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遭遇「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你總忍不住問自己:明天還會更好嗎?
mid-twenties對很多人而言是奮鬥正當時的年齡。但正是這個四分之一的人生節點,許許多多的年輕人都活得很「喪」。與「中年危機」相對應,有人把20多歲年輕人壓力值爆表的狀態稱作「四分之一人生危機」。
恭喜25歲平平凡凡的你,趕在「中年危機」來臨之前,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四分之一人生危機」。
靜下心來想想,以下幾種場景,是不是都似曾相識呢?
◆離開學校三、四年,離「三十而立」已經不遠;
◆換過一兩份工作,不停周旋在不同單位的初級職位中,工資漲幅不大,甚至有些許倒退;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卻也沒有離開的勇氣,每天上班都覺得挺壓抑,總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別人口中那種「看不到未來也沒辦法提升自身能力」的類型,很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工作到65歲退休;
◆每天傍晚都在和同事暗暗較勁,看誰敢做第一個離開辦公室的「勇士」,無數次在心裡詛咒過加班文化,卻又不得不屈從於其中的壓力;
◆單憑一己之力的,存款離首套房的首付尚遠;
◆逢年過節都要遭遇一輪催婚,沒伴的要忍受無盡的嘮叨,有伴的父母對男/女朋友也說不上滿意,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該不該和眼前的人結婚,談起結婚心裡沒底;
◆每接到一個紅色炸彈就如同遭遇經濟上的一劫,大半年的理財收益一鍵清空;
◆認真計算著「某額寶」和「某額+」的收益差異,也認真地計劃一日三餐怎麼吃最省錢,勤勤懇懇地擠公交和地鐵,卻發現能夠用於理財的存款始終少得可憐;
◆心疼佔據每月固定支出一大部分的房租,認真計划過買房也認真計算了房貸,還是默默地繼續為房東打工;
◆上班時間拿著手機蹲在廁所的時間,彷彿是整個白天中最開心最放鬆的時刻,廁所暫時隔絕了冷麵的領導、緊張的辦公室氛圍和沒有頭緒的Excel表,捨不得太快離開;
……
危機關鍵詞Part1:
壓力、辭職、加班、996、24小時開機、裁員
老一輩的人往往對年輕人的壓力不屑一顧,網路上「90後吃不了苦」「獨生子女嬌生慣養」「90後動不動就辭職抗壓能力差」的評價也是漫天飛。前不久一位知名作家說過,一味地職責80後90後抗壓能力不強是不公平的,因為經濟和生存的壓力比以前要大很多。
的確,你的父母輩在25歲的時候沒有手機,在那個年代能在家裡裝固定電話的也是鳳毛麟角,下了班就是完全的私人時間,領導想找人加班還得費一番功夫。而你不僅要承受996,下了班還要在群里給領導分享的雞湯文點贊,口是心非地為「狼文化」喝彩;手機被要求保持24小時暢通,不小心錯過一個工作電話,可能會被領導怒扣一個月績效;周五晚上23點突然收到通知周六上午8點要開(一場明知道什麼用都沒有的)會,強忍住心裡奔騰而過的一萬句「可愛的小羊駝」,在工作群里立刻回復「好的收到」……疲憊的你早已分不清,到底是為了生活而工作,還是為了工作而生活。
公司裁員的方式越來越多,比如減薪,比如部門撤銷,比如差額競聘上崗,比如把新婚人士/新寶媽/新奶爸調往另一個城市,比如設置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績效考核任務,並大幅提高績效工資在工資總量中的佔比……看著公司的「元老」和「老功臣」都難逃變相裁員的命運,公司里賣命又聽話的小鮮肉一年一撥地湧進來,我們唱著《感覺身體被掏空》,吃著老闆畫的大餅,加著晨昏顛倒的班,持續用著早已不記得何時應該拋掉的隱形眼鏡,心裡裝著具體而沉重的失落。
危機關鍵詞Part2:
房價、房貸、個人經濟危機、「二胎」
