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看看這些危險因素就明白了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組稱為動脈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見、最重要的一種。各種動脈硬化的共同特點是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腔縮小。由於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因此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病因尚未完全確定,對常見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進行的廣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種因素作用於不同環節所致,這些因素稱為危險因素。主要的危險因素為:
(一)年齡、性別
本病臨床上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49歲以後進展較快,但在一些青壯年人甚至兒童的屍檢中,也曾發現他們的動脈有早期的粥樣硬化病變,提示這時病變已開始。近年來,臨床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男性與女性相比,女性發病率較低,但在更年期後發病率增加。年齡和性別屬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二)血脂異常
脂質代謝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高,相應的載脂蛋白B(Apo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減低,載脂蛋白A(ApoA)降低都被認為是危險因素。
此外脂蛋白(a)增高也可能是獨立的危險因素。在臨床實踐中,以TC及LDL增高最受關注。
(三)高血壓
血壓增高與本病關係密切。60%~70%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有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患本病較血壓正常者高3~4倍。收縮壓和舒張壓增高都與本病密切相關。
(四)吸煙
吸煙者與不吸煙者比較,本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與每日吸煙的支數呈正比。被動吸煙也是危險因素。
(五)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
糖尿病患者中不僅本病發病率較非糖尿病者高出數倍,且病變進展迅速。本病患者糖耐量減低者也十分常見。
其他的危險因素尚有:①肥胖。②從事體力活動少,腦力活動緊張,經常有工作緊迫感者。③西方的飲食方式:常進較高熱量、含較多動物性脂肪、膽固醇、糖和鹽的食物者。④遺傳因素:家族中有在年齡<50歲時患本病者,其近親得病的機會可5倍於無這種情況的家族。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所致的家族性高脂血症是這些家族成員易患本病的因素。此外,近年已克隆出與人類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相關的易感或突變基因200種以上。⑤性情急躁、好勝心和競爭性強、不善於勞逸結合的A型性格者。
近年提出肥胖與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同時存在時稱為「代謝綜合征」是本病重要的危險因素。
新近發現的危險因素還有:①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②胰島素抵抗增強;③血中纖維蛋白原及一些凝血因子增高;④病毒、衣原體感染等。
推薦閱讀:
※收藏:動脈粥樣硬化不能做這些事情
※什麼菜是「高血脂」的天敵?
※高血脂系列|眾里尋「他」(三):桔青黴里的救命分子
※收藏:各年齡血壓、血脂、血糖、血尿酸對照表
※血脂高怎麼辦,吃什麼可以降低血脂呢?
TAG:高血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