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張奇葩榜單說起
國人歷來熱衷於各種榜單:文有初唐四傑、武有楊家七子,藝有揚州八怪,娛有四大天王……對了,就連吃,都有八大菜系。上榜本身就是地位的象徵,和榜單上其他星光熠熠的名字擺在一起,更是被映照得多了幾分榮耀。所以,榜單評比其實是將國人鍾愛的「面子」和「圈子」結合得最完美的一種:社交活動。
但是:六十一甲子,九轉一輪迴。每隔幾個世代,總會冷不丁冒出那麼一個鶴立雞群的人物,以其驚才絕艷的霸氣,讓同時代的小夥伴都羞於和他並列。遊戲的實力平衡被打破,還怎麼一起愉快地玩耍?思前想後,大家決定:「算了,直接給他加冕封聖吧!」詩聖、畫聖、棋聖、武聖……每個領域都要封一個。封聖除了表示尊崇,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您都成聖人了,就別再摻和我們凡人的俗事了。來來來,我們接著評比四大傑出詩人、八大知名畫家……
直到後來,有個聰明人靈機一動:古來聖賢皆寂寞,我們為什麼不把古往今來的聖人們湊在一起熱鬧熱鬧,順便評個「聖人榜」?
有榜單就要有評比標準,於是這個聰明人做了一件不那麼聰明的事:他搬出了十三經二十四史,打算從中找出最為世人信服的聖人標準。功夫不負有心人,讀到《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時,他眼前一亮:「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1]。」立德、立功、立言,這「三不朽」不正是評聖的最佳標準嗎?他當即興奮地歡呼道:「哎嘛!幸好老子沒有從後向前翻!」
立德、立功、立言。
可別小看了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單是被「其次」又「其次」的「立言」——開宗立派,著書傳世,就把三國群英、水滸一百單八將等一眾好漢擋在了榜外。而這第二條「立功」——建功立業,造福萬民,又乾脆將99%的文藝工作者和思想家們拒之門外。篩來篩去,這個聰明人發現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真正符合「三不朽」標準的聖人,居然只有:兩個半。
先說這「倒霉」的「半個」:他就是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
「千古第一完人」卻只能算「半個聖人」,這特么上哪說理去?但曾國藩生前若是知道這個聖人榜,卻一定不會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因為那兩個完美的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就是他的精神導師,人稱「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的:王陽明。
論言,曾國藩時常在捧卷時慨嘆:「陽明之文有光明俊偉之象!」
論功,曾國藩亦由衷嘆服:「明代論學,每尚空談,惟陽明能發為事功。」
論德,曾國藩更是如東鄉平八郎般五體投地:「一生俯首拜陽明。」
1872年,曾國藩去世。一位深知其心的故交送上這樣一幅輓聯:
盡瘁武鄉候,千秋臣節;
望隆新建伯,一代儒宗。
武鄉侯指的是諸葛亮,而新建伯則是王陽明的封號。曾國藩一生追慕王陽明,甚至事事效仿,身後得此盛譽,也算另一種圓滿。
其實,無論文章思想,還是事功德行,曾國藩都稍遜王陽明一籌。曾國藩晚年曾在直隸總督府上自撰這樣一副對聯:
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
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上聯揭示了曾國藩一生的內心曲折,算是寫實,下聯則只能算是他晚年聊以自慰的願景罷了,哪有什麼「坦坦蕩蕩」?真正的「雖逆境亦暢天懷」,倒恰是對其偶像,王陽明一生心境的最好註解。
自曾國藩去世那一年,向前回溯整整四百年。
1472,明成化八年,一個閏年。一年增加了一天時間,大明增添了一個嬰兒。
但坐在奉天殿里的明憲宗朱見深卻無暇留意這點微不足道的福澤。對他來說:1472年一點都不祥瑞!年初時,四川榮縣農民起義,縣城被輕易攻佔,政府軍節節退敗。好不容易將其鎮壓,7月東南沿海又突發水災,江海暴溢。蘇州、揚州、杭州、紹興等地遭難,萬頃禾田被毀,兩萬八千多人溺斃。更別提,北邊韃靼從年初到年末持續不斷地騷擾大明邊防,西邊的吐魯番更是趁冬偷襲了西城咽喉:哈密。
縱是幾經廢立,見慣了大風大浪的朱見深也不免感到焦頭爛額。
不過,對剛從水災中恢復正常生活的紹興府餘姚縣王華家來說,這一年卻稱得上完美!因為就在霜降後的第八天,一個註定要為大明一掃寒霜,重啟春熙的孩子,在他們家誕生了。
也許是王陽明後來取得的成就已經超出正常人所能理解的範疇,所以相對嚴謹的《明史》在記述其誕生時,竟然採信了這樣一則堪比「華胥履蛇跡生伏羲」的傳說:
王陽明的母親鄭氏懷胎十四月仍不見分娩跡象,王家上下甚為著急,卻又一籌莫展。一天,王陽明的祖母,吃齋信佛、頗有賢名的岑氏剛探完鄭氏,回到卧房午休。睡夢中,她忽然聽到一陣悠揚的笙笛自屋頂傳來。循聲望去,竟有一群仙人在香煙繚繞中駕著祥雲降臨。為首的那位金盔金甲的仙人懷中還抱著一個正在酣睡的可愛嬰兒。不等岑氏細看,那位仙人便朗聲一喝:「貴人來也!」旋即將懷裡的嬰兒送到岑氏手中,轉瞬間隨眾仙駕雲離去。
岑氏在驚疑中猛然醒來,手中的嬰兒卻不知去向,但家中僕從卻傳來了鄭氏成功分娩的消息。千古聖人王陽明,就這樣誕生了。
就在一家人為家族添丁而歡言笑語時,岑氏將適才的夢境悄悄告訴了自己的丈夫,王陽明的祖父:竹軒公王天敘。王天敘性情洒脫,常在竹林間詠曲嘯歌,頗有魏晉風骨。他雖不知這夢境的準確寓意,但卻並不擔心。他沉吟片刻後決定順其自然:「既然這孩子是雲上的仙人送來的,那為他取名為『雲』吧。」於是,王陽明便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名字:王雲。就連他降生的那棟房子,也被命名為瑞雲樓。
其實,這已經不是王家第一次出現「神跡」了。據傳:王陽明的父親王華出生時,其祖母孟氏亦曾夢到仙人授子,並允諾:「以此孫給你,世世榮華無比。」因此,孟氏將剛出生的兩兄弟分別命名為:王榮和王華。寓意王家自此輩起家門振興,富貴榮華。
王家的振興也確是從王華這一輩開始的。他於成化十七年進士及第,一路做到禮部左侍郎。但相比這個「仙人所賜」的兒子,王華只是振興了王氏一家。而彼時尚叫王雲的這個嬰兒,將來要振興的,是整個大明天下。
[1] 三不朽: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由春秋魯國大夫叔孫豹提出。
推薦閱讀:
※雍正最愛的女人:10歲嫁給自己,16生子,唯一的孩子8歲夭折
※古代新皇帝登基後,如何處置「三千後媽」?
※從《六國論》的本末倒置看北宋的內政外交的選擇
※大漢王朝(四)文景之治
※中國歷史上那些詭異的輪迴
TAG: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