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你究竟都買了什麼?

一份理財產品(如果客戶不主動提前贖回)的預期回報和虧損一般來自兩部分:發行人的信用風險和掛鉤標的物的市場風險。

信用風險理解起來其實很簡單。你把錢給了產品發行人,如果發行人違約或者破產不把本金還給你,這就是發行人的信用風險。以此類推,越爛的發行人就應該給你越高的預期回報。這份來自發行人信用的預期回報我們稱為資金成本(Funding Cost也就是發行人向大眾融資的成本)。

有時候理財產品發行人為了增加產品的吸引力,或者掩蓋其資金成本,會在理財產品上增加一個市場風險部分。一般市面上所謂的保本理財產品是指發行人把資金成本部分以一個期權的形式支付給投資人。注意,這裡的保本是指最大的市場風險不超過資金成本部分,投資人依然承受信用風險。同理,非保本理財產品是指市場風險有可能會超過資金成本部分,在最壞的情況下,客戶不但失去理財收益還會失去本金。

怎樣判斷一個理財產品究竟有多少風險呢?很簡單,只要你的預期最高回報超過了市場提供的無風險利率,你就承受了額外的風險(這個額外風險部分我們稱為Risk Premium風險溢價)。這個額外的風險即可能來自信用風險,也可能來自市場風險。在國內,可以拿相對應期限的國債收益率作為無風險利率。舉例來說,如果你購買的一年期理財產品最高收益是5%而同一年期國債收益率是3%,你的額外2%回報則來自額外的信用風險或者市場風險。

市場上的理財產品一般都沒有太好的流動性,如果要賣或者提前贖回,都會損失。這個也不難理解,就和在銀行存定存的道理一樣。

此外,理財產品的發行人並不都是銀行,有時候非銀行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是通過銀行作為銷售渠道的。所以投資人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往往不見得會購買了該銀行的產品而是買了其他發行人的產品,這點投資人要注意的。

最後一點補充,我們國家由於利率非市場化的緣故,偶爾能看到銀行發行類似「假日贏」的周末理財,提供極高的回報。這部分回報可能是由於銀行為了應付央行年中或者年末資金大考,而不得不臨時提高自己的自己成本。這部分額外回報未必都來自於市場風險,在筆者看來是很值得投資的機會。當然,這類產品由於遊離於央行監管的灰色地帶,不少銀行在具體操作上會不規範,有些銀行甚至要求客戶現金支付給第三方,這就增加了客戶的操作風險,給某些銀行職員騙取客戶的資金帶來了機會。

推薦閱讀:

TAG:理財產品 | 銀行理財產品 | 個人理財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