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加法」,讓你找回純粹的自己

最後放手的,是深信不疑的自己

隨著年紀漸長,我們會越來越覺得「自我」是個非常絕對的概念。對於「性格是無法改變的」、「性情也是先天註定的」等等的說法,我們過去曾經深信不疑。如果有人對我們說「改變自己」、「拋棄自我」這樣的話,會讓我們覺得之前的人生歸零,有一種無情否認的恐懼感。就這樣,我們長時間將自己困在理所當然的「自我」之中。

我們是被人關進去的嗎?

不,真相是,我們一直是作繭自縛。

我們經常說一些「無法改變生活方式」或者「這是我的原則」之類的話,與此同時也關閉了自己的人生之窗。這樣的自我將自己封閉在家中,囤積一堆亂七八糟的物品,建造自己的樓閣,這樣的行為就是可悲的根源。

所以,我們要掙脫束縛,離開「自我」這個牢籠。

自己是自己命運的掌控者

我們經常會說「我就是這樣的人」這種話,也有些人想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子,或是已經厭倦尋找自我,感到迷茫。

我們也許就是一直在「我就是這樣的人」和「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樣子」之間搖擺不定。

從根本上來說,我們為什麼會對「自我」產生迷惑呢?這是因為,我們不明白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如果很早就對自己有了清晰的認識,就會想宣布「我是這個樣子的」,否則就像房子沒有地基一樣,會感到強烈的不安。

「自我」這個東西一直處於變化之中,並沒有固定的形態。如果想找到自我,只能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尋找。作為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親的自己,在某些關係中是領導者,但是在某些團體中卻是普通成員。

每當對「我是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陷入深思時,總會覺得想破腦袋也無法得出什麼明確的結論。但是,如果「自我」本來就沒有什麼實際形態的話,那麼也就不用進行這樣的思考了吧。這樣就能夠長嘆一口氣,安下心來了。

自己其實並不像自己深信不疑的那樣,因為「自我」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

學會愛上自己

有時我們會固守「我就是這個樣子」,甚至覺得如果自己不是這個樣子,那就不是自己了,並對此深信不疑。

為什麼她們會有這種固執的想法呢?如果一直堅守這樣的想法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刻板的自我感覺,並被這種感覺束縛,然後對這樣的自我加以限制,產生「只能這樣或者不能這樣」等的想法。

現在,我們應該已經明白自己的可悲之處了,那麼請對過去的自己輕輕地說一句「辛苦了」,然後做一個告別。之後,愛惜自己的情感就會慢慢回到自己身上。

所謂可悲女人,就是無法喜歡上自己的女人。因為無法得到愛,就希望用物質來彌補,喜歡抱團或者依賴家庭,並且長久以來一直處於這樣的狀態。

只有愛上自己,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立、自由和自在。不為他人所動,堅持以自己為軸心絕不動搖。

在過去的延長線上發現嶄新的自己

告別過去的自己,從種種限制中解放出來。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嶄新的自己就誕生了。

即使被人說可悲、自欺欺人、被加以種種限制,還有很多狹隘的地方,即使是這樣糟糕的自己,我們也沒必要完全否定,將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

我們也許會感到自己有種種可悲之處,覺得鬱悶、痛苦,覺得活下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就算自己有種種不如意的地方,這個自己也是可愛的,我們不要否定這樣的自己。

在過去的自己的延長線上發現嶄新的自己,這就是嶄新的價值觀和人生的開始。

無論是誰都會經歷歲月蹉跎,慢慢走向衰老。無論是誰都會懷抱各種各樣的理想,卻必須承認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夠成為現實。

但是這不是很好嗎?

和順其自然相悖的,是求而不得。求而不得容易導致執念,帶來拘泥和依賴,這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積壓」。

所以,我們要扭轉這樣的惡性循環。告別拘泥,從依賴中解放出來,遠離執念。這樣,我們才能夠捨去求而不得,離開可悲的狀態。

這樣的自己就不再需要賣力演出或是固執己見,能夠自然而然地調整自己的狀態。

物品與自我、與人之間的適當距離

在感到不足的時候,我們總會拚命地增加東西,希望通過做加法來解決問題。

可是,無論怎麼增加,就算物品已經多到快要溢出來的地步,我們也很難從不足所帶來的不安中解脫出來。越是不足就越想得到滿足,然後就越覺得不滿足。

重新審視自己與身邊所有事物的關係,漸漸遠離「加法」,就是改變自己的思路。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會有各種各樣的變化。自己本身在變化,需要的物品自然也在不斷變化著。拒絕改變,就會帶來可悲,總是糾纏於不自然的東西,就會感到痛苦不堪。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自己的真實感受是什麼,以及心理狀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要捫心自問,並且做出誠實的回答,而主軸必須是我們自己。

不斷重複地問自己,選擇對於現在的自己來說必要的、合適的、讓自己覺得舒適的物品和地方。我所提倡的斷舍離的最重要的意義也正是在於此。

要成為坦率優秀的女人,就要掌握斷舍離這個做減法的理念。

偏見和狹隘會讓人陷入束縛,眼界變低,視野變得狹窄。家裡囤積了很多不需要的東西,然而自己卻無法察覺周圍的混亂,也無法察覺到自己莫名其妙的思維定式。

只有慢慢摒棄局限和定式,周圍才能變得井然有序,視野才能漸漸開闊起來,達到登上高峰、遠眺風景的境界。

從自我束縛的枷鎖中掙脫出來,脫離思維定式,擺脫不安和恐懼,才能有像空中飛翔的鳥兒一樣的視點。

能捨棄束縛和局限,才會變得堅定。既能從微觀入手仔細觀察事物,又能從宏觀上整體把握事物,因時因地自由變換看待事物的切入點。

自由享受人生這一旅程

讓我們將人生比作旅行。

有的人會想,現在已經是旅行後半段了,還能變換旅行方式嗎?雖說有這樣的疑慮,可有的時候,做出改變會讓你看到別樣的風景。

時而坐著飛機翱翔在空中,時而乘上火車悠閑地看著窗外的風景,時而興之所至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土地……就這樣自由自在地享受人生。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我所說的旅行方式指的就是我們的想法。

那麼就讓我們出發吧,用你傾心的旅行方式來一次通向純粹強大人生的旅程!

斷舍離創始人山下英子寫給女性的生活方式指南 《斷舍離,讓女人找回純粹的自己》

著 者:[日]山下英子 譯 者:陳璇璇 出 版 社: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weixin.qq.com/r/PEOWjvj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致熟悉又陌生的我(2):資產清零後,我該怎麼做!
讀書|從收拾寫字桌開始實踐斷舍離
人生是一場洒脫的修行——《斷舍離》
斷舍離見自我(原創)
斷舍離式的整理收納記錄(持續更新中)

TAG:斷舍離 | 女人生活 | 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