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對話》只比同類型高27%,卻是我的心中最佳

在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一部台灣紀錄片拿到了「泰迪熊 最佳紀錄片獎」。

(泰迪熊獎:柏林電影節專門為影展中各個單元反映男女同性戀題材的電影所設的一個專門獎項)

這部紀錄片,名叫——

日常對話

Small Talk

本片的導演名叫黃惠偵,她拍攝這部「日常對話」的目的:

一是為了替婚姻平權發聲,二是為了緩和自己和母親之間多年的不正常關係。

說來也巧,在4月14日上映之後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2017年5月24日)。

阿布之前對這部紀錄片,有過一定的了解。

我知道片中講述的,是一個女兒對同性戀母親的問答,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

「日常對話」中,聊天的話題會慢慢涉及到家庭關係,父母關係。

我更沒有想到的是,這層關係會是如此的沉重,讓人喘不過氣。

"女同"只是片中帶出一系列家庭問題的引子。

「日常對話」真正講的,是主角和母親之間、家庭之間的關係。

代溝這個詞的出現不是沒有道理的。

你們認真地想一下:

多久沒有和父母聊天了?

在外打工的朋友,多久沒有給父母打過電話了?

就算打過電話,內容是什麼,是否有過電話兩頭迷之沉默,無話可說的時候。

片中黃惠偵和她的母親,關係更微妙。

影片開始,黃惠偵放了一段沒有結婚之前的視頻。

視頻中她問母親:我結婚了誰來照顧你。

母親強顏歡笑的說:我不需要照顧,實在不行了,我還可以去大同公園睡啊。

婚後,母親沒有出去住,依然和黃惠偵住在一起。

但是兩人的關係,依然沒有什麼改變。

用黃惠偵的話說:

幾十年來,我們就像是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

每天早上,母親總是先於黃惠偵醒來,她會先準備好早飯和午飯,然後出門。

一直到晚上,她外面吃過晚餐之後才回家,靜靜地梳洗完畢後就又回到屬於她的房間,打開收音機關上房門,在晚上九點睡去。

兩人幾乎全天沒有交流,唯一的交集就是母親為她準備的飯食。

正常的母女之間的噓寒問暖、日常對話,在黃惠偵和母親之前從沒有出現過。

黃惠偵說:

當我注視著她,我知道在那震耳欲聾的沉默之下,藏著讓她難以面對、無法言說的秘密。我知道在緊閉的雙唇背後,是令她窒息且擺脫不去的恥辱。

為什麼兩人之間會以這種不正常的關係相處?

因為黃惠偵的母親,是同性戀。

在她母親的那個年代,婚姻都是被安排的。

黃惠偵的父親是個人渣,嗜賭成性。家裡的錢都被他賭光了,沒錢就在家裡打罵母親。

在黃惠偵和妹妹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帶著她們偷偷的逃了出去。

之後,母親的生活開始變得自由,在每天帶著黃惠偵和妹妹工作賺錢之後,她也開始自己尋找同性伴侶。

從小到大,黃惠偵對母親的印象就是她時常不在家,都是跟她的女朋友在外面玩。

她一直都知道,媽媽在外面比在家裡要快樂很多。

但是他們並不了解媽媽。

黃惠偵一直搞不懂:

為什麼明明媽媽喜歡女人,卻和爸爸結婚生孩子?

為什麼媽媽不喜歡呆在自己和小孩的身邊,是不是不喜歡我們?

為什麼他們母女是相依為命活過來的,但是母親卻跟她們離得那麼遠?

