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不努力,是因為系統性偏差

文/王小五

每個人都自帶一套系統。

(一)

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

如果你去集市買菜,

賣菜的通常會用「秤」給你稱菜的重量。

就像下面這一款。

賣菜的報數,也都是「一斤二兩!」

他不會告訴你:500克(事實上是一斤),

因為這桿稱,稱不到「克」這麼小的單位。

但下面這款能辦到。

學名叫「托盤天平」,

用一些標準重量的砝碼來衡量重量,

能稱到「克」這樣的級別。

一般出現在初中、高中實驗室。

倘若你是一個科(科)學(研)家(狗),

相信你肯定在某些時候,

需要稱出來0.0001克的某物質。

這時托盤天平斷然不能,

你需要一款精妙絕倫的電子天平。

比如,

有人會說:我研究宇宙起源的。。。。

「哥,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從秤砣到超微量電子天平,

人類也許走了幾百年,

但科學儀器始終在不斷更新迭代,

計算機領域有摩爾定律:

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

科學儀器雖然不一定有這樣快的更新速度,

但發展卻從未間斷,沒有一天中斷。

有一個現象,

即使你是一個文學工作者,

也能夠發現:

如果有人用第一個桿秤,

打算稱量0.001克的東西,

你一定會笑掉大牙,

別說稱0.001克的,即使稱1克的東西,

也做不到。

即便你每一個步驟都很準確,

動作優美如華爾茲、芭蕾舞,

你重複測量10次,

最後的結果仍然是——失敗。

這並不是你不努力,

而是桿秤和微量電子天平,

在檢測系統、檢測方法、檢測精度上,

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它們不是一個物種。

用桿秤稱量微量物質,

造成的是系統性偏差。

系統性偏差,由系統本身的結構、方法導致,

關鍵是:

系統性偏差無法通過多次測量來規避;

系統偏差只有完全認識到,才能用更好的辦法去改進

這就意味著:

如果你沒有認識到系統存在偏差,

那麼即使你非常努力,

不斷重複,

你的系統仍然有偏差,

而且每次嘗試均有偏差,

導致最後無法取得想要的結果

生活也是這樣。

(二)

舉個栗子,

如果你在準備某個註冊考試,

比如註冊會計師、司法考試等;

或者你是個學生,在準備期末考試。

甲乙兩個人同樣準備同一門考試,

假設最開始都是50分的水平,

不同的是甲掌握了行之有效的複習方法,

也許有更高明的老師指點,

乙卻沒有,他只會題海戰術。

經過一個月的艱苦複習,

兩個人都可以達到70分,可以及格了。

但是離考試還有一個月,

甲通過努力複習+好的學習方法,

提高到了90分,

乙只有自己埋頭苦幹,

進步卻並不明顯,

始終在70分多一點的水平。

90-70=20分。這就是甲乙兩個人的系統性偏差造成的。

你可能覺得不公平,

甲有好的老師,

有別人教給他的優良的學習方法,

也許還有課外補習班、強化班,

乙卻沒有,

但這就是生活。

甲的生活圈子能夠給他提供這些支持,

乙沒有這些,

這是他們的系統性差別,

無論乙多麼努力地複習,

都無法獲得甲對考試內容的理解程度。

極有可能的是,

乙周圍根本沒有甲這樣的人,

他想破腦袋,

也無法想像甲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里,

學到了什麼樣的知識和技能。

這種系統性的偏差存在於生活的每個角落。

同樣跳槽找工作,

很多人擠破腦袋想進一家好單位,

有些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輕鬆拿到offer,

也許這個人有令他人望塵莫及的技術能力,

也許他的某個叔叔曾經是這個公司的董事,

總之,他的世界和其他人不一樣,

他們的系統之間存在巨大差別。

事實上這並沒有什麼不公平,

你看到的不公平,

只是現在這一時一刻的不公平,

如果把時間往前拉長到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具有系統性優勢的人的父輩祖父輩已經開始了不斷探索、積累、冒險,

他們更早地付出了努力。

獨特的優勢,

定不是能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

而不具有優勢的人的先輩,

也許選擇了安逸,

或者在風雲際會中選擇了更保守的方式。

所以,眼前的系統性差別,

事實上是幾代人不斷努力造成的,

是積累造成的。

現在具有系統性優勢的,

努力保持優勢;

現在不具備的人,

從現在開始努力積累,

才是最明智的

(三)

關鍵問題是:如何縮小系統性偏差?

不得不說,這很難!

一個人所處的階層,

決定了一個人對世界的認識。

一個農民,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

辛苦一生,也無法想像城市生活的豐富多彩;

一個生活在小城鎮的人,

可能也無法想像大城市生活的便利、教育醫療資源的優良、高素質人群的外部性;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

很多人辛苦一年也攢不了多少存款,

而有些人卻能日進斗金;

如果從權力層次講,

處於不同位次的人,

眼界見識更是天壤之別。

想縮小這樣的系統性差別,

是一個系統活,

可以說難度非常之大,

涉及到思想、生活、工作、人際關係的方方面面,

還包括時間。

但是,也還是有個方向的。

思考質量決定未來的一切。

決定一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財富,一切。

提高思考質量,

大概率地會使你的系統性偏差逐漸縮小。

一個人的生活圈子,

有很強的慣性,

它會拽著你不斷滑行,保持速度,

讓你的生活系統保持穩定。

如果要打破目前的系統,

獲得加速滑行,那麼必有外力。

外力會改變你的系統,

無論它增加了你的哪方面,

總之會讓你獲得加速度。

外力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

有智慧的人、有見識的書、有啟發的課程,

也就是:跟對人、讀對書、聽對課。

不過,裡邊用到的形容詞「對」,

是很難界定的,

你只有不斷擴展知識的維度、思維的維度,

才有可能具備判斷能力。

所以,面對知識,最初要海選,不要精挑細選

否則你極可能漏掉重要方向的信息。

當然,如果你肯定了自己的方向,

那可以在這個方向上不斷發力。

但在最開始,

在你決定主動尋找認識性知識裡邊的智慧、見識、啟發時,

最好還是廣撒網,多嘗試。

總結

  1. 系統性偏差幾乎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大腦里、生活里,即使世界上最牛的人,也難免會有認識上的偏差,否則當年縱橫天下的柯達、諾基亞就不會覆滅了。
  2. 系統性偏差,不能通過多次重複和努力消除,換句話說,戰略上的失誤,無法用戰術上的勤奮彌補。
  3. 系統性偏差只有在認識到之後才有可能被校正。
  4. 校正系統性偏差,需要擴大認識性知識,要跟對人、讀對書、聽對課,要不斷積累,甚至幾代人積累。

推薦閱讀:

沈萬三自傳
年輕時要多賺錢的最好理由

TAG:成長 | 理財 | 財富積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