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周年,我們如何懷念張國榮
謹以此文,紀念張國榮去世十五周年。
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1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2
當年情
「今日我,與你又試肩並肩。」
3
風繼續吹
「要將憂鬱苦痛洗去,柔情蜜意我願記取。」
早就決定今天要寫張國榮。
想必朋友圈裡一定有許多人又會站出來,帶著鄙夷的口氣說:
真是一歲一哭榮,你們這些刻奇的人,連張國榮拍的電影都未必看完,連張國榮唱的歌都未必聽全,一個個跟風紀念真好笑。
這類言論這幾年似乎成了潮流,很多人覺得這樣才酷。
當然不排除有跟風紀念這種現象。
有的人確實是為了「形象定位」在發朋友圈。
但這又有何妨呢?如果一個沒看過張國榮電影的人因為「跟風紀念」而產生興趣去看了某部電影,那當然也是件好事。
畢竟他是張國榮啊。
寫到這個名字,我有千百萬句話想說,卻最終都說不出口。我腦海中不斷地浮現出他的那些電影,耳邊不斷地想起他唱過的那些歌,一切都是那麼清晰,卻又在時間的變幻中變得模糊。
十五年了,還會有二十五年、三十五年、四十五年……
那時,我們會如何懷念張國榮?那時,那些從未與他生活於同一時代的孩子,又該如何討論張國榮?
今天我不聊演員張國榮,也不聊歌手張國榮,更不想深度討論文化符號張國榮。
講一件小事吧。
我中學時有個同桌,文文靜靜的小姑娘,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那種。
有天晚自習班主任不在,同學們就打開教室里的電腦,用投影儀放電影看。那天我們看的是《霸王別姬》。
小姑娘很專註。
她知道演程蝶衣的叫張國榮,但也只是局限於知道這個名字而已。
她不知道張國榮還拍過哪些電影,她不知道張國榮唱過哪些歌,也許她也熟悉某個旋律,但多半不清楚那些聲音來自張國榮。
看完《霸王別姬》,她問我:
「你還看過張國榮其他電影嗎?」
我蠻開心:
「看過啊,你可以看《阿飛正傳》、《春光乍泄》、《東邪西毒》……」我說了一長串電影名字,都是我當時看過卻沒看懂的。
我還興奮地說:
「你可以看他演唱會的視頻,你會愛上他的。」
小姑娘也很興奮:
「我將來畢業了要聽他的演唱會。」
我一愣:
「他03年就自殺去世了。」
小姑娘哭了。
不像暴風驟雨,卻持續了挺久。
她說: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哭,但知道這樣的一個人和我不在一個世界上了,就很想哭。」
十五周年了,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又想哭。
在2003年,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失去了張國榮。
但也許到了2018年,我們才真正明白這個世界到底失去了什麼。
回不去了。
就讓風繼續吹吧。
推薦閱讀:
※用哥哥的照片做頭像真的不合適嗎?
※有哥哥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有一個非常帥有很多人追的哥哥是怎樣的體驗?
※哥哥是妹控且妹妹是兄控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