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人蔘 「紫氣團聚,出人蔘」源於上黨,而不是東北長白山?

地處長白山腹地的吉林敦化,古稱"敖東城「,1000多年前,人們開闢了一條」貢道「,從這裡出發,通向遙遠的大唐帝國。古老的貢道沿著松花江鴨綠江逶迤(wēi-yí)前行。最終到達一個名叫泊汋口的河口,在那裡,朝貢的使臣順江直下入海,在山東半島蓬萊登陸,走向他們的目的地京城長安,

向京城長安朝貢的貢品中最重要最珍貴的就是采自長白山的上等才山參,唐代服用人蔘已經和飲茶一樣風行於上流社會,人們不僅推崇人蔘,而且對它的藥效和保健作用有著充分的認識。

被尊為」藥王「的孫思邈(miǎo)就曾經收錄了455個含有人蔘的醫方,而著名詩人溫庭筠,則用詩歌描繪了當時人們對人蔘的珍愛,

錦礫潺湲玉溪水,曉來微雨藤花紫。

冉冉山雞紅尾長,一聲樵斧驚飛起。

松刺梳空石差齒,煙香風軟人蔘蕊。

陽崖一夢伴雲根,仙菌靈芝夢魂里。

有一次,晚唐詩人皮日休身體不適,友人用山泉將人蔘煮成湯劑,奉贈與他,他賦詩感謝 「人今湯劑如相續 不用金山焙上茶」,皮日體深有體會,他說,人蔘治病有奇效,人若有病,人蔘湯就是良藥,足以藥到病除。

但是,當服用人蔘成為一種社會時尚 ,唐朝人所消費的人蔘來自哪裡呢?

在交通不便 的1000多年前,那些涉江渡海,千里迢迢而來的長白山人蔘,不僅非常有限,而且極其珍貴,不是普通文人雅士所能享用的。那麼,一般人用以治病健體的人蔘出自什麼地方呢?

南朝齊梁年間,煉丹家兼醫藥學家的陶弘景,在輯錄《名醫別錄》一書時,為後世留下了這樣一條記載,「人蔘生上黨山谷及了東」。

可見,早在在南北朝時期,人蔘的產地除了遼東還有另一個地方上黨山谷。

上黨山谷位於太行山麓,古人認為這裡「居太行之巔 地勢最高,與天為黨」年以稱作「上黨」。號稱「天下之脊」的上黨。「俯瞰中州,肘臂河東 并州」,自十兵家必爭之地。

秦始皇統一產國後,於此設上黨郡,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延至唐代又改高為潞州,今天,古代上黨郡衙署的大門依舊巋然矗立稱「上黨門」

在年光久遠的時代,上黨曾經是中國人蔘的主產地,對於上黨人蔘,蘇頌《圖經本草》繪有圖譜。

大唐「大曆十子子」之一的韓胡,也在題為《送客之潞府》的詩作中有過這樣的描寫

佳期別在春山裡

應是人蔘五葉齊

五葉齊正是人蔘的特徵。

上黨不但出產人蔘,而且以品質優良著稱,清代學者陸烜在其所著的《人蔘譜》中曾說 上黨」居天下之脊,得日月雨露這氣獨全,故產人蔘為最良「

人蔘的品質顯然與地勢地形,地理環境有著極大的關係 ,而古人最為看重最為推崇的上黨人蔘,出自紫團山,紫團山位於上黨郡壺關縣東南,因為山巔時常籠罩著紫色雲團,所以名為」紫團山「。

上頂坐落著一處始建於明代初年的佛寺,屢修屢廢梵剎(fànchà)印證著曾經響徹幽巒靜谷的暮鼓晨鐘,印證著漫漫歲月里的雲起雲落,寺院中的一塊石碑,留下了」紫氣團聚,曾產出人蔘,為潞州屬人蔘之冠「的記載。

清代修篆的《壺關縣誌》也記載」上黨紫團山者 為紫團參 最為上品」。可見,峭拔聳翠的紫團上曾經生長過名貴天下的人蔘。

紫團參之所以名重一時,就在於紫團山聚散不定的雲霧,那些繚繞於迷離雲岫之間的仙霞紫氣,賦予了紫團參神秘氣息。

《人蔘譜》的作者陸烜說」紫團山即在潞安府東南壺關縣境,尤為參星所照臨者也」,參星照臨,紫氣蒸騰,紫團山的人蔘自然是不同尋常。

對生活在中原地區的人們來說,他們最早認識和消費的人蔘,主要來自上黨,沿著古老的「太行八陘」,人蔘被運出大山,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進入漢文化的休系中,建構著中國傳統養生學中,「人與天地相參」的獨特理論。

然而今天,紫團山猶在,山頂的禪寺猶在,甚至雲蒸霞蔚的氣象猶在,但紫團參早已不見了蹤影。峻岭環列的這片山谷,歷史上是盛產人蔘的參園,一直延續著栽植人蔘的傳統,但如今這裡早已經被開避成農田,紫氣化育的上黨人蔘也成了遙遠的傳說

又因夏商周然現再到漢代,郡都化的發展達到了一定規模,發現需要佔地,耕地需要佔地,慢慢的對生態環境 破壞各需求越來越強,森林的砍伐格外嚴重,人蔘數量越來越少,明代以後上黨人蔘絕跡,在上黨消失絕跡.......

從中這記載,人蔘最早應該是起源於上黨,起源於潞州附近,從古代開始潞州生態環境也好,上黨地區也就是指太行山南端,環境佳植被茂密,鬱鬱蔥蔥適合人蔘生長。

那麼有人問了,上黨環境佳有人蔘,那麼長白山地區現在有,反而現在上黨人蔘沒有了?

其實根據史籍記載,長白山地區早也有人蔘,只是在很早以前,東北地區開發文明比較晚,沒人記錄沒有人記載所以導致東北長白山參人明代以後才正式被發現被展現服務於人民.......


推薦閱讀:

人蔘能放多長時間?
野山參鑒別妙招~

TAG:人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