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博格《觀看之道》

約翰·博格《觀看之道》

約翰·伯格,英國藝術史家、小說家、畫家。1926年生於倫敦,1946年從軍隊退伍後進入藝術學院學習。1948年至1955年期間以教畫畫為生並舉辦個人畫展。1952年,他開始為倫敦New Statesman雜誌撰稿,迅速成為英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此後他的多部藝術專著問世,如《觀看之道》、《看》、《另一種講述的方式》等。他還寫小說,名篇G.(1972)曾獲英國布克獎及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

最近20年間,約翰·伯格一直隱居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一個法國小村莊中,他被這種面臨消亡的傳統山區生活方式吸引。今年1月2日,約翰·伯格在巴黎郊區的家中去世,享年90歲。

今天我們走進約翰·博格的《觀看之道》,這本書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之一。可以說,所有人文領域的學者,若想理解大眾文化和當代藝術,以及女性的身份和男性的凝視等,《觀看之道》是必須研讀的著作。該書激起的爭論歷久不衰,在人文藝術領域至今仍被討論。

這本非常薄的小冊子最初是根據1972年英國BBC同名紀錄片編寫而成,裡面包含7篇文章,其中4篇圖文兼行,其餘3篇均為圖像。每篇文章討論一個主題:藝術與政治、女性的觀看與被觀看、油畫自身的矛盾、廣告與資本主義白日夢。

藝術與政治

圖片來自於《觀看之道》紀錄片

歐洲傳統繪畫誕生於十五世紀、衰落於二十世紀,約翰·博格寫這本書是想對傳統繪畫的一些既有假設提出疑問——我們如今(二十世紀後半葉)應該怎麼觀看繪畫?

現在的人們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在觀看繪畫,若能理解這種觀看和觀看背後的原因,就能了解我們自身以及所處的時代。

很多人認為看是一種普通的方式,但實際上大多數時候我們的觀看是基於長期形成的習慣和傳統,我們觀看繪畫或其他事物的方式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歐洲繪畫傳統中以「透視法」為核心——即以觀看者的目光為中心,統攝萬物。 「透視法」使得人的眼睛成為所看世界的中心。但人類的肉眼一瞬間只能停於一處,只有在運動中才能觀察和認識外在的世界。

隨著照相機的發明,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發生了改變。那些不在我們眼前的東西,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影像。傳統時代我們的眼睛是所觀世界的中心,但現在鏡頭成了主角。

「我是一隻眼睛,一隻機械的眼睛。我用我獨特的方式觀察這個世界,我可以把它展現給你。我完全從人類無法移動的視角中解脫出來。我在不斷地運動,我湊近各種物體,我在它們底下爬行,我同奔跑的馬並駕齊驅,我與上上下下的人類共同升降。這就是我,這就是機器,在混沌的世界中操作,以最複雜的運動方式記錄著一幕又一幕。我從時空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我可以協調宇宙中的任何一點,我主宰著他們的站位。我的出現引起了人們對於世界嶄新的認識,因此對於這個未知世界,我用一種新方式為你解讀。」

——1923年的照相機宣言

攝影技術改變了我們觀看到的內容,也改變了我們觀看的方式,同時也決定性地改變了長久以來的繪畫傳統。

1. 用攝像拍攝繪畫時,可以通過改變繪畫的大小和它所在的位置,從而改變繪畫的意義。

2. 繪畫的意義不再獨一無二,它變得具有傳播性。它的和每天看到的新聞一樣,變成了某種信息。

3. 照相機讓藝術品廣泛傳播,增加了藝術品的意義,同時也摧毀了作品的唯一性。藝術品有得也有失。

4. 繪畫的意義在攝影時代很容易被篡改。通過鏡頭的移動、音效(音樂和節奏)、旁白以及觀看順序的調整等,繪畫的意義可能完全被改變。

5. 藝術專家讓藝術品變得「神秘化」,通過各種專業術語的轟炸,假大空辭彙的吹噓,讓藝術變得晦澀。兒童沒有受到影響,用他們自己的經驗直接和畫作產生聯繫。

註:

