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學導向|經營學研究的新寵兒?
經營學研究導向第二期又來啦,對於赴日考學人數最多的一個學科方向。同學們是否已經找到了一個合適自己並且有一定研究價值的課題?這次繼續由TUTOR X為大家介紹下經營學研究中的另一個研究趨勢。
雙元創新(Ambidextrous Innovation)
- 組織行為學/戰略管理的經典與新寵兒 -
主題:組織行為學,戰略論
關鍵詞:創新,產品,流程,銷售額增長
重點介紹文獻:He and Wong(2004)的實證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何種創新思路會增加企業的收益。目的是幫助大家理清關於創新這個主題的其中一條研究主線,然後介紹幾個筆者認為比較關鍵的學術研究成果。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這篇文章不是講述如何創新,這是how to的技術論,筆者將會藉以後MBA專題來討論。
關於創新這個一直被實務和學術研究領域反覆提到的詞,在1991年被組織行為學的大牛J. G. March的一篇論文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在這篇論文之前,學術界(當然,實務界也是)對於「創新」,形成的共識是這樣的:由於資源和種種條件的限制,企業可以選擇在完全陌生的新市場進行探索式(explorative)的創新(比如研發一種新型技術),或者就在原來擅長的領域進行不斷的改良來實現挖掘式(exploitative)的創新(比如提升現有產品的質量水平)。兩者猶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當然,還有其他的創新分類,比如結構式創新,我們將在以後單獨討論,畢竟創新這個話題非常的廣泛。
這個共識也許現在來看並不那麼令人信服,但是請大家考慮時代背景,這個共識的前提是1990年代之前,全球化的競爭並沒有那麼激烈,類似印度和中國這樣的新興國家的崛起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也剛剛只有一個萌芽,企業的持續競爭力其實做好兩者中的一個,就可以維持並且提升。
打個也許不妥當的比方,大家可以想像一下,1990年之前,你如果去深圳批發一大堆外國牛仔褲跑到上海路邊擺個地攤,牛仔褲的銷量會非常好,跑腿勤快,也許很快可以成為當時的萬元戶,這時候你不需要進行新領域的探索,只要考慮怎麼改善你的路費成本就行。
但是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務需求上,在1990年代以後,大家都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企業既要做好現有產品的改良,但是為了避免現有產品的快速淘汰,又要不斷進行新領域的探索,讓企業的將來更加具有彈性,這種思路到底對不對?
這時候,開頭提到的March(1991)這篇論文,首先在理論上討論了探索和挖掘這兩種創新,他指出這兩者(探索式的創新與挖掘式的創新)並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可以取得一個平衡。也就是說,探索式和挖掘式這兩種創新戰略,好比人的兩隻手,只存在哪個手用的更擅長更靈巧一點,而沒有必要因為一隻手用的習慣而去砍掉另一個手,只是一個平衡的問題。
受到March(1991)的理論影響,Tushman和O』Reilly(1996)把這種平衡稱為Ambidexterity,這個詞不太常見,其實是形容外科手術醫生兩個手都很靈巧,這樣一個概念還是非常形象和經典的。
創新上的Ambidexterity有多種中文翻譯,目前的中文翻譯中並沒有一個固定說法,這些翻譯中,筆者認為「雙元創新」還是比較妥當的。
順便提一下,日語表達為「両利き経営」,其中,探索的日語依然是「探索(たんさく)」,挖掘式創新在日語里用「深化(しんか)」來表達(入山,2012),這些翻譯目前已經被日本的管理學者甚至是會計學者所接受和使用。筆者認為日語的這個翻譯更勝中文一籌,因為雙元創新理論不但關注創新本身,還包絡了業務流程的管理,用經營或者管理來表達更加貼切。
即便是有零散的案例分析來討論和觀察雙元創新的可能性和特徵,雙元創新在2000年之前並沒有得到廣泛的關注。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知識創造理論和組織能力概念更加受寵,加之雙元創新更像一個普遍價值觀,在實證層面很難進行概念上的測量。
這個僵局直到2000年初,由He和Wong這兩位亞洲學者的一篇基於問卷調查的實證分析(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才得以打開。
他們的基本思路是這樣的:
如果March(1991),以及Tushman和O』Reilly(1996)的主張和推論,還有大部分實務家的經驗是正確的話,那麼探索式和挖掘式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兩者的程度也許有不同而已。
因此,這兩種創新都是可以測量的,並且有必要測量,他們設計開發了一共8個量表問題來著重測量企業的創新戰略,然後通過因子分析成功抽出了兩種創新是可以分別由4個量表問題構成。
4. 為了討論這個問題,他們對於探索和挖掘式創新的「同時存在」考慮了兩種模式,
於是,他們使用b中抽出的兩種戰略的因子得分,對於(1),用兩者相乘來代表兩種創新的雙元程度:兩者相輔相成,相乘得到的數值越大,雙元程度越高,對於(2),用兩者相減取其絕對值來代表兩種創新的平衡差,注意,這個絕對值越大,代表越偏向某種戰略,絕對值越小,代表雙元程度越高但是未必兩者都被重視。
5.他們的分析結果和推論:探索式創新增強產品創新,挖掘式創新可以同時增加產品創新和流程創新,而產品創新和流程創新都促進了銷售額的增長。(1)的兩者相乘的數值越大,直接增加銷售額的增長,而(2)的兩者相減的絕對值越大,會直接減少銷售額的增長。
由此可以推論:兩個創新戰略分別對於持續競爭力都有影響,與此同時,兩種創新形成的雙元創新也對於財務業績的持續增長具有促進作用。反之,只注重一種戰略而忽視另一種,也許對於銷售額的增長是不利的。
筆者引用他們的分析結果圖表來總結以上內容。
He和Wong(2004)這次研究,在學術上的貢獻是比較成功地測量了「雙元」這個概念,並且觀測到了雙元對於創新業績和財務業績的影響。作為實證了March(1991)以及Tushman和O』Reilly(1996)的理論,可以說是一篇先驅式的重要論文,它使得全世界的學者都可以對於這個看似寬泛的概念進行科學測定,無疑讓雙元創新成為了組織行為學和戰略管理領域的新寵兒。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實務家更關心如何進行He和Wong(2004)的問卷量表中提到的這兩種創新,比如 「Extend product range」 有什麼樣的管理技術。MBA課程更關心這樣實際的「如何做」的課題。
He和Wong的論文發表以來,已經過了12年個年頭,這12年中,不僅是組織行為學還是戰略管理的研究對於雙元創新有了新進展,He和Wong的測量方法和基本分析思路也影響著包括市場營銷以及管理會計這樣的領域。
無論是實務領域的關心課題,還是新的學術進展,都歡迎各位朋友來有間學堂,和Tutor X進行更加有趣和具有深度的討論。
引用文獻
[1] He, Z., and Wong, P. 2004. 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 Organization Science, 15(4), pp. 481-494.
[2] March, J. G. 1991.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rganization Science, 2, pp. 71-87.
[3] Tushman, M. L., and O』Reilly, C. 1996.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s: Managing evolutionary and revolutionary chang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8, pp.8–30.
[4] 入山章栄(2012)『世界の経営學者はいま何を考えているのか:知られざるビジネスの知のフロンティア』英治出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