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人格就沒有出息?
無論是在中美,我經常會聽到人說:「那個人很內向,內向的人不適合職場做領導」等等,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就會喚起我很多感慨和憤憤不平。
現在看來非常社交的我,其實從小就被稱為啞巴妹妹,我在努力張開口的路上走過了很多個坎,但回頭看,反而對自己是內向人格越來越開始坦然。
所以今天,我想講一個自己從來沒告訴過別人的,我的故事。
我從小沒出息
我小時候極其內向、害羞。爸爸帶我去公司和其他小朋友玩,由於我一言不發,最後被大家叫做「啞巴妹妹」。爸爸喜歡帶我去見朋友、或者去飯局應酬,每每要求我起身敬酒說兩句好聽的,我都扭捏不起身埋頭吃飯。爸爸說我,沒出息。
在學校里我也很不起眼,班幹部輪不到我。老師說道其它兩個小朋友都會誇讚她們「外向」,點到我就說是「內向」。爸媽拖關係才托老師給我了個官銜,勞動委員。我不敢對同學發令。所以最後每天的勞動都是我一個人默默做的。班級是體育班,有幾個頑皮的學生喜歡用課桌玩多米諾骨牌。桌子倒了我再默默扶起來。我又掃不幹凈,最後檢查衛生老扣分,老師說我,沒用。
有時候班級管紀律要點名,老師讓我來管紀律。我的聲音小的跟蚊子一樣,我的腿都抖了。我管紀律的時候,班級吵得快翻天了。老師回來以後,把班長(外向的小朋友)叫來讓她管。有誰說話,班長就點他的名字,很快那個吵鬧的同學就羞愧的不說話了。一會班級就很安靜。
我很難過,連這些事我也做不好,也許我長大真的沒有出息,我當時這麼想。
勵志要「變成外向」的導火線:
竟然是一句你好無聊
說起來好笑,讓我開始鼓起勇氣想要變得「外向」,竟然是因為一個男生。
6年級時喜歡隔壁班的一個男生,要到了他的QQ號碼,假裝好像是碰巧在QQ上碰到的一樣,我們在網上聊得非常投緣。
但是網友總是有見面的一天的。他很「驚喜」地發現我跟他讀一個學校,於是邀約我一起去公園玩。內向的我漲紅了臉,從頭到尾說不出一句話,網上談笑自如的我到了現實生活中變成了一塊磚。
他說了一句話,一句讓我當時覺得無地自容,而從此想要改變自己的話:「好無聊,如果是徐來一定會很好玩」。
徐是隔壁的美女,我好像被雷劈了一樣,但是這個雷劈好像突然把我劈醒了。回顧過往的經歷,我一直是被同學欺負,被老師欺負,因為我就是一個隱形人,我非常難過,我不想再這麼繼續下去,我想做一個強者。
外向「練習生」
我當時想刷掉我初中時留下的毫無存在感的自己,重新塑造一個新的自己,一個自信勇敢受歡迎的我。我當時相信,懦弱和膽小是可以被不斷的練習而蓋過的。只要我不停地練習,告訴自己可以說什麼台詞,練熟了,我也可以變成一個自信社交的人。
畢業後我高中復旦附中,老師開學的時候就任命了一批同學做班委代理,過了一個月後正式做選舉。
第一批班委代理沒有我的名字,我深深知道這樣的任命班委等於搶了先機,之後就很難有機會了。但是當時的我做了一個決定:我要爭取屬於我自己的機會,我不要再做隱形人。我從那天就開始準備我自己的競選,我要讓大家都看到我。我每天都想盡辦法認識盡多班級里的人,和大家做好朋友。下了課我就想,哪個職位適合我,如果我要競選,我該怎麼才能讓大家喜歡我呢?
一個月後,班委競選的那一天,老師剛剛說我們現在依次上台競選班委,我就舉手說,老師我想競選班委,我準備了很久,我希望第一個說,可以嗎?
