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理實見分第五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fou)?」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譯文】:

「須菩提,這話怎麼講?可不可以用色身的形相去見到如來佛呢?」

「不可以啊,世尊。沒有辦法通過色身的形相來見到如來佛的。為什麼呢?如來佛所說的色身形相,就不是色身形相啊。

佛告訴須菩提說:「凡是一切有色相的,都是虛幻妄誕的。若能看見一切色相不是色相時,也就見到如來佛了。」

【注釋】:

如來真神無生滅;湛然常住,托陰受形;同凡演化,入神毋胎。擐此凡相各別,故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解說】

上一章里談到了虛空不可思量,而菩薩布施也一定要如虛空一樣,不能拖泥帶水有所著相。只有不著相了,才能夠得到大的好處,即是涅槃自在。 如來佛的境界,已經超越了菩薩,而進入了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的境界。不僅沒有了身相,就連概念與對待都已經沒有了。也就是說,所有三界中的規律都他來說都是不適應的了。他也只有超越了三界中的束縛,才能夠稱其為佛的。既然成就了佛身,那麼也就不會再受三界的約束了,就如中國古人說的那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佛祖在講完了菩薩應該不住於相而行布施之後,又把話題轉向了自己所覺悟的境界。也 就是說,不僅菩薩不應該住相布施,就是佛如來也不應該執著於色身形相的。在所有的宗教中,幾乎都有過偶像崇拜的歷史,叫做像教。但是,釋迦牟尼在世時,佛教剛剛成立,根本就不需要像教,所有的只是言傳身教。他只是一個導師,並沒有把自己看成是多麼高貴的如來佛。而且,在他的眼裡,如來只是一種境界,並不是指自己的色身形象。

所以,他問須菩提,能不能夠用色身的形象來見到如來佛呢?如來是超越了一切三界形象和規律的一種涅槃境界,根本沒有人們所謂的形相可言。如來是一種永恆的無限,是擺脫了無明糊塗所證得的一種境界,已經泯去了概念和對待,超越了人們的語言表述的範圍,所以無法去認識和把握的。

須菩提早已解空,所以會回答說,不可以用身相去認識相把握如來的。因為如來佛所說的身相也就不是我們人一般所謂的身相,也就好比說,一個站在山中的人來看山,與一個站在地球外的人來看地球,或者一個站在宇宙之外的人來看宇宙,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也是沒有辦法進行溝通的。

人類認識世界,必須藉助於概念和判斷,所以便有了三維甚至四維的說法,我們只能憑藉著我們自己的感覺器官來進行我們的認識活動,所以永遠是有限的,也永遠也無法窮盡無限宇宙的真理。而生活在無限中的佛菩薩到底是怎麼來看待我們的,這就不得而知了。但至少有一點,我們是無法用現世的觀點去進行認識的。

也就是說,我們是無法用高低胖瘦、美麗醜惡、男女陰陽等人間的標準來見識如來佛的。因為在他看來,什麼都不是什麼,無牽無掛,無有分別。你怎麼能夠看到他的形象和身體呢?一旦看到了,那就不是如來了。如來不執著於自己的形象,才成為如來;眾生執著了他的形象,所以就不是如來。佛在肯定了須菩提的回答之後,再深入說道:從如來的角度講,所有的形象都是有限的,都是暫時的,不能夠得到永恆,不屬於自己,所以都應該是虛妄的。見到虛妄的人,本身也就虛妄境界中的生命;只有超越了虛妄,看見了所有的形象都不是形象的時候,也才能夠看得見真正的如來。

如來是涅槃境界中的生命,他們所感受到的一切與我們人間所能夠感覺到的一切,是完全不相同的。必須擺脫了人間的一切障礙,覺悟到我們靠六種感覺器官所感覺到的一切都是虛妄的,才能夠進入涅槃境界而真正見以那如來佛的形象。正如《老子》說的:「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真正的涅槃境界是無形無聲的,能夠見到那無形無聲的境界,才會見到那真正的如來。由此可見,菩薩不應該住相布施,如來也不能夠住相涅槃,眾生也不能夠住相見如來。


推薦閱讀:

百丈禪師《坐禪儀》
六祖慧能語錄節選五——「住心觀境,是病非禪」
禪宗寺院制度
儒道佛三教合一 【六祖革命」最帶根本性的「革命」把傳統佛教抽象本體的「心」變成一種儒學化了的「心性」

TAG:佛學 | 金剛經 | 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