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的校園Maker教育

已經年紀一大把了,也早該過了憤青的年齡,標準憤青韓寒都已經郭敬明化了。是否也該反省一下自己的成長是否落後了呢?但是,吐槽是一種力量,一種讓社會正常進步的力量。所以,趁著年輕就繼續再憤青一把。今天就吐槽一下病態的校園Maker教育吧。

誠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一樣,Maker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中國就熱起來了,而且有了一個超級高咖的辭彙來對應——創客。而且,我們成功的把創業和創新融合在了一起。不可否認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李克強的號召下。「眾創空間」如雨後春筍般從中國的各個角落都冒了出來。世界都為中國的創客發展速度所震撼,隨便一個人走出去不給自己找點與「創客」有關的標籤,都不好意思跟別人交流。創客經濟,對國家經濟的發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最明顯的就是體現在GDP上。

有鑒於此,我們就更要加大創客教育,要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一樣去全民普及創客教育。因此,很多教育部門不管當地的實際情況,就跟著上級的口號走,一定要把創客教育引進校園,就像當年鄧小平提出的計算機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一樣。大力開展各種各樣的Maker教育,主要的形式就有開設創客教育課,建設各種各樣閹割版的Fab Lab。為了彰顯創客教育的成果,隔三差五就會有相關的成果展,或者是舉辦專家講座之類的。總之,一切就這樣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事實卻是如此嗎?據我自己的一些經歷來看,好像並不是如此。

校園的Maker教育,在最本質問題上就有很大的誤解?什麼是Maker?創客是什麼?我問過很多參加各種各樣創客教育展的學生,當然了大部分是小學生。他們的回答各式各樣,總結起來說就是「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是創客。」那就更別提創客精神了。為什麼我接觸到的中學生創客教育比較少呢,因為目前中學都有中考和高考兩個考核標準呢。學校才沒有大量的時間去折騰這些事,創客教育教育成果哪怕是上了頭條的意義對老師和學校來說也比不上學校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創了歷史新高。所以,從現實上來講校園Maker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形式主義。

回歸本質,Maker跟我們的「創客」存在著很大的質的差別。我們動輒談「創客」,其實差不多千篇一律的都是在說創業。如果把創客作為一種舶來品的話,就只能說我們把原物品最重要的屬性給弄丟了。Maker本質其實就是製作東西的人,高級一點講就是創新創造了。Maker不是普通的製作者,只有創意和品質俱佳的製作者才能成為Maker。

隨著資本的介入,Maker也越來越走向公司化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用創客來對應Maker,卻又丟掉了Maker最本質的核心——有創意有品質的製作東西的人。如果想找一個能夠反映Maker本質的中文詞,匠人就比創客更貼切。匠人,一直是我們的瑰寶。前輩匠人給我們留下的文化瑰寶不計其數,當代匠人也不乏有讓世界震驚的產品。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廣大宅男,甚至是全民的真正女神老乾媽。說到底,老乾媽就是匠人的作品。本質上都沒有弄清Maker的主次,校園Maker教育豈不是在一定程度上誤人子弟了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應該有堅持的準則,而不是跟風。近幾年,國外的Maker教育火了,我們就一知半解的舶來,並且引進到基礎教育領域。眼下,網紅更火呢,是不是一年或者兩年後我們也要像普及義務教育一樣來普及網紅教育呢?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氽氼,AspireHere專欄作者;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AspireHere的任何立場。轉載時請註明作者姓名和來源,如有其它需求,請聯繫我們:ah@aspirehere.org。

關於我們:AspireHere聚焦學生生涯規劃發展,並致力打造一個專業且個性的學生生涯規劃的公益平台。如果你認同AspireHere,願意與AspireHere一起成長,就請掃碼(或直接搜索微信號:aspirehere)關注我們。一起為自己做生涯規劃,或幫助我們的孩子啟蒙生涯規劃。
推薦閱讀:

頑斗坊 學習力課程體系
創客教育的四個類別,及未來的競爭力
「衛生棉條」能救命,迷之黑科技
【乾貨】一張圖看懂孩子編程學習的成長路徑
創客課程,最重要的是什麼?

TAG:創客 | 教育 | 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