我說:
」今天我想要競選生活委員,主要是管理班級的財務。為什麼呢?因為我在管理財務方面有多年的經驗。「 隨手我拿出了自己平時記賬的小破本子,我展開給大家看一邊說,「請看,每條我都很清晰的標出日期,加減和原因,以及包括1月5日3元消失,2月20日3元神奇出現……」
後來因為我第一個勇敢的上去發言,加上我平時跟大家早混熟了臉,還有我的段子,大家都選擇了投我。最後選舉的情況,我是僅此於班長的第二名。
雖然這件事很微不足道,只是一個渺小的生活委員,但是這樣一種努力讓自己說出來的勇氣,一種自己是可以成就自己的勇氣,突然油然而生,並一直跟隨著我到現在。
高中的時候,學校總是有一群優秀的「模聯」「團學聯部長、主席」,我還是只是個生活委員,但是我總是相信,不起眼的我有一天會被人看見。
後來在高中,我也去參加了團學聯的競選,沒選上。但我沒有氣餒,再微不足道的社團我也願意去加入去嘗試,我自己參加了COSPLAY社做社長,找同班同學扮起了小櫻,參加了環境社做社長,去采黃浦江的污水。自己還組建了志願者聯盟,自己發海報在學校的布告欄,自己封自己為盟主,去聯繫新華醫院關愛白血病兒童,去F1賽車場撿垃圾,漸漸地在這種反覆的練習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信心。碰巧那年又迎來了人人網社交媒體的崛起,我藉助著社交網路,到處加別人好友,交到了許多新朋友。
後來在美國的大學裡的時候seminar(研討會)的時候,同樣的透明人的場景又再次浮現。作為一個「內向的」亞洲人,每次上課都輪不到我發言,吃飯輪不到我發言,我就像回到了當年的啞巴妹妹一樣,說不出任何話。但是每到這時候我就會想起當年努力張開嘴的情景,我總是會鼓起勇氣來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慢慢學習美國人那種「再蠢的問題我也要努力說出來」的態度,再爛的英語也要說。
我在我們大學成立了China Experience Club,第一個讓美國人能體驗中國文化的社團。我加入了Global China Connection組織,我用人人網組織了400+復旦附中的校友聚會……這一份勇氣讓我越來越相信,機會是自己可以創造的。
就算我的英文說的結結巴巴的,在進入聯合利華領導30人跨部門開新產品會的時候,面對比我大出20-30歲的美國人,我也會鼓起勇氣,事先準備好,就算漲紅了臉,也要懂得去說。在MK和視覺VP討論創意的時候,我也會鼓起勇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去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在這樣反覆的訓練中,勇氣和外交就這樣被磨練了出來。
開始對自己是內向人格坦然
很多年後,我在紐約有一次做復旦附中校友人物採訪的時候,採訪到了我們復旦附中的一個史詩級牛人學姐施天音。天音學姐,演員出身,之前是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現在是德意志銀行私人銀行部中國區總裁,每天要和無數「富人」打交道,我在採訪她前理所應當地認為,她肯定是個外向的人。
沒想到當時見到了她,卻非常的寡言,她說:其實我是個內向的人。很多演員都是非常內向的,因為感覺感情需要積澱,如果你是個外向的人,可能很快就發散完了。雖說我現在做資產財富管理經常和客戶打交道,但其實我的外向是trained extrovert(後期訓練的外向者)。」
當時我很震驚,並且意識到,原來作為一個內向者也是可以走上光輝職業生涯的,並且內向並沒有什麼不好的,不說話也並不是一個問題。
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其實也是一個trained extrovert,我努力讓自己張開嘴,去溝通,去社交,去學會開玩笑和控制局,但我誠實面對自己,發現每次我面對陌生人的場景,尤其是1對1的溝通,我很難受,我感覺自己在流失自己的能量,我覺得自己的笑容是勉強。所以我開始搜索和研究「內向」到底意味著什麼。
後來我才知道內向並不意味著自閉、害羞,內向其實定義是「能量來自於自己而而非外界」。
我捫心自問,雖然我在紐約的時候經常去許多派對,談笑風生,其實我覺得很累。我一直不擅長networking,尤其是在美國的各個networking酒會,當別人嘻嘻哈哈的時候我恨不得快點走掉回家待著。與其和一群人一起尬聊我更喜歡和幾個親近的朋友聊一些深入的話題。比起出去派對我更喜歡一個人在家看書寫文章。但出於交際認識人的需求,我又不得不在那。這種既需要社交又覺得很尬的時光經常讓我很累。
