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的是中國式的全球化 (2008-01-28 15:48:56)

最近,美國次級債,使得那些一度被國內金融投資界當成偶像膜拜的美國大金融機構大丟其臉、大傷其氣。金融投資領域,從來就沒有偶像,風險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曾經讓你輝煌的可能就是讓你最後葬身的陷阱,這一點,大概不會有任何中美的差別。

由此不禁想到,如果我們現在這些在糖水中泡大的券商、基金、金融機構,一旦面對如此局面,又有多少能倖免?市場經濟,不是伊甸園,類似的事情,又有誰能擔保永遠不會出現?

現在,都喜歡一窩蜂地全球化、國際化,而我們真的有必要去全球化、國際化嗎?肉,爛在自己的鍋里,總比爛在別人的鍋里強。那些全球化、國際化背後,從來少不了的是國家間的利益分配。而更重要的是,全球化、國際化,從來都有一個主導國家的問題,現在,不用諱言,一直以來的全球化,都是美國所主導的。而我們現在所謂的全球化潮流,說白了,就是美式引導的一種全球經濟遊戲,一切規則都被別人所主導,這種遊戲,我們真有那麼必要死皮賴臉地去參加?

中國,需要的是中國式的全球化。中國的市場必然成為全球最大的,有了這個吸引源,我們完全可以整合起東亞甚至整個亞洲的市場,一個亞洲的大經濟體,甚至可以包括俄羅斯。這樣一個巨大的體系里,大概已經完全沒有全球化的必要了,因為全球都會化在這巨大經濟體的強大吸引力之中。

全球化,不是讓全球把我們自己給化了,而是以我為吸引源,不斷震蕩整合出更大的吸引源,從而把全球化於其中,這樣的全球化,大概才是中國人該真正追求的。一個中俄印日四核發動的大亞洲經濟體,籠括了全球半數以上的人口和經濟規模,難道還不能改變世界經濟的秩序和規則?秩序、規則,從來都不是先驗的,而是現實利益合力的結果。一切皆有可能,而可能是實際操作出來的。

說實在話,對我們的企業,特別是金融投資企業,按照美式遊戲規則參與全球化的前景,真的很難抱樂觀的態度。就像打麻將,上下對台都是別人一夥的,你能贏的可能性基本為0。有人可能反駁,為什麼我們的製造業能取得輝煌成就?那不過是別人的遊戲重心並不在此。

我們那些糖水中泡大的券商等,現在還靠諸如權證增設去搶奪小散戶等惡劣伎倆賺錢養肥自己,試想,在如今美式的國際化、全球化市場里,能有這樣的好事?靠類似手段長大的機構,一旦出去面對那些大鱷虎狼,能有好果子吃?

所以,最好的策略,還在待在自己家裡,家裡橫並不是什麼難聽的事情,關鍵你的家夠大。中國經濟這個家,確實夠大了,只要我們按部就班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最大的吸引源,我們就能將我們的遊戲規則給全球化了。這樣,我們這些在糖水中泡大的券商等,至少也能在自己家裡把最好的位置佔住,至少有一個地利人和的優勢,如果在自己家裡開麻將還輸給外來的,那最好的處理,就是先買一塊豆腐留給自己撞頭去吧。

如此,大概一旦發生類似這次次貸般的危機,我們也能很好的處理,至少全球都可以陪著我們一起分擔其壓力,如現在的美國;萬一我們那些糖水中泡大的券商等出現什麼問題,我們還可以讓外面的資金來入股填窟窿,如這次美國那幾家大名鼎鼎的機構一樣。

所以,解決問題,最關鍵還是讓我們的金融市場成為全球老大,把我們的經濟規模搞成全球老大,這樣,肉無論怎樣爛,都爛在我們自己的鍋里,那時候,又有什麼可值得擔心的呢?

這世界,沒有誰比誰更聰明,特別在最高端的市場遊戲中。關鍵是規則的制訂以及在哪裡開牌桌的問題,同樣功力的人,輸贏其實都在這規則與地利人和之上。我們的戰略,不能把自己先假設為超人,別人都是傻子。

我們現在最大的優勢,就是中國經濟起飛的「勢」,這「勢」,是國運、也是經濟發展規律所必然呈現的,這是誰都奪不去的。得此「勢」,則平凡之輩也可一飛衝天,我們只需要藉此「勢」而成就我們的全球經濟戰略,而最大的失敗,就是把此「勢」給自我扼殺了。

我們生在這樣的時代,是幸運的,因為我們剛好處在中國經濟爆炸性的主升浪中,這裡,只需要順勢而為,並不需要超人,因為任何的超人,不過順其「勢」而成就之而已。能順其「勢」而成就之,讓全球化成為中國式的,這大概就是我們最該乾的事情了。

推薦閱讀:

透視美國對華貿易戰|伐柯熱點
2020年的大事件來了!
大豆對中國到底多重要?
【專題】對美加征關稅--塑料產業鏈怎麼說
中美武林爭霸,江湖到底誰說了算?

TAG:貿易戰 | 中美貿易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