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現實後,你還要嚷嚷著辭職嗎?
最近在看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觀點,如何判斷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正確呢?
李笑來的回答是,只有一個原則:這件事情是否現實。
這倒是一個很新穎的角度,細想一下,我們平時判斷一件事情是否正確是基於什麼呢?歸納起來,大體有這兩種。
第一,目標判斷法。設定一個目標。在決定一件事情是否正確的時候,凡是有利於實現目標的事情,會自動歸類到正確的事情。
第二,價值判斷法。從小學的教育開始,我們就被告知要做一個好人,作為好人,有一些普世的價值觀已經深入骨髓,比如正義、公正、博愛、仁慈、善良等等。
在缺乏目標導向的情況下,這些普世的價值觀就成了判斷事情正確與否的關鍵,凡是符合這些人類普遍價值觀的事情,我們會認為就是正確的事情。若是有人提出異議,那定是對方的價值觀有問題。
大多數人判斷做一件事情是否正確,採用的無外乎就是上面兩種方法。很少有人從是否現實的角度去判斷。
有個大學女同學,畢業後從事文職工作3年,有一天突然想離職。原因是,她一直想成為董明珠那樣的商場女強人,覺得自己繼續做一個文員的話,估計一輩子也做不了董明珠。成為董明珠是她認為的夢想,按照一切有利於實現夢想的事情都是對的邏輯,辭職無疑是正確的選擇。
那麼按照是否現實的標準呢?離職是現實的嗎?一個從事文職工作三年的人,首先要問自己這幾年積攢了哪些本領?離職後這些本領可以用在什麼領域?離職後要去做什麼?目前有足夠的資金儲備應付自己過渡期間的支出嗎?辭職就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嗎?
如果這些現實問題都很模糊,那麼最好還是先打消離職的想法,想清楚再做打算。
「是否符合現實」這是一個很功利的判斷方法,卻也是一個很現實的方法。從這個角度看,這未嘗不是一個踏實可靠的標準。
在我看來,對於不涉及價值判斷標準的事情,最好的判斷標準應該是這樣的:
是否有利於目標實現(Target)?+是否現實(Reality)?暫且稱這個方法為TR法。
從戰略管理的角度來說,一個人首先要認清自己,一個好的辦法是對自我進行一個SWOT分析。
你的優勢是什麼(Strengths)?
你的劣勢是什麼?(Weeknesses)
你面臨的機遇是?(Opportunities)
你面臨挑戰是什麼?(Threats)
根據對自我的SWOT分析,給自己定下一個可行的目標。在判斷一件事情是否正確的時候,一方面要判斷是否符合自己的目標方向,更關鍵的在目前條件下自己是否能夠實現它。
按照TR法,對於個體而言,儘可能地做那些通過努力能夠得著的事情,這至少保證了你行走在正確的航道上。
很多人的夢想其實就是個笑話,比如,不少人的夢想是當明星,做科學家,當宇航員。但是,這些人大多只是把這些夢想藏在心裡,他們每天都在做著跟自己的夢想毫不相關的工作,心裡卻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成為另外一個人。
雖然馬總一直鼓勵我們,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問題是揣著那些不切實際的並且不去實踐的夢想,只會讓自己更加浮躁。
不安於現狀是一個普遍的人性,人們總是喜歡嘗試未知的領域,並且臆想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
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想法,而這樣的想法普遍存在於人們的現實生活中。一個人不是全身心的投入現在的工作,而去幻想著成為另外一個領域的專家。實際上,他並沒有真正的了解那個領域。
按照TR法判斷,這就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因為首先ta的目標不實際,其次不現實。正確的做法是先好好評估自己的能力,確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個被大家忽視的現實是,自己今天的狀態都是由過去點點滴滴所結下的果,而自己今天的狀態,也決定了自己明天的果。正如佛偈所言:
預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
今生作者是
那些每天嚷嚷著要換工作,要跳槽的人,你是否認真想過,為什麼當初自己選擇了這份工作?當初自己選擇了這份工作,也許是因為自己的經歷,也許是因為自己的專長,也許其實自己的內心是喜歡它的。
說白了,這有點像戀愛和婚姻,很多最終走在一起的人,一開始見面的時候,往往是那種互掐到死去活來的,恨不得每次見面都得弄死對方,就像電視劇《我的前半生里》里的賀涵和羅子君一樣。
你沒有體驗過其他的工作,怎麼知道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倒了一圈回來,也許你可能會發現,最適合你的還是當初那份你念念不忘要辭掉的工作。
既然如此,我們對待生活和工作態度應該更加的豁達一些。有句話叫做既來之,則安之。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再問這個選擇是否值得。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如何把選擇的事情做到極致。
推薦閱讀:
※辭職信怎麼寫最簡單
※辭職or不辭的糾結
※你為什麼要為別人,工作到半夜?
※關於辭職找工作那點兒事
※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出去看看不只是辭職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