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職場中的女性歧視

前言:本文由一段我與知友的辯論構成,結束辯論後,我認為這段辯論就女性在職場上受到的制度性/文化性和企業性歧視的根源,合理性以及出路,都有了一定水平的論述,對不同意見的展示也較為清晰。在此感謝@RT-Lionheart 兄對在下部分不太友善的言論的容忍以及對在下連同其言論一同發表的許可。就討論問題的態度而言,我必須慚愧地承認,我並不如兄台要來得理性平和,在此就討論過程中的不敬之處對兄台表示道歉。R=RT-Lionheart,S=蘇小蛇。滿屏幕的超鏈接我實在是刪不掉了。知乎的文本編輯器好棒棒。

R:為什麼女權不是勞動放在首位?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難道不應該是勞動平權放在首位嗎?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該自己去爭取嗎?

zhihu.com/people/eeeeee

S:能力相同就可以進行相同的工作;勞動相同則報酬相同,這就是經濟平等。經濟地位平等即是勞動平等。有什麼問題?

zhihu.com/people/rt-lio

R:但現在明顯同樣的勞動女性的報酬是高於男生的啊…

zhihu.com/people/eeeeee

S:不知從何而來的結論

zhihu.com/people/rt-lio

R:現在基本上在國家政策的強制要求下,公司都要僱傭一定比例的女性員工,如果僱傭女性員工比例需要國家的強制推行,還不能說明女性勞動報酬高於男性嗎?

zhihu.com/people/eeeeee

S:哇。你的邏輯水平這麼棒咋不去學數學呢。= =

S:女性在工作崗上的受歧視,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男女在生育上的休假預期不同。女性被給予了因產休長假的權利,而男性則沒有。從而導致了一個巨大的問題是,男女在生育期間無法同工(儘管也不同酬,女性生育期間的收入基本不由公司來保障)。

這並不是一個不同工而同酬的問題,因為並沒有同酬。而是女性因為法制的不健全,被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工作可能性的問題。

zhihu.com/people/rt-lio

R:你所說的只是同樣的崗位應該同酬,但實際上同樣的崗位大多數男女的勞動是不同的,所以才會有所謂的「就業歧視」。

假設某一個崗位女性的工資是男性的80%,如果真的男女能幹的活兒是一樣的,那企業傻嗎?女的乾的多又要的少,要我肯定都招女員工。而事實上卻是即使女員工工資只有80%,企業還是寧願要男性。為什麼?說明實際上女性的平均勞動不到男性的80%。資本可沒有性別歧視,干多少就給多少。現在的政策已經是在照顧女性了。

zhihu.com/people/rt-lio

R:國家只是給了女性休長產假的權利,可以自己選擇不休。我們實驗室就有很多師姐懷孕期間堅持來實驗室,照樣按時按量完成任務。完成了同樣的勞動老闆不會區別對待。

正視生理差異所造成的勞動差異,所以也請正視待遇差異。

zhihu.com/people/eeeeee

S:企業不傻,企業在讓女性為自己的「生孩子休產假的可能性」買賬。

是先有制度,後有對策,而不是先有對策,後有制度。先有的制度,是女性可以修產假,而男性不可以。然後是企業的對策:讓女性為自己的「產假可能性」買單,同工不同酬;再然後是個人/家庭對策:女性工作意願減弱,生育意願增強,而有娃家庭家中最好是有人可以修產假帶孩子的,尤其是生娃頭一年(我們家娃一歲以內我就經常要負責帶娃,我老婆當時正常上班)

而不是反之:女性沒有工作意願,只想生娃,所以國家給女性產假而不給男性,所以企業不給女性同酬。

zhihu.com/people/eeeeee

S:在德國,男性在產後修產假甚至長產假,是被認可的,是法律賦予的權利。雖然民俗上,仍然傾向於女性休產假,但總地來說在職位上的歧視程度較中國就略輕。

zhihu.com/people/eeeeee

S:我老婆當時也是只休了最少的產假,產前六周,產後八周。其它時間都全職上班, 該幹啥活幹啥活。但她因為是和國內方面簽的合同借調到德國來的,不受德國法律的保護。以至於公司在最初聽說她懷孕的時候,幾乎想直接把她開掉——只要不犯法,公司什麼都敢做,而這麼做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恐懼她因為生育而休長產假的「可能性」而已。她被迫簽下保證書,只休最短的產假,其餘時間堅持上班。

zhihu.com/people/rt-lio

R:那這還是解釋不了為什麼企業在招聘時傾向男性。按照這個說法的話是企業利用了政策從而更大程度上壓榨了女性的剩餘價值,以攫取更多的利益。那這樣的話應該多招女性啊。

從事實上來講大多數女性並不需要如此長時間的產假,只是國家給了長假的權利而已,並非強制要求女性這段時間不許工作必須在家呆著。一般職場中不休或者少休的居多,一般都是待產期前幾天才會回家休假。有些女性非說自己少休一天都不行,那自然公司也沒有必要養著不能產出價值的員工。

