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被誤解的「節婦吟」

今天咱們來談談《節婦吟》這首詩,廢話少說,先貼出原詩以供欣賞。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侍夫誓擬同死生。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文筆感人,又鞭辟入裡,讓人被拒絕了還無話可說。下面咱們說回被誤解這個話題,我記得第一次接觸這首詩,還是小學,當時讀《春明外史》,張恨水在描寫薛春絮(名字待考)和笑君那段畸戀時,借楊杏園之口評點,就曾用該詩的後兩句。這首詩比較小眾,和朋友談論時,你說《節婦吟》未必有人知道,可你要直接提溜出最後兩句,很多人還是聽說過得。

誤解一:這是女人寫的。起碼我小時候是這樣認為的,而且堅信絕非個例。你看通篇都是妾啊、夫啊、君啊之類的辭彙,再加上樂府詩語言直白,通俗易懂。對於古文基礎薄弱的同學,有此類誤解也很正常。明確告訴大家,這是張籍寫的,百分百純爺們。在中國古代的文人中,有一個特別的現象,部分文人寫作時喜歡以女子的口吻,類似的例子有「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等不一而足。

誤解二:這是寫給女人的。節婦吟,顧名思義是稱讚有貞潔的婦女的,會習慣性認為對象是女人。可是,該詩的全名是《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司空乃是官職名,也就是說這是寫給李師道的,他不僅不是個姑娘,還是個行伍出身的軍人。

誤解三:這裡有一個很大的疑問,詩中的少婦可以稱得上節婦嗎?就其文本內容看,她把別人送的明珠佩戴在身上,還口口聲聲恨不相逢未嫁時,哪怕在開明的現代人來看這也算是精神出軌,與節婦之稱遠不相稱。關於這點,我有一個不成熟的猜測,這或許與唐朝的文明開放風氣有關。同時要真正讀懂這首詩,還需要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目前對這首詩解讀的主流觀點就是比興手法,詩人通過描寫少婦的內心糾葛,最後還君明珠來婉拒李師道的拉攏,表明自己的心志。

張籍字文昌,和州烏江人(今安徽烏江鎮),這裡不產榨菜哦。其活躍於中唐時期,對於中晚唐時期的政治特點就是藩鎮割據,尾大不掉,地方軍閥橫行,誠然唐王朝確實也如願亡於地方割據勢力。張籍的老師是韓愈,所以經常有人稱其為韓門大弟子。張籍曾任水部員外郎,國子監司業等職是正兒八經的京官,韓愈還曾經寫過《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對,沒錯,就是寫給張籍的,而且特別耐人尋味地用了一個「呈」可見關係非同一般。

反觀李師道,則是割據一方的大軍閥,時任平盧淄青節度使,也就相當於現在山東某地區的一把手,當然權力更大些,兼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高句(gou)麗人(唐朝時朝鮮存有三個國家,分別是新羅、百濟、高句麗,其中高句麗轄地包括遼東地區,與唐王朝多次發生戰爭),為人反覆,喜暗殺。這完全就是赤裸裸地封疆大吏的存在,而且兇狠武夫,張籍畢竟文人,與之交道,底氣難免不足。

在唐朝中期曾發生過一場嚴重的叛亂,那就是安史之亂,幾乎摧毀了唐王朝的統治根基。雖然在李唐地玩命撲殺下,安史之亂被平定,但中央的實力幾乎殆盡,再也無力控制各地方的節度使,節度使們也對中央陽奉陰違,把轄區視為個人領地,培植私人軍隊,而且還時不時有樣學樣地造個反,畢竟安祿山和史思明就是節度使叛亂,風險是有但當皇帝的誘惑更大,於是中晚唐的格局局面就逐漸形成了。張籍的《節婦吟》便是寫於這個時期,當時各個節度使之間的鬥爭也很激烈,各方紛紛拉攏在朝官員,大部分知識分子都依附於地方割據勢力,李師道看重張籍想拉攏其入幕,畢竟這是一位實力強大的金主爸爸。可是沒想到得是,張籍竟然婉拒了,一首《節婦吟》婉拒了李師道。這裡要插一句,張籍的行為是有傳承的,老師韓愈就曾寫過《送董紹南序》來抨擊這些地方勢力,師徒倆都對地方割據深惡痛絕,支持國家統一,無奈中央戰鬥力太差,只能徒呼奈何,獨善其身了。記得,跟同學交流時,有人提出說,為什麼張籍要寫詩婉拒,而不是義正言辭地嚴厲斥責,是不是與儒家的中庸之道有關係。我個人感覺,跟中庸思想關係不大,主要還是時勢比人強,沒辦法,中央實力戰五渣,他一個京官還是文人怎麼敢跟一個地方節度使還是個心狠手辣的軍閥硬杠呢。只怕咋死都不知道,換言之就算張籍不怕死也要為一家老小想想吧,所以婉拒是做好的解決辦法,寄給了李師道面子又不至於惹怒他。同理,清朝時林則徐敢於正面斥責穆彰阿、綺善等人的拉攏行為,就是因為有強大中央支撐嘛。畢竟知識分子的腰桿未必就比農夫山民來的硬氣。

說得挺多了,末尾附上張籍軼事一則,相傳,張籍特別佩服杜甫的詩歌,有一次朋友來家看到張籍把杜甫的詩作燒成灰,拌上蜂蜜泡水喝,不解,遂問其故。張籍說,吾喜少陵詩,每日食其詩灰三匙,久之便和他寫得一樣好詩。


推薦閱讀:

剛入手一串崖柏,懂行的朋友幫忙看看,謝謝???
你對莫言的《酒色賦》怎麼看?
下聯:涼鍋涼灶涼被窩,怎麼對上聯?
如何評價中華詩詞大賽中獎作品?
你觀察到哪些紛繁的生活場景現象背後嚴謹的規律?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