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為什麼喜歡給自己貼標籤?

直男、吃貨、路痴、女漢紙、女神、暖男、萌妹子、雙商感人……

你是否經常見到這些標籤?

給自己貼標籤,是一種自我的印象管理,類似於自我推銷。互聯網時代,社交系統變得龐大複雜,為了能夠快速的獲得關注,貼標籤這種行為就變得更加常見。

我們為什麼喜歡給自己貼標籤?

標籤最原始的功能,能夠快速找到歸屬,融入特定的群體。

給自己貼標籤,源於自身的孤獨感。

在剛進入大學的時候,都會去參加老鄉會,這時家鄉就成為最顯著的標籤。再後來,參加各種社團的時候,選擇話劇社還是文學社成為一種隱藏的貼標籤行為。

誰讓人類既是害怕孤獨的動物,又是追求存在感的精靈。當滿足於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相當於解決了溫飽問題,就要開始脫離群體,突出自我。

在人生中不斷的重複著「融入群體——脫離群體」的循環中,標籤就是一把最好的工具。

不要隨意給自己貼標籤!

1.

當給自己貼上了一個滿意的標籤,然後期望別人以同樣的眼光看待。這是完全不靠譜的。

由於認知偏差,你所期待的反饋完全相反。

當你自稱吃貨:

自己:我很好相處;我是一個很簡單的人;我們一起玩的時候我一點都不麻煩,只要有吃的就可以了。

別人:一起去吃飯時卻只吃了兩口,卻在大家面前賣萌!

當你自稱路痴:

自己:我有點笨;我需要有人幫我引路or我需要人保護or我需要你

別人:不就是想讓別人規劃路線嘛,卻經常與別人爭論哪一條路才是正確的!

2.

那些標籤,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你。

李叫獸寫過一篇分析消費者心理的文章,說到消費者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這和我們對自身的認知是一樣的。

當我們習慣於給自己貼上大眾喜聞樂見的標籤,就很難再抽出來時間審視自己。

我在看應聘者簡歷的時候,看到業餘愛好那一欄,總是逃不過「讀書、旅行、音樂、電影」這四項。可在生活里的行動上,很少有把這些作為第一選擇的人。

把自己包裝的更適合別人的口味,盲從而忘記真實的自己。

怎麼更好的給自己貼標籤?

標籤貼的好,還是能有助於形象管理的。

1.

標籤要符合平日的生活狀態,且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一段時間。

你剛養了一隻小貓,卻在朋友圈不斷表示鏟屎官是如何的艱辛。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這種做法只會讓別人質疑你做事的耐心,並對這種行為表示煩感。

2.

要確定,已經取得標籤所代表的成果。

早上和晚上,是跑步愛好者的刷屏時刻。每一個路線,每一張運動照自拍都彷彿在宣告:我可是一個愛運動的人喔~

我並不是反對跑步,而是你的勤奮正驗證了別人的懶惰。但你現在又沒有取得成績。這時,其他人對自己的不滿就會轉化為對你的不屑。

正確的做法為,在取得完美的身材之後,來一張跑步前後的對比圖。不多說一個字,才是裝逼的最高境界。

3.

不要頻繁貼標籤!(重要的事情說一遍)

和朋友圈裡秀恩愛的道理一樣,一個人的生活中越是缺少什麼,越會拿出來秀。

如果你頻繁的給自己貼同一個標籤,說真的,你並不熱愛它!只是為了緩解來自內心深處的抵抗,給自己不斷的暗示。

這種做法可能來自社會壓力,也可能為了掩飾真實的自己。就好像一個內心極其現實的人,總要靠文藝來包裝,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總要想辦法體現自己的慷慨。

說完了。

(假裝此處有二維碼)

推薦閱讀:

什麼,你罵我土?您罵得對!
如何走心地拍馬屁?
有哪些很實用的搭訕技巧?
王俊凱《演員的誕生》中表現讓陳小紜姐姐肯定?
為什麼說《憨豆先生動畫版》中憨豆扮演者現實中是一個內向的人?

TAG: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