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區的人口流動淺論

三個中國下的江南系列(2)

一、引子:江南的交通要衝位置

江南地區位於北中國和兩個南中國的地理交匯點。就人口流動角度來說,在古典的水路時代,通過運河、長江勾連北中國和第一個南中國;進入近代後,鐵路和江海取代了內河,去往北中國的形式從京杭運河轉向津浦鐵路;並通過海洋連接北中國和第二個南中國;今天,鐵路(高鐵)以及其次的高速公路再度成為人口流動的主要交通工具,京滬、滬昆兩條鐵路構成對北中國和第一個南中國的勾連,並通過「浙贛—京廣」的聯絡線實現對第二個南中國的珠三角地區的連接。

二、流入——南北中國人口大匯聚

江南地區自古以來,便是外來人口的重點匯入地區。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經濟發展,這種趨勢得到空前加強。在今天的中國版圖上,除了部分內陸人口向省會遷移,大部分人口均向東部沿海聚集,除此之外的絕大部分地區,人口均處於凈流出狀態。人口凈流入的東部沿海地區,基本連綿在西至大連,南至深圳的東部海岸線上,大致包括渤海灣(遼東—京畿—膠東)、長三角、海西(閩南)、珠三角四大部分,其中京畿、長三角、珠三角又尤為突出;而在這三個地區之中,屬於江南地區的長三角,則又是重中之重,它處於東部海岸線的中央,面積、體量均為最大,吸納的人口也最多。

那麼,江南地區的外來人口,主要是哪些人呢?我們需要首先分析一下江南地區的地理結構。

江南地區的核心地區是滬寧杭地區,即傳統意義上的蘇南浙北上海地區,北至長江,西至南京,南至寧紹平原南端,大致上以上海、南京、杭州為節點進行包絡;核心地區之外,是所謂基本區,即長江下游地區,這裡北至淮河,西至長江下游起點,南至浙江省界,東至東海,大致上以淮安、九江、溫州和上海為節點進行包絡;基本區之外,是輻射區,北至黃河,西至華北平原西端及武漢一線,南至贛州以北,閩江一線,大致上以濟南、鄭州—武漢、撫州—福州為節點進行包絡。

江南地區的外來人口,便有大部分來自輻射區;江南核心區的外來人口,還來源於基本區。從省份角度來看,基本區包含了蘇北南部、皖南、皖中、浙西、浙南等地,輻射區則包含了蘇北、安徽、豫東南、魯西南、鄂東、贛北、閩北等幾大地區。從方言角度來看,基本盤包含了淮語、徽語、吳語三種語言,輻射區則還加入了閩語、贛語、中原官話等。在這幾大區域之間,位於蘇魯豫皖交界的淮海地區,豫鄂皖交界的大別山區,是江南地區外來人口輸入較為集中的地區。

輻射區之外,因為滬昆鐵路大動脈的影響,西南的鄂渝川交界地區、雲貴川交界地區,又成為兩個重要的外來人口輸入地區,可稱它們為「飛地區」。其中雲貴川交界地區的人口輸入,甚至可能比肩淮海地區。

從三個中國的角度看,這些地區分別覆蓋了北中國和第一個南中國的主體地區,但並沒有延伸至全部。在北中國的北部,即黃河一線以北,其為北方的京畿地區所佔據;而在南中國的中部,即兩湖為主體所在的長江中游地區,其又為南方的珠三角地區所吸引;至於第二個南中國,即東南沿海地區,它內部則均勻的向海岸移動,或者更多的去往珠三角,沒有發生顯著的向江南地區的流動。

由於江南地區的外來人口覆蓋了南北兩個中國的主體地區,因此江南地區的外來人口,呈現出南北交匯,互相融合的特點,而因為地理因素的影響,江南地區北部又以京滬線(滬寧—其他)為主軸,吸納更多北中國的人口;江南地區南部則以滬昆線(滬杭—浙贛—其他)為主軸,吸納更多南中國的人口。

值得指出的是,江南地區的外來人口中,既包含大部分的教育背景較弱的進城務工人群,也包括少部分的高校畢業生,後者人口較少,但是其來源分布,和整體的外來人口結構,並不完全一致。基於地方教育水平差異和地理距離等影響,大體來說,除了江浙二省的蘇北、浙西南地區等會留在本省或者去往上海,江西(贛北為主)、安徽依然強烈趨向於去往江南地區,江西、安徽籍學生依然是其中的主體,除此之外,魯西南也很突出,山東籍學生也是重要一極。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區,華北(河北、山西、天津、陝西)、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諸省均為北京所吸引,兩湖、福建均為珠三角所吸引,四川則為成都所吸引。其他的西南、西北地區,教育水平均相對較落後,存在感不強。

江南地區的外來人口深刻改變了本地的人口結構,也對當地社會產生了兩個重要影響。一是許多外來人口扮演了城市下層階層的角色,承擔了大部分艱苦、低薪工種;二是彌補了本地人口因低生育率而形成的老齡化問題,改善了人口的年齡結構。

三、流出——內部遷移、首都與海外

相對於外來人口來源的五湖四海,江南地區本地人口的流動則多在內部進行。整體來說,「村—鎮—縣(普通地市)—省會—上海」是一條基本的流動鏈條。這一鏈條中,各級的能級劃分較為合理,如上海作為超一線城市以下,是南京、杭州兩個強二線省會城市,其下又有寧波、蘇州等介於二線與三線間的城市,其下是江南地區其他三線地級市和地市以下的強縣;同時,各級的流動均較為平緩,每個環節均有適量人口流入,不存在在某一環節高度富集的畸高現象。

內部流動之外,有兩個主要的向外遷徙方向,一是北上至首都北京發展,二是東去海外移民(香港、澳洲、加拿大、美國等),這兩個遷徙方向人數較少,可以視為內部流動鏈條之外的最後一個環節,即「上海——北京、海外」。如果說北上北京是隨同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一起,聚往國家的政治中心,那麼東去海外則是沿襲了第二個南中國,即東南沿海的僑民傳統,再次體現了江南作為南北中國交匯點的交通要衝特性。值得指出的是,隨同近代東南沿海的崛起及之後的一系列政治變化,江南地區至今也是趨於南傾的。相對於古典時代,江南地區北上北京的人數更少,而去往海外的人口數量大大增加了。

相對於外來人口中的多數來到江南地區,是作為務工人員,出於擺脫貧窮、謀求生存的目的,江南地區的本地人口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流動,多為基於更好的生活意願,尤其是在外部流動環節中,均為本地較好教育背景或者家庭條件人群的高階次選擇。江南地區不存在北中國人口聚往北京打工的現象,也不存在東南沿海的南中國人口去往海外或者中國其他地區經商和打工(即海外所謂的華工、僑商)的情況,去往北京多基於在政治、文化等特定行業發展的目的,而去往海外則多基於單純移民定居訴求。

推薦閱讀:

海灘上的「垃圾」有些人撿到寶貝一夜暴富,有些卻讓人心酸
百萬富翁為何也在排隊搶房?所謂何事?
百無一用工科生
人的潛力極限到底有沒有?
自由的阿甘 2017 年 01 月 31 日的文章

TAG:江南江東文化地理概念 | 移民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