如果在高原感到不舒服,先確定已患高原病

2.如果有高山病跡象,停止上升

3.如果病情加重,立即下降


高原環境對人體器官的影響

大腦:高原腦水腫(HACE)

大腦是人體的耗癢大戶,所以大腦對缺氧很敏感,高原腦水腫就是大腦在高原缺氧的極端表現。特別在有AMS的情況下,如果身體脫水、過度疲勞、喝酒都容易引發高原腦水腫(HACE),如果出現腦水腫,在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情況下,病人很快死亡。

癥狀:大部分腦水腫伴隨著:

  • 嚴重的頭痛,非常常見,有時伴隨著嚴重的嘔吐,根本停不下來。
  • 失去平衡感,在危險路段行走時會是致命的,參考很多山難電影里登山者搖搖晃晃的樣子。
  • 性情改變,有些小事會激發病人的情緒,低沉或者易怒。有時候患者會感到很無助,或者很懶惰。這個筆者見過。。如果你發現你的隊員不正常了,就該準備採取措施了。
  • 中風,會導致視覺、言語或者四肢障礙,如視覺模糊,幻視,聽見,聞到奇怪的東西。
  • 意識模糊

得了HACE怎麼辦?

  • 患者要始終有人看著,觀察病情。
  • 立即下降,立即下降,立即下降!重要的事說三遍,別想著睡一覺再走,那可能就晚了。
  • 讓患者保持坐姿,並保溫
  • 給氧氣或者加壓囊
  • 給治療量的地塞米松和乙醯唑胺(見本文最後表格)

沒有及時處理會出現什麼情況?

  • 患者會迷糊---犯困---失去意識---呼吸減緩---死亡
  • 最極端的臨床案例中,病人從出現徵兆到死亡只用了一小時

肺部高原肺水腫(HAPE)

人到高原後,為了適應低氧,呼吸會加深,變快,但由於氧氣交換量變少,肺部毛細血管會因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收縮(人體認為是由於肺泡受損導致了低氧,所以限制了「損壞區」的血液流量,圖B,圖C),最終整個肺部的血管收縮加重了缺氧(見圖E,這個本來是自我保護,結果成了坑爹功能)。在這種情況下,血液要通過更高的肺動脈壓通過肺部狹窄的毛細血管,然後在強大的壓力下,血清會從血管內滲出,有些毛細血管會爆開,有些肺泡被液體充滿,形成高原肺水腫(HAPE)

肺部保護機制卻成了形成肺水腫的主要原因

乙醯唑胺可以預防肺水腫(張兆瑞等)

HAPE癥狀:

  • 呼吸困難
  • 勞累
  • 頻繁咳嗽
  • 血痰

得了HAPE怎麼辦?

  • 患者始終需要人陪伴並觀察病情發展。
  • 立即下降立即下降!立即下降!
  • 保持坐姿並保溫
  • 給氧氣或者加壓氣囊
  • 給服用治療量的乙醯唑胺和硝苯地平(見本文最後表格)

不做處理的後果:

  • 呼吸消失---死亡

心臟和血液:高原難眠的原因

在高原環境下,由於缺氧,心率會飆升,真的像一隻小兔子那樣。。特別是有些人會有晚上被自己心臟彪醒的經歷。一般來說,前者不算大問題,但有心臟病的人就要特別注意了,備好藥品。注意行走的速度,不要讓心率過高,心率過高會引起出汗,繼而容易脫水引發AMS。

睡眠時心率過高部分原因是間歇性呼吸:間歇性呼吸與血液有很大關係,由於高原氧氣含量低,睡眠時我們不會主動調節呼吸,只能靠大腦化學感受器去識別血液CO2濃度 ,氧氣少CO2自然也就少,這時候大腦認為CO2少=機體不缺氧,然後就減小呼吸深度,這個過程就一直循環。。直到。。呼吸停止了,坑爹有沒有。。當呼吸停止後5-15秒,大腦識別到血氧太低,便開始下達另一條指令:使勁喘。這時候心率開始飆升,呼吸開最大,你就醒了。。。這個過程通常會持續整晚,就是高原睡不好的主要原因。

在5300米,血紅細胞攜氧能力僅為低海拔的70%

如何避免間歇性呼吸(失眠)?

服用乙醯唑胺可以抑制碳酸酐酶,讓血液CO2含量升高,大腦化學感受器認為身體缺氧(其實不是),進而讓呼吸保持相對正常狀態。乙醯唑胺也能誘導低氧誘導因子HIF(一種耐缺氧基因的轉錄因子)表達,使身體產生低氧耐受。最後,不要在午後服用咖啡因,比如紅牛,咖啡等,更不要飲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正常呼吸A和間歇性呼吸B

如果你在高原呆了一段時間,身體為了增強血液攜氧能力,紅血球濃度增加,血液變得粘稠,這時候需要多喝水,來讓血液流動通暢。


腎臟:排泄增加

當你開始逐漸適應高原,你會發現尿變多了,這是好現象,但是晚上會影響睡眠(準備好瓶子吧)。多排尿意味著要多喝水,高原日照強烈,體表蒸發厲害,如果不多喝水,容易脫水,繼而引發虛脫和AMS。疲勞,頭疼,撒尿疼,就是脫水的跡象。在高原要保證一天四泡,每泡都清澈才是最好的節奏。

治療方案

終於迎來本篇最重要的部分,治療!我用一張表來說。

注意:乙醯唑胺可能引起手足發麻,但這是正常的;可能會導致低血鉀,最好配合鉀緩釋片服用,或者多吃點香蕉;會利尿,就要多喝水,這會幫助你適應高原。肝腎功能不足者禁用,磺胺藥物過敏者禁用。乙醯唑胺國內已經停產,可以找人從香港買,商品名為海拔適。國內替代藥品為醋甲唑氨,商品名尼目克斯(在國內用來治療青光眼),比乙醯唑胺多一個甲基,藥理相同,副作用小但效果略差,使用時一次50mg,一日2次。兩者都是處方葯哦!拿到葯後,一定要在家裡吃2天試試有沒有什麼特別不適的感覺。

乙醯唑胺片

還在傻不啦嘰的喝紅景天么?那個才真的是心理安慰······


本文轉自山野記事(OutdoorArchive),附上本號(huwaiziliao)往期參考文章:

高原反應怎麼辦?掉以輕心可能危及生命!?

mp.weixin.qq.com圖標去西藏旅行如何應對高原反應??

mp.weixin.qq.com圖標去西藏,你帶的高反葯有用么??

mp.weixin.qq.com圖標
推薦閱讀:

什麼是熊貓血,擁有熊貓血是怎樣一種感受?
女性的性器官的發育過程?
讀文獻丨Nature Communications:生化機制對異源表達基因的功能兼容性具有決定性作用
大腦也需要每天洗澡嗎?
趴在桌子上睡覺後,胃裡會有氣體,然後會打嗝,為什麼?

TAG:生理學 | 戶外 | 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