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掉太平天國的湘軍是怎麼煉成的?

太平天國縱橫中國南方十餘年,清朝正規軍綠營、八旗兵早已衰朽,清廷不得不依靠各省士紳組織的團練勇營來鎮壓。曾國藩創立領導的湘軍與太平軍交戰多年,雖有不少敗績,但整體上愈戰愈強,是撲滅太平天國最主要的軍事力量。

太平軍

為何以文人和農民組成煉就的湘軍擁有強勁戰鬥力,能力挽狂瀾於既倒,職業軍人八旗和綠營卻不堪一擊?

其實,八旗和綠營兵戰鬥力下降在康乾盛世就已出現。

八旗和綠營兵衰敗

八旗兵實際上有二十四旗,包括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八旗兵一般能騎善射,勇於徵戰,是清朝取代明朝、統一中國的中流砥柱。滿人入關以後,八旗兵因參與「開國」有功,享有特殊地位,世代食祿或者接受照顧。

歷史上多數中原王朝進入太平盛世後,由於戰事減少、崇文抑武、制度安排等因素,軍隊戰鬥力下降幾乎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即便有著尚武傳統、彪悍民風的蒙古人、滿洲女真人也不例外。而且不同於漢人王朝的一般軍人,清朝八旗兵坐享特權卻又無所事事,於是武備鬆弛、享樂墮落 ,尚武精神消退,軍官階層更是貪污腐敗盛行。

康熙鎮壓三藩之亂時,八旗兵戰鬥力不足已現端倪。乾隆時代,八旗兵素質下滑更為嚴重。乾隆檢閱軍隊時,竟有「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的可笑場面。1755-59年鎮壓新疆叛亂是以八旗兵為主力的最後一次戰役,此後八旗兵更多地作為征服者的一種標記繼續存在著,他們已從驍勇善戰之士墮落為社會寄生蟲。

乾隆檢閱八旗軍

早期八旗兵雖精銳,但數量太少,很難控制人口龐大、幅員遼闊的中國,為此清朝組建了以漢人為主的綠營兵。起初綠營兵只是在清兵佔領區協助維持秩序。由於旗兵戰鬥力下滑,清朝遂倚重綠營兵,康熙平定吳三桂就是憑藉漢人綠營部隊。

滿清為防範武將擁兵作亂,將綠營部隊以小單位、廣泛分散地部署,並採取兵將分離,戰時臨時組合的統馭方針。作為名義正規軍的綠營兵平時相當於一只大型警備隊伍,主要職責是維持地方治安,還要承擔解運金銀,糧草和囚犯等任務。遭遇大規模內亂和外族入侵,綠營兵很難迅速動員、集中力量投入戰爭

十八世紀中後期,綠營兵也逐漸像八旗兵一樣紀律鬆懈、戰鬥力低下 。除了上述提到的一般原因外,綠營兵的衰敗還因差役過重和軍餉過低,本文重點分析後者。

綠營兵

綠營兵的每月餉銀為騎兵二兩,戰兵一兩五錢,守兵一兩,這在清初尚可維持生活,但到了道光、咸豐年問,由於物價上漲,已不能維繫五口之家的食用。綠營兵不得不靠兼職維持生計,比如小販,工匠,甚至當強盜、聚開賭場。曾國藩在1851年奏稱,滿漢士兵都與土匪勾結,並吸食鴉片,嗜好賭博。墮落至此的軍隊能有多少戰鬥力就可想而知了。

一有戰事,無論是旗兵還是綠營兵,「其能知紀律、陷陣衝鋒者,寥寥無幾,勢不得不募民充勇,以供調撥」。

鄉勇崛起

八旗綠營難堪重用,清官府不得不招募啟用地方鄉勇,甚至民間自發武裝起來保衛家鄉。清朝鄉勇最早見於雍正年間,1730年雲貴總督鄂爾泰奉命鎮壓西南烏蒙土司的叛亂,「調官兵萬餘人,鄉兵半之」,這開創了鄉勇參預戰事之先河。

此後,清朝鎮壓偏遠地區的叛亂,往往動用鄉兵。除了正規軍戰鬥力低下,還由於分散駐紮的性質,調集綠營和八旗耗時、勞民傷財,更何況正規軍遠道而來,人生地不熟,也容易水土不服。邊境土著鄉兵適應當地環境,熟悉地形關隘,他們參戰為維護自身利益能「竭力致死」,戰鬥力往往高於綠營八旗。

