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與專輯
藝術是很主觀的,主觀到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時常會聽到很多人爭論,誰高尚誰低端。然後用主觀的看法去掩蓋客觀的評價。
我大學以前,對美術的看法,是覺得越寫實美術造詣越高。會常常有一種看法:這個人畫得這麼『像』,畫得很好。直到後來大學畢業工作了,有一次從一個城市跳槽到一個新的城市,來到一個新的公司,那時候真的非常迷茫,加上一些事情,算是人生低谷吧。
那是一個普通的下午,拖著很疲憊的身軀來到茶水間,打水的時候抬頭看到公司掛著的梵高的《向日葵》的劣質偽作,但是一下子就感受到那種生命力,是一個人在黑暗深淵抬頭望到的那束陽光,心是充盈的,我才發現原來這些畫作有名,並不是因為幾個學者開著會就定下來的,是因為他們與人的靈魂或許在某個地方有共鳴,畫出了人的某種情緒,抓住了某一刻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被觀眾接收到。這裡的觀眾指的是有審美能力的人,並不是虛無縹緲的標準。
一個好的聽眾,可以有自己的審美體系,但是ta必須有自己的審美依據,也必須具備審美能力。
-「她這首歌唱得好好哦」
-「好在哪裡」
A:「很感人,你沒看到她都唱哭了嗎?」
B:「音準,氣息,音色都很好,現場很穩定。」
C:「我單純就是覺得很好呀。」
D:「我覺得她在描述一種道別的情緒,好像是在述說人們生離死別的那種悲痛,但是又有一種力量。」
很明顯ABCD就像四個審美體系,但是A與C是虛無縹緲的標準(也像很多網路鍵盤手的審美)。假如換了一個人,那麼或許會覺得「唱哭自己很不專業」、「我單純覺得不好呀」。但是B與D的審美體系,卻是有依據的(沒有所謂正確與錯誤),比如不會有另一個說「音準,氣息,音色都差,現場很不穩定。」,也就是不會出現「矛盾」的審美體系,只會出現「對立」審美體系。
目前的討論都是基於用相對客觀的立場去鑒賞,如果是粉絲,你可以秉承自己的邏輯。
還有一種聲音:「華語都在唱芭樂歌」。
最經常聽到的一種以偏概全的觀點,一般說這句話的人都不了解華語樂壇,審美能力比較低。在他們耳中,慢歌 == 抒情歌 == 芭樂歌,這個潛在的邏輯讓人哭笑不得。他們似乎認為歌曲就只有「快歌」+「慢歌」。
我們評價一位歌手,並不是根據ta的地位,而是根據當下ta做出來的專輯。發一張「好」的專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聽眾很容易審美疲勞,不僅是跟其他歌手的對比,而且要跟歌手本人的以往對比。再則,流行度vs藝術性,中間的平衡性很難取捨,我們會看到很多成名歌手被市場/公司 綁架。一張優秀的專輯,是一張完整的音樂作品,是歌手的表達。
歌手的審美往往決定了專輯的成敗。有的歌手並不是沒有資源,而是被自己的審美拖累了。在2000年前,是一個「情歌」爆炸輸出的時代,只要「借鑒」日本的曲子或者寫一首都市女人情歌,爆紅非常容易。到如今,還是有這麼的現象,歌手爆紅還是因為抒情歌,即使ta們在追逐藝術的道路上很下功夫,大眾還是只在乎ta的這一面。普通歌手出道能紅就不容易了,更何談藝術。當然還有一些音樂大師,是跨越時代的,不過ta們的境界很難達到,高山仰止。
爆紅之後就有了資源了,也有錢了。就像在《歌手》上面第一首歌成功了,接下來該怎麼選歌了,我們看到演員有「人設」。其實歌手也有,不過好聽一點,可以稱為音樂的「意象」。低級一點的「情歌天后」、「改編達人」、「創作小清新」,高級的比如「蓋亞」、「阿密特」等。歌手在專輯裡面完全可以營造出自己的意象,但是藝術性上面還要歸根於審美。
那英應該是當下最多被拿來比較的「天后」了。為什麼那英到現在沒有讓人很信服的實力,在大家心中的天后排名總是倒數?原因就是做出來的音樂,肯定的一點是不會不好,有些觀點比較偏頗,會一味地批判歌手。不過作為內地第一位拿金曲獎女歌手的天后,可以看到之後那英開始停滯不前,一味投入在情歌上面,以至於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反觀同時期的阿妹林憶蓮,早已突破「情歌」的枷鎖,往更高方向走。
還有一點需要拿出來討論的是,大部分「路人」會說:不是ta唱這首歌我都不知道這首歌。
只想說,無知可以,無知還無腦那就不行了。
推薦閱讀:
※觀《巡視利劍》第一集《利劍高懸》有感
※班車雜談—雨、雪和梅
※佩戴貔貅的八大注意事項你一定要知道!不看後悔!
※小孤獨2.5版之一個準備告別2016的矯情和神經
※婆媳關係好壞,取決於誰?精闢!
TAG: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