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用戶 「不願意用隱私換便利」 ?

丨全文4800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在貪婪的用戶眼裡,個人隱私不過是寥寥數據而已,他們願意用隱私換取便宜和利益,他們與產品運營方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facebook5000萬用戶數據泄漏、股價暴跌之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

「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開放,也相對來說沒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願意這麼做。當然我們也要遵循一些原則,如果這個數據能讓用戶受益,他們又願意給我們用,我們就會去使用它的。我想這就是我們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基本標準。」

印象中,很多用戶就是很貪婪,他們就是願意用自己的隱私換取便宜和利益,有記憶的幾次大的隱私與利益博弈的事件中,有很多很多的用戶選擇了利益,我們回憶一下比較有爭議的「網易星球」和「14年借貸寶全國地推」。

網易星球——零成本獲取用戶隱私數據

網易星球——一個號稱「基於區塊鏈生態的價值共享平台」

在我看來它本質和網易其他產品體系里的積分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區塊鏈很火,所以才強行與區塊鏈沾邊,不然用戶們怎麼會綁定個人隱私信息呢?

在幣圈難免有一種一夜暴富的氛圍,網易最開始做了一個招財貓項目,沒頭沒尾的就結束了,然後就是這個「網易星球」,官方最開始都沒說清楚項目,也沒說清楚價值,然後就開始挖掘「用戶價值」了。

有多少用戶不明不白的就綁定了自己的身份證信息、旅行頻次、健康信息、教育程度、社交信用程度、娛樂時長、購物金額、通訊信息等與自己真實身份與個人狀態極其強相關的資料。

後來網易星球遭到質疑,多個平台質疑網易是為自身的金融項目而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網易所搜集的信息已經可以體現一個人的還款和理財能力了,有了客戶信息還愁沒客戶嘛?

隨後網易星球找到了一條把網易星球的原力變現的方式,推出了網易黑鑽用來拍賣網易旗下相關商品,直到這裡,你還不覺得它本質就是積分兌換嘛?

積分兌換隻是給了商品固定的積分額度,網易黑鑽是用戶拿出自己最願意兌換的積分額度,況且這個額度官方是可以控制的。用戶也從競拍數量、競拍價、競拍排行榜名單缺失等多方面質疑內部操作。

先不論用戶質疑的內容,單看網易黑鑽的價值也就在2元到10元之間,而且能夠變現到具體商品的用戶寥寥無幾,這樣的網易星球值得你把這麼全面的個人隱私授權給它們嘛?

這裡不論網易星球項目是否道德與否,商業的本質就是賺錢,他們獲取了數據,但也沒有供外部企業使用,並且沒有強制用戶綁定,用戶完全可以選擇不綁定個人信息、不去掏這份沒可能拿到手的金子。

用戶為什麼選擇綁定呢?為什麼還幫著網易傳播去獲取所謂的原力呢?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貪婪,怕錯過了網易區塊鏈這趟車,他們就是願意用自己的隱私去換取可能的既得利益。

誰說用戶不願意用利益換取便利?網易星球近乎零成本拿到數百萬用戶的隱私數據就足以證明:貪婪驅使用戶不顧個人隱私的保密性。

阿里麻吉寶——及時下線的誤會

麻吉寶——一個死灰復燃的手機淘寶客分發系統。

不出意外的話,昨天你一定見過「阿里出品、必是精品的區塊鏈項目-麻吉寶」,據相關消息看,麻吉寶本來就是阿里媽媽團隊做的淘寶客分發系統,所謂的區塊鏈我也不知道怎麼強行塞入的。

至於為什麼叫緊急下線,然後努力澄清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麻吉寶與區塊鏈無關,但麻吉寶的產品頁面明明寫了「區塊鏈」三個字,這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阿里媽媽團隊估計是看百度、網易都試水區塊鏈,自己不做一個反而顯得對區塊鏈項目不積極,於是就重新讓本來已經不運營的麻吉寶重新上線了,並冠名基於區塊鏈的項目。

麻吉寶很快就刷遍了各個微信群和朋友圈,邀請碼一度達到峰值,造成的影響也逐漸增大,隨後阿里就緊急下線了麻吉寶。

歸根結底,阿里不似網易,阿里的盤子不容許用戶對其產生質疑,而網易則顯得格外的沒皮沒臉,阿里更注重用戶信任感。

在麻吉寶存活的幾個小時里,為什麼用戶會積極的用支付寶登錄,那麼用力的邀請好友,與網易星球是同理的,都是因為怕錯過區塊鏈這趟車。

估摸著只要是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公司玩這種「基於區塊鏈的項目」分銷活動就會引發一定量級的轉發,就和幣圈一樣,比特幣和空氣幣都有大量的用戶追逐。