約翰·博格在《觀看之道》的第一章中的諸多觀點來自於「歐洲最後一名知識分子」——德國批評家與哲學家懷特·本雅明。本雅明在其代表作《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對技術革命引起的機械複製技術進行深度剖析,他對於早期繪畫等藝術形式和大眾傳媒時代的傳播媒介進行了富有哲學意義的評析,極具顛覆性,在西方思想界的影響越來越大,並成為大眾文化研究的理論開創者。

女性的觀看與被觀看

「男人渴望女人,女人希望自己被人渴望,男人注視女人,女人注意自己被別人觀察。女人經常遇到關注的目光,如同一面鏡子,提醒著她們自己的外觀如何,應當如何,每一次注視背後都是批判。

一個女人身邊總有人相伴,除了自己獨處的時候。即使獨處,她也與自己的形象相伴,當她走過一個房間時,當她在父親葬禮上哭泣時,無論走路還是哭泣,她的行為必須符合她的形象。

從她小時候起她就被告知,要不斷地審視自己。她必須審視自己的身份和行為。因為別人的看法,特別是男人的看法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是衡量她生活是否成功的標準。」

——關於女性觀看與被觀看的一段獨白

在歐洲的特權文化中,女性被當成一種景觀,一種被觀看的景觀。通過研究歐洲傳統繪畫中的裸像,即裸體畫,我們可以看到女性是如何被觀看的。

裸體畫是什麼?肯尼斯·尼克拉說:「裸像只是脫光衣服。」他宣稱裸像是一種藝術。

但約翰·伯格認為,裸體(nakedness)指代的是你自己,但裸像(nude)指的就不是你了,它指的是你脫光後變成被觀看的景觀裸體是自我解放之道,代表著自由和不受束縛以及回歸本真,但是裸像卻成了一件展覽的展品,身體變成了被觀看的對象。

在裸像中,一般把繪畫對象看成一個物品,歐洲油畫中的裸體並不像是希臘羅馬古典藝術中那麼自然,在歐洲油畫中,裸體成了一種供穿著衣服的人觀賞的景觀。

女性在這樣的文化體系中,一方面被別人觀看,另一方面她必須觀察自己和自己的行為。所以構成女性身份的兩個因素「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既有聯繫又截然不同。由於女性需要依靠別人的注意生活,這決定了大多數的男女關係,也決定了女性的內在關係。

在歐洲的裸像藝術中,畫家、觀賞者以及收藏者通常是男性,而裸像往往畫的是女性。這種不平等的關係深深植根於整個西方文化,也建構和影響了當時大部分女性的心理。女性以男性對待她們的方式來對待自己,女性自己像男性一般審視自己的女性氣質。

作者點評:

現代的女性為了迎合男性社會遺留下的審美,從頭到腳,從身材到胃口,從穿著到打扮,都在不停地改造自己。「你長得好胖」,「你好瘦」,「你怎麼吃這麼多」,「你腿好細」,「你胸好小」,「你臉上好多皺紋」,現代的女性無不活在這樣審視和評判中。

為了迎合大眾的審美,女人們從豐胸、護膚、化妝、減肥、健身、整容、醫美、保健品等各方面對自己進行大改造,把自己變成理想中的形象,這也是整個男權社會對於女性的期待。為了變得「更具有女人味」,為了變得「更具吸引力」,女孩子們咬緊牙關,對著鏡子中的自己進行審視,然後改造。

親愛的女孩,想想約翰·伯格說的——女性被別人觀看,所以她必須觀察和審視自己的行為,讓自己的行為符合女性氣質。我們搔首弄姿或變美的背後,反映的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女性被置於一種觀賞的位置。男人觀看女人,女人觀看女人,女人觀看自己,僅僅是觀看的行為,就折射了這個時代女性的焦慮和被動。