黃惠偵想要的,是一家人每天有說有笑。她想要的,是自己的女兒能和媽媽像相框中一樣,溫馨幸福。

但是現實生活是,三代人在以一種不正常的關係生活在一起。

黃惠偵的母親對自己的外孫女並沒表現的多麼疼愛,外孫女似乎也不太喜歡這個看著很怪異的阿嬤(外婆)。

外孫女喝到阿嬤買的酸奶說:謝謝阿嬤。

而黃惠偵的母親聽到後,只是簡單的"嗯"了一聲,然後繼續手上的家務活。

這種怪異的親情關係,每天都在刺痛著黃惠偵的心。

黃惠偵在一次採訪中就告訴記者:

"我一開始就期待攝影機可以把我和母親的距離拉近。"

所以她在片中採訪母親的目的也很簡單,她不想要和媽媽做一輩子的陌生人。

其實她們沒有真正認識到這種血濃於水的親情。

黃惠偵最後終於找到了機會和母親面對面的坐在一起,討論關於親情的問題。

等兩人敞開心扉談論之後才發現,她們之間的關係,就差一句解釋的話。

母親認為,女兒一直因為他是同性戀而討厭她。

黃惠偵一直認為,母親不理她是因為討厭她。

兩人都靠著自己的猜想而不敢和對方拉近關係,就這樣一直過了幾十年。

母親不理黃惠偵和妹妹的原因,其實沒那麼簡單。

她的身上背著好幾個在當時讓她極度自卑的標籤:同性戀、貧窮還有被家暴。

這些標籤讓黃惠偵的母親建立起來高高的心理防線。

黃惠偵問她:你覺得這個世界上有人了解你嗎?

她的母親回答:不知道,誰會了解我。

黃惠偵說:我和妹妹都想了解你,但是你都不讓我們了解。

一大段的沉默之後,母親小聲的說:趕緊問,問完我要出去了。

黃惠偵的母親不想提及過往。

黃惠偵一直沒有和母親拉進關係,是因為她怕母親會更加討厭她。

而且她的童年發生過很恐怖的事情。

小時候黃惠偵和父親一起睡覺的時候,她的禽獸父親總是想要猥褻自己的女兒。

她一直很害怕,但是卻不敢和母親說,怕母親更加討厭她。

片名叫做日常對話,但是片中的對話,一點都不日常。

長久的親情缺失,讓黃惠偵非常渴望能和母親之間拉進關係。

採訪母親的視頻結尾處,黃惠偵對母親說:

我現在已經快40歲了,就算我年紀再大,我也依然是你的女兒。

一個殘缺的家庭,一對殘缺的父母,他們的生活把孩子完整的內心蹂躪的也變得殘缺。

黃惠偵在頒獎典禮上說:

"如果我沒有選擇用拍攝的方式,我大概也沒有辦法鼓起勇氣跟我媽說出真正的心裡話。"

這也是全片最讓人心痛的地方,一個女兒,竟然只能用這種方式和母親交流。

在這部紀錄片的最後,一家人終於正常的在一起了。

黃惠偵的母親做飯,她過來幫忙,時不時的質疑一下媽媽的手藝,乖巧的外孫女這時候送禮飲料給阿嬤來解渴,黃惠偵的母親臉上也露出了許久未見的笑容。

之後鏡頭轉到餐桌旁,細心的朋友們會注意到。

餐桌旁新加了一把椅子。

我不知道這把椅子的擺放是否有意。

如果是女兒故意放在那裡的。那就證明,女兒已經開始尊重媽媽的生活和性取向。

她不介意,母親把她的"女朋友"帶到家裡來。

不管怎樣,黃惠偵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她和母親之間的羈絆終於消除。

或許她都沒有想過,這段持續了幾十年的痛苦關係,竟然只是像一層窗紙一樣薄。

捅破之後,光明就照進來了。

黃惠偵和母親的關係就像傷口的痂一樣。

雖然揭開這層痂的時候很疼,但是只有揭掉這層醜陋,才能從新煥發生機。

對於她們來說,正視殘忍的過去,才能走向美好的未來。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推薦閱讀:

恐龍的戰爭這部紀錄片怎麼樣?
被「舌尖3」傷害的人,來「不中看的美食」解饞吧
有哪些關於美食的紀錄片?
鳳凰大視野2004年目錄
推薦給大家幾部好看的片子(紀錄片)

TAG:紀錄片 | 紀錄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