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4歲醒悟:你這麼努力還這麼垃圾,真實嚇到我了

2018年4月6號,我又一次將《書都不會讀,你還想著成功》讀了一遍,每讀一遍都會有不等同的想法出現,改變自己成為了人生的准條,書中主人公家庭變故,事業變故,戀愛變故,自己痛下決心將要改變自己。

恰逢同窗好友勸導自己讀書,再加上自己極力想要改變自己,就用讀書的方法來改變自己,好友把自己介紹給了會一當了自己的讀書導師,從自己的兩本書開始,到100天的33本書,在到一年的365本書,自己的改變過程中,可能有些不足,但是都被會一一一指出化解,主人公的精神可能有時是我們不能相比的,每個人都會不一樣,生活、家庭,甚至是自己的現在的狀態,我們應該學習主人的「不成瘋不成活」的狀態。

讀書並不是為了死讀書,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會一在鎮洙讀完365本專業書後便讓他用所學去教他人,去演講,去合理運用自己的所學,以便讓自己的讀的書成為自己的,會一又把自己的讀書導師介紹給了鎮洙,於是新一輪的挑戰又開始了,採訪成功CEO,而且還是出過書,喜歡讀書的那種,接觸成功的人,真實的人,思維改變了,思考的層次改變了,人也就改變了。

俗了書就一定會成功嗎?答案當然是「NO」那是不可能的,書中的鎮洙是虛擬的,而你是真實的,它可以100天都完33本書,而你不能,人總是會被生活中的雜事所牽絆的,不可能甚至不一定就能成為書中的人。

這本書我讀了不下五遍,可是我依舊不會讀書,不會100天內讀完33本書,註定我不會成功,不是的,讀書是一定的,但是不去運用,不會成為自己的思維,那這書你還是別讀了。

我喜歡書中的方法,基礎定向閱讀,是通過閱讀100本以上和自己業務領域相關的書,打下堅定的閱讀基礎;

加強定向閱讀,是用一年的時間閱讀365本自我啟迪的圖書,以擁有成功者的思維方式;

深層定向閱讀,是通過閱讀人文古典書籍使自己成為領軍人物。

說白了,三個階段就是先積累,再改變,最後發散,由汲取知識到消化融合知識,再到輻射關聯,很符合正常人的認知。

書中,作者還提出一種讀書法——THX讀書法。我想叫THX讀書模型更合適些。

T型讀書法:一本書講述一個主題,解決一個問題,讀完定會有其他疑惑,要想解決,就需讀另外一本書,即一橫一豎成T型。

H型讀書法:讀書讀著讀著就會從一個領域過渡到另一個領域,從而形成另外一個T型,兩個T型連在一起就變成了H型。

X型讀書法:若干個T混搭成為X,幾個X聚在一起,就可以自如地駕馭任何一個主題了,若在認真深入思考,就能達到更高境界。

THX讀書法,不是具體的讀書方法,更像是一種指導讀書方向的模型,從一個主題延伸至另一個主題,幾個主題相連交織完成一個領域,比如讀書領域。再從一個領域向外就會擴展到另一個領域,也即跨界。如今的社會不就是一個跨界打劫的社會嗎?

通讀第二遍,我解決了2個主要疑惑:

1、不喜歡讀書的人如何開啟讀書計劃及養成讀書習慣?

為什麼不喜歡讀書?因為有些書籍太枯燥,沒興趣。所以想要喜歡讀書,那不如從感興趣的書開始讀。

光有興趣還不夠,還需要養成讀書習慣,興趣只是開始,習慣才是結束。要養成讀書習慣,需要做到下面3點:

a、準備。準備感興趣的書,準備書單,準備良好讀書環境,比如買個書桌書架;

b、安排讀書時間,任何時候皆可讀書。例如,每天早晚各讀一小時,起床大喊三聲「我今天要讀書」,堅持做筆記和寫日記,一周至少讀2本書。

c、克服讀書倦怠感。向愛讀書會讀書的人請教,幫助剛開始讀書的人,去書店圖書館逛逛,整理家務吃頓大餐等等,主要是放鬆心情,根本目的是不忘初心,想想當初為什麼要讀書。

2、工作和學習相互衝突,如何解決?

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工作,而工作需要不斷地讀書學習,二者相輔相成又相互衝突,主要是在時間是的衝突。空閑時間是用來讀書呢,還是用來工作呢?

事實上,放棄前者,那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放棄後者,那是主動遠離成功。兩者都不能捨棄,只有全選。如此一來時間就不夠,怎麼辦?

用雙倍速度瘋狂地工作,瘋狂地學習。堅持兩個月,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速度都會提上來,就會變得遊刃有餘。

我高興的是,我在24歲這年遇到了人生第一個啟迪老師,以前思想太過狹隘,不會換位思考,更不會擁有發散性的思維模式,更不會在前期做事情的時候把所有的東西考慮清楚。人生總是很奇怪,每個人的成功方式都會不一樣,就像讀書如果你像知識分子,那麼你讀書就是死讀書,就像上學一樣,應付著所有人,聰明人、能人、智者,每一個都表示著不同,思維模式的轉變將是你成功的捷徑,但這個捷徑會根據你來限制時間。

我們生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所有的東西都智能化,腦袋使用的頻率都在下降,思考問題的卻不佔百分10%。人在使用智能化,不是智能化在使用人,人現在只是智能化的奴隸而已。

我想在今天成為我得一個轉折點,我渴望成功,渴望通過自己擁有自己的人生,所以只能靠自己努力,我沒有讀書導師,但是我有一個好大哥,他指導我擴散思維,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我相信他,我更相信我自己,他讓我變得自信,更加努力。

每一天都要告訴自己,要好好加油,改變自己!


推薦閱讀:

心甘情願,視而不見
三體後感——本我|自我|他我|超我
別自我設限
你獨處的時光,決定了你會成為怎樣的人

TAG:自我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