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的根源
我們可以認為自戀者確信自己高人一等。無限膨脹的自我讓他由衷地相信自身的價值。他可能缺乏分寸感和自我批評的精神,但他並非不懷好意:對他而言,被他人崇拜和取得成功的事實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納西索斯的神話故事提供了這一種自戀傾向更悲觀的版本。納西索斯是河神賽菲索斯與仙女利里俄珀的兒子,他如此貌美以致無論男女都會瘋狂地愛上他,同樣傾心於他的仙女艾歌甚至為他而自盡。在一次打措時,納西索斯走近一個池塘來飲水,見到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他也愛上了這倒影,但由於無法得到,便跳入池塘中,溺水而亡。在他的屍體旁長出了一種花,從此以他的名字而命名。1914年弗洛伊德對這一現象作出精神分析解釋,隨後芝加哥的後弗洛伊德學派對其進行發揮,他們指出自戀包括了從最反常到最輕微的一整個漸進系統。
?自戀初期與被愛的需求相關,因此有其存在的價值。它很早就在母子關係中發展起來,是自信的來源,後者也被盎格魯-撒克遜人稱為「基本信任」。為了讓兒童產生這種信心,需要在他周圍營造一種熱情的氛圍。迪迪埃?安齊厄曾提到過一種由母親對嬰兒的絮語構成的「聲音浴」,從而讓他沉浸在親熱、溫柔而讓人心安的言語汪洋之中,她講述他們一起做的事情,儘管嬰兒還不能理解言語的含義。
自戀者從被愛的對象轉而變成一個驕傲地沉浸在一種自給自足當中的人,認為自己並不需要任何人。在母子關係中,這種轉變產生了一種積極影響,因為它減少了對母親的依賴,使孩子身上開始出現一種自主的能力。初期自戀的病理並非表現為成人自戀的常見癥狀,而是嚴重得多的紊亂狀況,屬於精神病的範疇。它涉及一些有犯罪傾向的行為:過度膨脹地自我認為一切對它來說都是被允許的;當自戀的防禦體系坍埸時,又表現為受虐狂或抑鬱的態度。
?人格形成之後的階段是那些我希望在此提及的、並非那麼反常的行為的起源。在俄狄浦斯式關係中,孩子(女兒或兒子)想要交替取代其父親或母親的角色。這種變化使多種多樣且富有含義的認同成為可能。但是,當家長們本人感到深刻的不滿足時,他們有時也會讓孩子成為他們不滿的「見證人」,從而損害到他的和諧發展。在吉爾身上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吉爾出生於卡奧爾地區的一個富裕家庭,由於他的父親,一位精通政治的工業家,經常前往巴黎(他在那兒有一些情人),他就曾被不幸、常常孤單一人的母親作為「人質」。
這位女士讓兒子成為她境況的「見證人」,當父親不在時,她就讓兒子睡在她床上,並非為了滿足潛在的亂倫慾望,而是為了不再感到孤獨。於是吉爾就發展出「小王子癥狀」:他最終堅信他是唯一一個能安慰他母親的人。然而,當他父親回家時,他就得又回到自己房間,因為他父母親在不可避免的爭吵後,還是會睡在一起。
在成長的過程中,吉爾成為一個受挫沮喪的人,卻又下定決心要讓其他男人付出代價。他現在是一位野心過度的企業老闆,堅信天底下只有一個好位置,而他必須得到。他未能啟動那個會讓他「像」他父親一樣變成一位成年男性的認同機制;他選了相反的方向,想要成為「取代」他父親的成年男性。
自戀是個人發展過程中一個正常的階段。小孩兒天生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直到得益於家庭和學校里榜樣的力量,他才會學會互利和相異的原則。然而這種轉變不會發生在那些繼續讓「我」高於「你」,並忽視「我們」大家的人身上。這種自戀態度經常會被消費社會合理 化,為了達到銷售的目的從而強化這種僅僅滿足個人需求的權利。
在情感關係中也一樣,在和另一個人建立起聯繫前,必須先經歷一個自戀的、個人的實現階段。有一些人,一般是相對較抑鬱的人,會開始為另一個人而活。然而,為了能夠進入一個更完善的階段,也就是與另一個人生活,需要先經過一個中間階段,即為自己而活。只有當我們擁有了一種健康的利己主義後才能發展出一種與他人更成熟的拒互關係。否則,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都要冒著只能建立一種有毒的短期關係或是缺乏真正交流的共同生活的風險,就像皮埃爾和勞拉一樣。
這兩位四十來歲的人都非常獨立,以至於即便生活在一起,他們還是各自有一台電視機、一間浴室和一部電話。然而他們的夫妻生活被一系列的誤會「毒害」。下面是最近的一個例子。
一個周日,皮埃爾在客廳上網,他的妻子在擦銀器,這是每年都要乾的漫長又無聊的活兒。由於沒聽到家裡的任何動靜,皮埃爾就舒舒服服地繼續上網,等著有人叫他。
過了一會兒,勞拉發火了。她指責他總是這麼自私,周日都在電腦前玩兒,而他們十五歲的兒子卻特意待在家,只是為了能和父親在—起。
於是發生了無數次的誤會。皮埃爾並不道歉,爭論說總是這樣,在這個家裡從來沒有真正的交流,而勞拉則指責道:是他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造成了這次新的緊張氣氛。
在這次爭吵後的治療過程中,我們指出了他們夫妻交流中的問題:每個人都只和自己說話,他們倆沒有任何一個人和對方交流。於是,這個周日,皮埃爾想像著有人會叫他,而勞拉則相信她的丈夫會照顧好家庭。每個人都只意識到自己的想法,他們倆都沒有想到通過和對方說話的簡單方式來把事情說清楚。
(意) 帕西尼 (Pasini,W.) , 著
推薦閱讀:
※「街邊象棋」連環套路問題?
※你處理人際衝突的方式,透露了你的原生家庭密碼
※怎麼樣才能學會「拒絕他人」?
※儀式感,對一個人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有哪些很實用的搭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