想買冰箱和烤箱改善生活質量,又不知道房東什麼時候會把自己趕走,逼仄的小空間也已經被逐漸填滿,再也擠不下更多的家電。與此同時,雖然有關部門強調了千千萬萬次開發商不得阻撓購房者使用公積金貸款。但現實生活中,按全款者優先、精裝部分不貸款者其次、商貸者排第三、公積金貸款排撿剩排第四的順序,好房源不出第三順序就會全部被消滅。看到工資條上的公積金,卻不知道自己猴年馬月才能把它利用起來。另外一邊,精裝幾十萬貸款不超過10年的還款年限和7%的高利率,也令人咋舌。
在這個西南二三線小城市裡,本科畢業生到手工資兩三千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是普通商品房價格早已衝破一萬,地段好的商品房也直奔兩萬。對於所謂的已經買了房的「人生贏家」而言,父母交了首付後,小兩口得咬著牙從加起來不超過7000的到手工資里擠出5000來還房貸,還要從剩下的2000塊錢里擠出房租水電、生活費,以及一日三餐。少得可憐的年終獎一分錢都不敢動,全部用來償還首付欠下的債務。在這種情況下,「失業」和「跳槽」都會造成嚴重的資金斷流,造成嚴重的個人經濟危機。
而父母輩熱烈討論的「二胎」政策和未來有可能出現的「三胎」政策,在這種隨時可能一夜返貧、斷貸的經濟壓力面前,對小兩口來說根本就是毫無意義的天方夜譚。
危機關鍵詞Part3:
玩手機、「垮掉的一代」、結婚、創業失敗、生育
好!既然看不到希望,那就嘗試著拓展人生的新可能吧。然而你發現,披星出門戴月歸家,坐了地鐵又轉公車/轉騎電動車/轉騎小黃車好不容易下班到家的你把外套一拖背包一丟,只想就近趴在沙發或床上。閉上眼睛小憩一會,不知道什麼時候睡著了,醒來不知道是夜晚、凌晨還是臨近天亮,如同置身在冰箱中一樣安靜而冷清。
電腦里費了好大勁下載的免費網路課程包已經幾個月沒有點開,打開手機看看訂閱號,彷彿全世界都在指責年輕人低頭族只會玩手機、是垮掉的一代,你扭了扭睡到僵硬的脖子,嘴角浮現出一絲苦笑。
和別人家的同學聚會很不同,你周邊的同齡人似乎也不那麼如意。每次聚餐大家都在輪流發言抱怨自己的工作和薪水,似乎每個人都想辭職,真正辭職的卻也屈指可數。少數幾個嘗試著自己創業的同學還有朋友的朋友,陸陸續續開倒了幾家餐飲店或工作室,創業失敗的重新上班,也不斷有人辭職去創業。本來想拿著手頭上為數不多的幾萬塊積蓄在老同學店裡入股的你,心裡也悄悄打起了退堂鼓。
主流媒體在大張旗鼓地批判年輕人「喪」文化,長輩在指責你不務正業、不結婚,比自己早一兩年工作的初中、高中同學結婚、買房、生娃、三世同堂,成了長輩口中的模範,你看著自己工資卡里零零星星的一丁點兒存款,往前一步沒有路,往後一步是無底深淵,真的不知道自己不「喪」還能幹嘛,只好定定神,繼續過著走一步是一步的工作和生活。
明天會好嗎?不敢想。
你不敢想明天,也想不明白。以現在的收支水平,往前走看不到期望。但是長輩們總會以過來人的角度告訴你,「我們年輕的時候工資才幾十塊錢,那現在都漲到多少了?不要急,工資會長的。」聽罷雞湯你又會想到,畢業三年,工資條上三年前的數字跟現在的數字似乎並沒有變動,公司看起來甚至有效益下滑的勢頭,領導已經明示暗示好幾次要降低基本工資、提高績效工資來激勵大家努力工作,但這分明就是降薪的勢頭。
你不敢想婚姻,想了也白想。買房已是奢望,更遑論結婚生子。你上大學的時候粗淺地學過社會學裡階級與職業的代際流動的有關概念,出來社會兩三年摸爬滾打,更意識到人脈、資源、信息、財富甚至智力及話語體系都能代際相傳,階級固化牢不可破。按照趨勢,未來的子女也許費儘力氣考學與競爭,才能勉強維持你自己現有的狀態,思及此心裡不禁涼了半截。回頭看看老城區的學區房,樓齡近30年的老破小都叫價百萬,心裡更添苦意。有時候你不禁疑惑,僅憑自己的工資,真的能夠同時完成買房與養育子女兩件大事嗎?
25歲的你,不願意相信明天不會更好,卻又實在沒有改變的勇氣和改變的方式。疑惑歸疑惑,雖然我不會熬雞湯,可是還是想告訴你,如果你聰明、勤勞、踏實、善良,還對現狀有改善慾望,並腳踏實地地尋找改進方式,未來一定會擁有美好的人生,因為你值得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