zhihu.com/people/eeeeee

S:女性休產假期間,企業不得不為之保留職位,不得辭退。留空崗對企業的運作帶來的危害不小。而女性休產假的時候,女性不工作,企業不付錢,也很難說企業賺到了什麼。

競爭性強,需求硬的崗位,尤其不願意保留這種空職。

zhihu.com/people/eeeeee

S:如果男女留空職位的可能性一樣大,那麼企業能做的,就是只好被迫按一定比例擴招,只需要10個人的工作,招11個人,以備不時之需。

但制度和習俗共同導致了女性留空職位的可能性比較大,於是競爭激烈的崗位上幾乎從來見不到女性的身影。

zhihu.com/people/eeeeee

S:你以為,在男性可以休產假的情況下,男性就比女性勤快?

我知道的一個奇葩,老婆生孩子以後,打著休產假的旗號窩在家裡領著全薪不上班,但也不幫忙帶孩子。美其名曰「不休白不休」。女人休產假,好歹還是在家累死累活的呢(如果你以為休產假比工作爽,那你真的就太天真了。尤其是生娃頭一年,如果不考慮母乳因素,且夫妻休產假機會平等的話,大家都會搶著想上班)

zhihu.com/people/rt-lio

R:所以我不支持男性也休產假啊…本來男性就沒有必要休產假,陪產那幾天完全可以用年假解決。我只是認為女性的長產假是福利,不是義務。

zhihu.com/people/rt-lio

R:生理差異、制度和習慣,也都是需要企業作為成本一併考慮進去的啊,所以我覺得企業不保留崗位也未可厚非。還真是不希望自己的崗位被搶走,我認識的一個師姐從開始休假到生完孩子返回崗位正常工作不到兩個星期,而且這兩個星期拉下的工作她很快就不上來了。企業不會歧視這樣的女員工,相反這位師姐此後晉陞很快。

zhihu.com/people/eeeeee

S:所以企業不是這種歧視的唯一背鍋方。制度保障非常重要。您只看見了您師姐只休了不到兩個星期,說得輕輕鬆鬆。您知道這「不到兩個星期」的背後意味著什麼嗎?

zhihu.com/people/eeeeee

S:很多女人剛生完孩子兩個星期,傷口都還沒癒合好。產前不到兩周還上班,也非常危險。你不能以超過合理範圍的付出作為標準去要求所有人,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她產假休得那麼短,很可能意味著她的孩子受了比普通家庭而言來得多的委屈,因為在中國,丈夫並不被允許補上妻子在家庭中的缺位

在休產假這件事情上,男女應該有較為平等的義務——請記住,休產假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付出——再來談男女在勞動上的平等

zhihu.com/people/rt-lio

R:你這就是偷換概念了。女性懷孕生孩子再辛苦,企業得到利益了嗎?沒有,而且還損失了利益,那企業為什麼要為自己損失的利益埋單?

一直在強調「同工同酬」,既然因為生理差異沒法同工,憑什麼要求同酬?還是那句話,正視生理差異,正視勞動差異,所以正視薪酬差異。本身生理上就有差異怎麼可能完全平等?建立在差異上的平等就不是公平的。

回到女性生產犧牲大這個問題上。我是學生物的,根據理查德道金斯的理論,雌性動物因為生產對自身的損耗很大,所以在擇偶的時候就會選擇更加健壯或者地位更高的配偶——因為這樣可以保證物質資料的充足。雄性提供大部分物質資源和安全保障,雌性提供生殖資源,以達到一個相對平衡。所以應用到人類社會中女性在生產期間就需要配偶提供物質資源——男性多掙點,而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公平倆人一起休產假。

zhihu.com/people/eeeeee

S:噗。您又繞回去了。我從跟您討論這個問題的一開始時就說了,這不是同工同酬的問題,而是制度導致男女不能同工,所以企業選擇不給男女同酬的問題。

在這個問題中,男女同工同酬背後的個人成本卻不一樣。那麼就應該進一步溯源,給女性以相同成本同工的機會,而不是停留在同工同酬的層面上。

zhihu.com/people/rt-lio

R:我也一直在強調,這種差異不是制度導致的,最根本上是生理差異導致的。生理差異導致女性根本不可能以同樣的成本去完成和男性同樣的工作。現在制度上所做的一切(無論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是在照顧弱勢群體。這種照顧只能一定程度上彌補生理差異,而不能完全消除。如果忽視這種客觀存在的差異去強行平等,是不現實的。

zhihu.com/people/eeeeee

S:為什麼男人不可以休產假?為什麼男性天然有借口逃避家庭責任?男性多掙的錢就能落入女性手裡嗎?知乎的另一個問題下,認為女性太弱了導致男性出軌不會被譴責的答案,可是被點到老高贊去了呢。一邊逼著女性遠離職場,經濟能力變弱,另一邊又指責女性經濟能力太弱,活該被出軌,合適么?