當然啦,不僅僅是互聯網的這種授權信息的形式,還有線下地推填表以及下載APP授權個人信息等,都是為了某個利益而去犧牲個人隱私,最有印象的就是借貸寶。

借貸寶——全國性地推獲客

借貸寶——一個存活至今估值幾十億的P2P平台,2015年掀起了地推狂潮。

他們會選擇禮品或者現金,然後要求用戶下載借貸寶,並做活體認證等個人身份認證,為了拿保溫杯、玩偶,或者三五十現金的用戶都能排著隊去下載註冊並完成認證。

在隨後的時間裡,新聞不斷爆出借貸寶藉機收集個人信息等,但全國性的地推並沒有停止,獲客速度依然沒有大幅下降,就這樣借貸寶一躍成名,還擁有了那麼多已經經過認證的註冊用戶。

用戶肯定也懷疑借貸寶的動機,但心裡總歸覺得「反正也騙不著我,註冊認證下就能拿幾十上百塊的禮品,太划算了」。這一切都是貪婪驅使著用戶心甘情願的把個人信息送給別人。

哪裡有利益,用戶就敢把自己的隱私放到哪裡,最終在互聯網上再也無處遁形。於是乎,有更多用戶是破罐子破摔了,反正早晚都是個透明,自己也沒多少錢,詐騙什麼的也不能怎樣,擼點兒羊毛也挺好的。

有這個思維的用戶恐怕會失望了。雖然不知道前段時間的「大數據殺熟」到底是不是全網存在,但是「心理底價定價」我想一定是有的。

「心理底價定價」是我為了描述而通俗化的稱呼,想表達的意思是平台通過你的隱私數據知道你所能承受的價格底線,然後就給你展示你的底線價格,讓你覺得心滿意足的買了該商品或服務。

比如你要去買一件襯衣,你心裡一定有一個預期價位,要麼是70,要麼是100,又或是300以上,這個數字其實可以通過你的餐飲消費和打車頻率等信息來判斷的,經過演算法的不斷對你試探,最終就能準確知道你對每一件商品的心理最低價位了。

了解了你的心理底價就好比「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它就能給你推薦你喜歡又有能力購買的商品或服務了,而最終可能會導致大數據殺熟,也就是同一個商品或服務,你與別人價格不同,這其實與你和平台熟不熟沒關係,而是與你的心理底價有關係。

而這一切的起源於「你不注重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隨意授權通訊錄、身份證等隱秘信息給平台或個人」。

更不可否認的是:即使你不輕易授權個人信息給任何平台,你也很有可能會喪失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從而變得無處遁形。

也許最終我們還是會變成透明人,但至少現在你還可以盡自己努力保護個人隱私,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建立自己的密碼規則

很多用戶的密碼總是被盜,於是乎就輸入很長一段很複雜的密碼,弄得自己每次都要改密碼,時間長了,就沒有動力去經常修改密碼了,就跟銀行機構經常跟你強調定期修改個人賬戶密碼,你應該幾乎沒理會過吧?

我有一個小建議就是建立一個自己的密碼規則,你去記住規則而不是密碼,甚至自己一度就會忘記密碼,但是只要記得規則,你的密碼你自己就一定輸的對,因為這個規則是你自己制定的。

至於這個規則怎麼制定,我覺得因人而異,你可以把你生命中那些重要的數字和密碼或者是日期就好好在腦子裡過一遍,然後就想你喜歡什麼數字,什麼字母,有哪些一長串的數字你肯定不會忘記,並且這些長串的數字並不太重合,且有多份。

我知道以上可能你不會去做,因為那些重要的數字和字母對於有些人來說就是生日和紀念日,太不多樣化了,容易被猜中,只有文青才會有很多只有自己明白的數字和字母,然後拼接成密碼,做一個自己的密碼規則,我大概是其中之一吧~