乾隆年的台灣之役,平定小金川土司叛亂,鄉兵都是清軍基本力量之一。到了乾隆末年、嘉慶年間,鄉勇更不可或缺。1795年爆發的白蓮教大起義,波及川、楚、陝、豫、甘等省。清廷在急調正規軍同時,號令各地興辦團練鄉勇助戰。據統計,四川一省在嘉慶元年、二年,應募鄉勇多達三十餘萬。湖北和陝西等地的鄉勇也千百為群、為數甚眾。

本是橫行鄉里的浪蕩子弟羅思舉與本族生員一道,聚集族黨鄉兵,據險出奇、以少破眾,多次攻下義軍的營寨,成為清朝鎮壓白蓮教的得力幹將,官至湖北提督。另外兩個率領鄉兵剿寇有功的是桂涵(與羅思舉類似的人物)和四川南充知縣劉清,分別升至四川提督和四川按察使。

鄉兵作用最突出的戰事,是嘉慶年間傅鼐數次平定西南苗亂。傅鼐與苗人大小百戰,幾乎不用官兵, 僅用數千鄉勇。白蓮教起義和西南苗疆之亂後,鄉勇能力為世人矚目,清朝各省督撫也多用傅鼐練鄉兵之法練官兵。

平苗名將傅鼐

鄉勇屢立戰功,但始終是一種臨時性的武裝組織,而非清朝的「經制兵」,基本是隨戰事募集,戰事結束,立即裁撤解散。白蓮教起義被撲滅後,由大量遊民和流民組成的鄉勇就面臨這樣的命運,他們無田可歸,也不甘重新陷入饑寒困境,為爭取較多遣散費,不惜刀劍相逼, 甚至和起義軍余部聯合反對官兵。

總體來說,鄉勇成分來源複雜,既有地方士紳生員召集起來的強宗大族子弟和同一地域的鄉民,也有無田無地的流民、遊民,甚至流氓無賴。前者因其血緣和地域聯繫緊密而有較強的凝聚力,甚至能建立起一套依託於宗法關係的層層隸屬、兵將相依的軍事組織,這種鄉勇團練的組織原則,被太平天國時期舉辦團練的士紳繼承下來並有所發展。

湘軍戰鬥力為何遠勝綠營兵?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在廣西爆發後,湖南湘鄉知縣朱孫詒防患於未然,積極籠絡地方士紳人才,招募組織鄉兵團練。朱孫詒將鄉勇分成左中右三營,每營360人,並由專人負責糧草和兵器等事物。湘鄉團練主持者重視思想教訓,朱孫詒和骨幹王鑫尤其注重灌輸「忠義」觀念,這一點後來被曾國藩吸取。

1853年曾國藩正式創辦湘軍時,就是以朱孫詒的湘鄉團練鄉勇為基礎。湘鄉團練里的骨幹王鑫、羅澤南、李續賓、續宜兄弟、劉蓉(這些人本是讀書人)等先後成為獨當一面的湘軍將領。《清史稿》里說,「朱孫詒提倡團練、振興人材,實為湘軍肇基」。然也。

曾國藩

湘軍戰鬥力之所以遠比綠營兵強大,與湘軍的組織招募、軍餉政策等制度有莫大關係,本文主要從陸軍角度考察。

遇有戰事,臨時跨多省調集的綠營軍隊「將與將不相習,兵與兵不相知,勝則相妨,敗不相救」,而且綠營兵是世襲制,軍隊內老少皆有,素質參差不齊,這樣的軍隊將領不能指揮自如,凝聚力差,沒有戰鬥力。

曾國藩則施行「將必親選、兵必自募」 的原則:統領由曾國藩親自把關、嚴格挑選,統領挑選下一級的營官,以此類推,直到最基層士兵, 這樣湘軍從下到上都服從招募挑選之人,層層統屬,下級對上級負責,全軍將領只知服從曾國藩一人。實際操作中,曾國藩會從同鄉、師生、友朋、姻親、同學中挑選將領及幕僚,他手下將領同樣如此,湘軍就成為一個依附性強、有凝聚力、指揮統一得力的私人軍事集團