道金斯的理論,不需要學過生物我也知道。動物還任由老弱病殘被自然淘汰呢。您是否也認為對老弱病殘的社會保障是錯誤的?何況動物當中,同樣有企鵝,海馬,有袋動物等雄性共同分擔撫養責任的動物呢。作為人類,您們就不能向好案例看齊么?!

zhihu.com/people/eeeeee

S:噗。女性懷孕生產必須要休產假,這個不假,確實是生理差異造成的。但生育後的頭幾年的產假,憑什麼就只能由女性來休?

zhihu.com/people/eeeeee

S:孩子出生後的頭三年,基本上都是需要有人全職照顧的呢。並且並沒有任何生理障礙,妨礙男性成為照顧者呢。相比於這三年的產假,生產前後的孕假真的有那麼難以平衡?

zhihu.com/people/rt-lio

R:首先我不認為女性經濟處於弱勢地位所以男性出軌就是應該的,我並沒有同時認同這兩種觀點。我個人認為在科技水平達到可以完全消除男女的性別差異造成的社會作用差異之前,男性對於自己的配偶在妊娠期間是有贍養義務的(比如立法在這期間男性的收入50%歸配偶我是支持的),但沒有必要讓男性也休產假。否則這部分成本誰出?企業嗎?社會福利嗎?中國這種體量的國家這不是一筆小數目。

還有,每個物種對於均攤生育成本的對策是不同的,這都是基於各自生存環境與物種差異做出的選擇,不能以人類的標準去衡量好或者不好。你所舉的物種都是在生產資料極大豐富且缺少天敵的情況,在自然界也不是主流,而且顯然靈長類極少採取這種對策。對於現階段的中國社會經濟現狀,明顯不適用。

zhihu.com/people/eeeeee

S:在您的想法中,女性仍然被剝奪了放棄主攻家庭,轉而主攻事業的權利。把「產假」的原因視作僅僅因為妊娠是您的失策。從生育過後的撫養責任而言,並沒有女性優於男性的道理。

我強烈懷疑您是否是學生物的。別的我都不說了,帝企鵝的生產資料可一點都不豐富,企鵝也並不缺少天敵。

共同撫育子女,夫妻自由決定生產力比較弱的那個人去撫育孩子,這可不是強行公平,這是特么的解放生產力。

zhihu.com/people/rt-lio

R:生產後的產假倒是應該男女平等…這個我也支持

zhihu.com/people/eeeeee

S:然而在中國的現狀遠非如此。如果生產後的產假時男女平等的話,那麼生產期的產假相比於產後產假而言,其實頗為不值一提。

如果能從社會觀念和制度上一併消除掉這種歧視,則並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支持女性應該更重家庭,男性應該更重事業的這種傾向。

zhihu.com/people/eeeeee

S:順帶一提我在(我老婆)生育前後我自己的觀感:德國這邊在制度上的保障更好,但企業方面的行為反而不如國內。國內的背奶族(如果不知道的話,可以自己查一下是什麼意思)很流行,很多公司里都有專門的母乳室。德國這裡,母乳室反而相當少見。

很有趣的一個事實是,歐洲在性別歧視的態度上甚至要比國內還糟糕。我認為這是老毛時代大力推行性別平等的一個好處。同時我也認為這是這幾年,社會總體風氣上,男性極權抬頭的重要原因。

即使老百姓口頭上再怎麼鄙視政府(實際上也就只有極少部分精英階層這樣而已),國家仍然是最強大的宣傳機器,其輿論導向非常大地影響了其國內民間的輿論導向。

zhihu.com/people/eeeeee

S:關於這段男女職場的討論,我想抽出來單獨發一篇,不知您是否許可。

zhihu.com/people/rt-lio

R:好的好的,雖然觀點有差異,但很欣賞您的語言,這才是討論問題的態度,有理有據。

zhihu.com/people/eeeeee

S:謝謝!


推薦閱讀:

哦嚯~ 近兩成女性選擇主動單身 男人們要打光棍嘍!
這就是我為什麼討厭田園女權
這個男女隨機轉換的世界,是厄休拉·勒古恩的思想實驗
工業區里的階級與性別(二):一個汽車配件工程師眼裡的世界
英雄與娼妓:性侵/「Easy Girl」之辯證法

TAG:女性主義 | 職場 | 歧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