活好不用靠嘴說
2014年我搬到了加州,打開了我的公眾號doriskeke,開始我的博客之路,減少了90%的社交時間,花在了讀書和寫作上。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寫的文章讓我被更多的人看到,想要來加我,和我做好友。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work can speak for itself (活好自己會說話)。
內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溝通的頻率要低,觸及的人要少,但是內向的人往往思考和想事情會更加透徹和深刻。那就讓活本身吸引到需要它的人,而非無效的語言。
有時候社交反而不但無效而且讓自己心累。這就好比原來的營銷方式是自己主動出擊去打電話,現在變成了內容營銷,好的內容自然會吸引別人主動來找你。
後來我對自己的內向有了坦然,我開始可以減少我刻意社交的時間,不再勉強自己參加很多聚會,不再刻意裝出自己很外向的樣子,反而多了更多時間來寫文章。我學會了何時避免無效的社交。但同時又有需要溝通時的勇氣,知道什麼時候需要說該說的話,而不是沉默在自己的世界裡。
最後總結一下我的觀點
1. 內向並不代表不會溝通,情商低,自閉,而是力量來自於內心,而非外界。然而內向者會傾向於更少表達自己,或者不善於溝通。但是出於社會生存的要求,溝通和「外向」是可以後期訓練的。
2. 內向者比起外向者更能夠沉澱思考,想事情更加透徹和深刻。一旦和內向者達成溝通,就會學習到更多更加有洞察力的想法。
3. 大多數人之愚蠢,再外向的人也能被逼成內向人……不是我內向,是我懶得理你。
內向者的職場生存之道
1. 分清楚是因為「害羞」、「膽怯」還是「沒興趣」,有清晰的目標的話,嘴巴自然就打開了。慢慢的打開嘴,努力打開嘴去溝通,習慣就好。我經常會問自己,你現在不想說話,到底是因為你在害怕,還是你真的沒興趣?如果1年後來看今天,你會後悔你沒有說出口嗎?如果會,逼自己說。
2. 利用社交媒體和線上溝通軟體,跨過當面溝通的心理障礙。多謝有了社交媒體,讓我在現實中很難說出口的事情,變得沒有那麼難了。我經常會把思考整理完,然後通過微信發給我希望它能被看到的人。
3. 活好,活會說話。用寫作等方式,把自己沉澱的思考寫下來,認可你的人自然會找到你。現在有了自媒體平台,有了知乎、有了微信公眾號、現在又有抖音,有才華的人並不擔心不被發現。內容營銷的時代,就應該讓好的作品被看到,自然而然會有伯樂找上門。
4. 最後,如果要做管理層,必須要學會溝通和團隊管理。這並不意味著內向人格的人做不好,相反,內向的人更細膩更能體會到許多情感,並且思考更深層次的內向人士對全局和戰略更有把控性。在溝通上只要有更多的鍛煉,慢慢地把本來內斂的性格適當的打開,讓大家走進你的心,一切都沒有那麼困難。
寫下這篇文章,願每個和我一樣內向的人,都能坦然面對自己,接受自己,並相信,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小時候總是覺得自己沒用,覺得沒有人會聽我的,覺得自己每次說話都好像有一扇鐵門,怎麼都打不開。但長大以後,發現小拳頭慢慢是可以敲開鐵門的,而自己也慢慢的會開始發光。
也想鼓勵內向的朋友,不要焦慮,內向的人不會沒出息,反而可能更有出息,對自己多一些坦然,時間會證明一切。
如果想和我探討,歡迎加入我的中美營銷圈:連結2000+中國美國的營銷人互相分享營銷乾貨、案例、互相學習成長,我們每天一起討論中美營銷案例和最新趨勢,分享最新職位等。掃下方碼加入,我基本有問題都會回復。
https://t.zsxq.com/nIEufAQ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果你對#中美,#職場,#為人處事,#市場營銷或 #女性心理有興趣,那你即是我的知己——在社交媒體性的這個時代,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希望分享我的點滴,解放你心中的自己,一起共享焦慮。
推薦閱讀:
※如何克服內向主動跟人溝通?
※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內向性格,並作出改變?
※孩子太靦腆內向,怎麼辦?
※如何撬開「內向」學生的嘴
TAG:內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