油畫的矛盾

「我們觀看,我們購買,我們擁有,我們消耗再出售,或者送人。大多數時候我們會留著。

我們觀看,我們購買,我們收集貴重物品,但最貴重的物品變成了油畫。」

——畫外音

油畫在今人看來是一種藝術形式,但是在最早期的時候,油畫實際上是一種財富、地位和統治階級的象徵。

油畫描繪的是現實中買得到的東西,將一個東西畫在畫布上,像是直接擁有了它,然後把它放在家裡。油畫中的物品通常描繪得很真實,和外面的商品幾乎一模一樣。購買油畫,也意味著買下了油畫中的東西。

早期傳統的藝術作品是財富的象徵。油畫代表的正是這種被強大的購買力承認的財富。畫作在視覺上為了表示這種物有所值,繪畫質感表現得和真物一樣。

同時油畫的內容實際上並不是很重要,油畫最想傳遞的是畫中的某種關係。這種關係代表了統治階級的身份認同和加強。

油畫中最高的層次是歷史或神話作品。一副希臘或古代人物畫,實際上是為了裝點觀賞者和收藏者已有的經驗。在這類油畫面前,看畫的主人看到理想的人物形象,可以讓他感覺到自己的高貴身份。

風俗畫描繪的是下層生活,與神話作品相對,但是能夠證明,這個世界上的道德,來自於社會上或財務上的成功。發達者是誠實刻苦工作之人,無用的人則什麼都沒有——這種認知的假象被描繪在了風俗畫中。

作者點評:

在21世紀的今天,奢侈品的購買和上個世紀油畫的購買如出一轍。只是貴重物品由油畫變成了豪車、別墅、遊艇、珠寶、愛馬仕的包等。現在的有錢人通過購買那些奢侈品,是想購買那些高端精細的設計做工和純手工背後代表的價值,通過讚美其工藝,認為物有所值,通過穿戴、使用和出行這樣的方式炫耀、增強和鞏固自己富人階級的形象。

廣告與資本主義白日夢

這個時代充滿了如此多的密集的視覺信息。剎那間的一瞥,這些信息可以刺激我們的想像力。廣告只存在於瞬間——翻開書頁時、轉過街角、車輛擦身而過時,廣告映入我們的眼帘。

這些圖像或影像屬於瞬間,卻指向並影響我們的未來。

廣告建議我們每個人以多多購買來改變自我或改變生活。

廣告告訴我們只要多消費,就會更富有——但實際上花完錢後我們變得更窮。

廣告是如何說服我們追求它所提倡的改變呢?

廣告作用於人類享樂的本性,但實際上並不能提供具體的享樂用品,它針對未來的買主,向消費者們提供一種依靠購買商品就能造就富有魅力的自我形象。這種廣告提倡的通過購買就可以獲得和轉化的形象,令消費者羨慕。消費者之所以想要獲得這樣的有魅力的形象,根本原因在於他喜歡被別人羨慕。因此,廣告的核心並不是物品,而是人際關係。它所宣傳和許諾的那種享樂,歸根結底是一種快樂——一種由外界判斷的快樂,一種來自於外界羨慕而產生的快樂,這便是魅力。

廣告除了利用油畫的藝術手段去宣傳,也利用性慾推銷各種產品和服務。擁有購買力就能夠擁有吸引異性的能力,這是廣告的潛台詞。廣告推銷的那種幻想,那種通過看——買之間的關係進行生效的幻想,來自於社會上普遍的妒忌和羨慕情緒。「購買」「獲得」這些行為,取代了其餘一切行為,一個只承認購買力的時代,使得人類其他的訴求全部屈居於這一力量之下。

本文作者:Maggie強君,英語文學博士候選人,研究方向:19世紀後的英美文學、女性和性別、敘事學和空間等。

推薦閱讀:

要用多少長島冰茶,才能換我半晚安睡
「台灣式」生活美學「蘑菇Booday」
在成為更好的自己前,先學會如何充實自己
網劇畫江湖之不良人李星雲,你可還滿意?
守林人遊戲

TAG:藝術 | 藝術欣賞 | 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