湘軍募兵的標準參照了前朝名將戚繼光的原則。只選擇技藝嫻熟、年輕力壯、樸實土氣的農民,油頭滑面、有市井氣者、有衙門氣者,概不收用。這祥的士兵作戰勇敢、服從命令,「在營則恪守營規,臨陣則凜凜號令」。

湘軍火槍隊

前面提到,綠營兵戰鬥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軍餉過低,要靠其他職業養家,因此訓練嚴重不足。曾國藩實行「厚餉養兵」政策。湘軍正勇4.2 兩,伙勇3.3 兩,長夫3兩,綠營兵餉銀比湘軍長夫伙勇還少,只有湘軍正勇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湘軍營官待遇更是綠營軍官不能企及。一個營官的收入包括月餉、「廉將銀」和戰功賞銀,月收入不下一千兩,直隸省綠營營官的平均月銀最多也不過六十多兩。

厚餉政策解決了湘軍士兵養家糊口、贍養父母所需,令他們無後顧之憂,能心無旁騖地投入訓練和戰爭。豐厚的薪餉,也吸引了大量貧苦鄉民和不得志書生。湘軍募兵往往一呼萬人立就,湘省應徵出境從軍者「水陸不下十數萬之多」。踴躍參軍的湖南子弟,是多年作戰死傷不斷的湘軍用之不竭的兵源

不過,以利益驅動將士是把雙刃劍。首先,助長湘軍形成以積聚財富、陞官晉爵為參軍目的的心態,一旦達到目的,就不願再過艱苦危險的軍旅生活,急於脫離湘軍。為此,曾國藩不得不經常回湖南另募新勇。對太平天國的後期作戰中,湘軍軍官剋扣士兵薪餉的事件層出不窮,官兵關係緊張。普通士兵為斂財,大肆進行劫掠。所有這些都導致湘軍凝聚力下降,軍紀渙散,戰鬥力削弱。

其次,厚餉養廉也給湘軍造成了嚴重的財務負擔。湘軍建軍初期只有一萬五千人,據曾國藩自己所說,一年開銷約六十萬兩白銀。後來湘軍擴充至十多萬人,費用就是天文數字了。

湘軍不是清朝的經制軍,加上晚清政府財政入不敷出,湘軍開銷主要靠曾國藩與其幕僚籌集。到與太平天國戰爭後期,湘軍軍費籌集困難,拖欠軍餉時有發生,甚至導致嘩變。進攻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的關鍵時刻,曾國藩之弟曾國荃所部一營還出現了勇兵索要薪餉的事件。

總體而言,湘軍軍制是曾國藩在團練鄉勇基礎上,針對清軍缺陷制定實施的,其實用性、針對性強,合乎時宜,是湘軍戰鬥力較高、最終撲滅太平天國的制度保障。

湘軍的影響

湘軍的成功對晚清軍事體制、政治博弈,乃至歷史走向都有深遠的影響。

曾國藩將湘軍軍制廣為刊刻,湘軍營制、營規在東南各省傳遍,地方勇營皆以其為榜樣、紛紛效法。太平天國戰爭之後,清政府意識到無法解決綠營戰鬥力疲弱的問題,遂改組軍隊。構成晚清國防主體的「練軍」和「防軍」,前者採用了湘軍和李鴻章淮軍的體制,由綠營中的精銳組成,而防軍則是在鎮壓太平軍和捻軍之後保留下來的各地勇營。傳統綠營兵則屢遭裁汰。

李鴻章

綠營士兵與將領沒有私人關係,即「兵將不私」。湘軍、淮軍等都是隸屬關係極強的「兵歸將有」,效法湘軍淮軍的各省勇營也都效忠於其招募者(士紳將領),而不像綠營兵那樣隸屬於兵部、受控於朝廷。這種將領絕對控制軍隊的體制一直延續清末,兵員、糧餉也像太平天國時期一樣由地方自行解決,地方軍政大權被督撫一手把持。到了清末,各行省擁有事實上「半獨立」的地位

稱帝未遂的袁世凱死後,衰弱殘存的中央權威頓時瓦解,軍閥割據勢成。尋根溯源,正是湘軍的體製為中國近代軍閥的出現準備了組織模式。

更多歷史和軍事好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冷熱軍事史」


推薦閱讀:

歷史人物年齡的錯位印象

TAG:曾國藩 | 太平天國 | 八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