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三幕式的寫作公式

經典的三幕式結構又叫戲劇性結構、衝突性結構,這種講故事的方法與亞里士多德(Aristotle)闡釋的「故事基本要素」(即開端、中段和結尾)一脈相承,法國劇作家尤金·史克萊伯(Eugene Scribe)將它發展為「結構精良的戲劇」(well-made play)。

「結構精良的戲劇」又被稱為「復原型三幕式結構」,注重時間推移的連續感,每場戲都必須透過「描寫衝突的本質」而不只是「描寫衝突」來推進故事的進程,直到推向劇情的轉折點。而結尾會有一個清楚且合邏輯的收場,一切紛紛擾擾的事件又回歸平靜,社會重拾秩序。

希德·菲爾德(Syd Field)在《電影劇本寫作基礎》中闡釋了「三幕劇結構」理想劇本創作模式,大部分好萊塢影片都遵循這個模式。

在這種結構中,電影必須在開始後的20~30分鐘之間設置一個讓主角經歷的「情節點」,讓他/她有一個必須實現的目標(戲劇性需求)。之後,在電影運行到一半左右,角色必須採取爭取或反抗,以實現他/她的目標——這是對抗時期。同時悉德·菲爾德也提出,這個"中點"有時以更微妙的轉折點的形式,發生在第二幕(即書面劇本的第60頁左右)之中,這種對抗往往使得一個主角的命運發生極端的逆轉。影片的最後一個階段則用於描述主角的抗爭高潮,最終實現(或無法實現)他/她的目標,表現故事的最終結果。

經典的三幕式結構意味著在電影的一些特定時刻會出現一些有著特定功能的特定事件。

第一幕:建制

第一幕是故事的開端,旨在「鋪陳」,相當於「引子」。在這一幕中,要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地點、社會背景等,主要人物依次登場。

第一幕結尾時有一個轉折點——一場事故或一件「干擾事件」,讓主人公脫離現在正常的生活狀態。

主角會主動做出一個似是而非的選擇,但觀眾都知道主角之後一定會後悔,因為他做出的只是權宜之計;此時,觀眾在心理上會同情主角。而第一幕後段的這個似是而非的決定,會讓劇本的第二幕變得複雜,因為當主角做出這個決定後,就會有個人無法控制的災難發生,發生的事情不是主角能掌握的,但他已無法重新做決定,也就是說,當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才是他真正的考驗,他必須想辦法面對並改變。

第一幕的落幕代表了衝突的鎖定。

第二幕:對抗

第二幕是故事的主體,複雜的人物關係得到進一步發展,主人公為解決他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困難作鬥爭。

主人公在這一階段遭受較大的磨難,且對抗的難度逐漸升級,形勢和情節變得更複雜,直到事件到達極端荒謬、不可逆轉的「不歸點」。

「不歸點」是衝突升級到敵對人物之間的決定性對抗不再能避免的時刻。在大多數傳統的體系里,指的是「第二幕落幕」。

這個時候,故事中所有的線索都彙集到一起,所有虛構的情節、情景,以及關於人性的啟示性看法等也在高度的戲劇效果中呈現。

第三幕:結束

第三幕的目標是「解決衝突」。在結尾,主人公會做出一個觀眾不會做的決定,於是變成英雄,讓觀眾產生崇敬的心態。衝突解決的時刻,也是故事結束的時刻。

如果你願意,可以給故事加上一個尾聲。尾聲可以幫助觀眾從電影的咒語中輕鬆地解脫出來,或者說,它使觀眾確信故事沒有唐突地結束,但無論如何,它都不是絕對必要的。

「三幕劇」呈現出一個人從開始到結束的旅程,他歷經幾個重要的轉折,外在旅程可能回到原點,但內心一定有所改變。

以李安的《喜宴》為例,此片透過「親情」與「個人自由」兩命題的反覆辯證,以「喜宴」這個儀式,鋪排中西方文化和兩代間的倫理觀念,如何歷經衝突、挫敗和妥協,最後以寬容的方式接納差異的存在。

當然,故事並不是只能以三幕的形式存在,同樣也有獨幕、兩幕等形式。當你使用超過三幕的結構時,你便削弱了有目的地升級衝突的能力。分幕處僅僅成為了敘事高點,而不是貨真價實的升級,這正是堅持使用三幕結構的最好理由。

參考資料:丹·奧班農《劇本結構設計》

推薦閱讀:

《X戰警:天啟》中X教授的扮演者是誰?
演員的誕生的明星導師劉燁主演的《警察故事2013》電影如何評價?
三部俄羅斯科幻電影,戰鬥民族的腦洞和特效你不敢想像!
《低俗小說》穿幫鏡頭有哪些?
看完《失戀33天》有何感受?

TAG:電影 | 編劇 |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