生成密碼之後,在使用過程中不要隨意在不安全的設備上記住密碼,或者以文字、圖片等形式儲存密碼,這些都是極有可能被泄露的。

有條件的話使用2個手機號

很多用戶是使用2個號,但是沒把這2個手機號用在隱私保護上,我這裡有一些對手機號做保護的建議。

假如你有2個手機號,拿出一個號只讓你自己知道,然後把這個號去綁定銀行卡等重要金融信息平台,另外一個號就跟你現在一樣正常使用,該打電話打電話,該語音語音,因為你常用的號是隱私泄露的源頭,但這個號沒有金融數據,那就無所謂了。

記住核心是:保留一個只有你知道的號碼去做銀行預留手機號等重要信息,並且盡量不要告訴任何人,對,是任何人,因為別人可能不是和你一樣保護個人隱私,她的隱私泄露會連累你的。

不要授權通訊錄

通訊錄在徵信系統里是你很珍貴的個人信息,但很多用戶就隨意授權給各個APP。

我建議是不要授權通訊錄給任何一個APP,包括微信和支付寶,因為沒有一個App需要獲取你的通訊錄,凡是想要獲取你關係鏈的APP一定是要做某種不好的舉動,比如推銷和詐騙等。

養成閱讀協議的習慣

不論是電子還是紙質的協議,都要仔細的閱讀一遍,這個場景會出現在你註冊APP、線下租房、做合作等,一旦你同意或者簽字了,那協議中的條款就生效了。

流氓條款比如把你的賬號信息不經你同意就可以授權給第三方、租房租金每年以20%的比例上升等,都是你同意才能生效的,如果養成好習慣,仔細看協議,就能及時止損。

如果遇到強制綁定個人信息、強制同意不合理條款,你可以選擇放棄該服務,並且去互聯網上曝光它,我相信在這個時代,只要人人都有這個意識,那些投機取巧的平台才是無處遁形呢?

不盲目跟風、輕信謠言

看到別人註冊邀請,你心裡就痒痒,總覺得不去湊熱鬧就錯了幾個億一樣,理性的想一下,錢永遠握在少數人手裡,能賺錢的項目等傳到普通人那裡早已經設置好了陷阱。

你惦記別人的獎勵,別人惦記你的隱私和錢包,就跟理財你別人的利息,別人可能惦記你的本金,理財和隱私授權都要謹慎起見,不跟風、不盲從,有自己的判斷。

對只能設備保留懷疑態度

人工智慧背後的控制者還是人,就像手機可以刷地鐵公交一樣,是很便利了,但同時你手機里的個人信息也被拿走了,在體驗上並沒有多便利,相比下來,我更喜歡一卡通。

未來機器人或許真的會普及,也會有作亂的機器人,但歸根結底,這背後操縱的還是人,如果不是人為的設計出別有用心的機器人,也不會有那些亂子。

所以約定好機器人研究的領域、機器人可以做的事情很重要,這不是限制機器人發展,而是給人一道屏障,別讓別有用心者越過屏障。

當有一天我們使用更智能的設備時,要持有懷疑態度,它有沒有收集你個人隱私,比如攝像、記錄你的行為軌跡,家裡布置裝修等,想一想還是蠻可怕的。

當然,抱有謹慎態度,絕不是抵制智能硬體,該用還是正常用,只是注意著其中的風險就好了。

以上幾個建議我只是拋磚引玉,如果你有更好的歡迎交流。

寫到這裡似乎有點跑偏了,本來只是想對諸如麻吉寶、網易星球這些帶有裂變性質的隱私收集行為做警醒,一不小心說了很多我對隱私保護的建議額。

我們再回歸正題,從網易星球、麻吉寶、借貸寶的事件細細來看,用戶真的是很多時候就是願意犧牲個人隱私去換取便利,你說呢?

而這種願意有時候用戶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我覺得就是因為「貪婪」,表現的直接點就是貪圖小便宜、對小利益念念不忘。

人性的本質里有七宗罪,它們分別是「貪婪、貪食、懶惰、傲慢、嫉妒、憤怒、淫慾」。互聯網的產品大多都與其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有關。

比如與貪婪有關的就會有「拼多多」、「淘寶」、「美團點評」等,在買買買上不斷給你實惠和便利性,還會有各種打折吸引你多買多存貨,彷彿這次不買就虧了似兒的。

驅使用戶拿個人隱私換取便利的也是「貪婪」,不懂區塊鏈,只知道好像有很多人都賺了錢,大公司開始做區塊鏈項目了,就趕緊跟上,抱緊大腿,人性的貪婪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此也是希望各家企業都有責任感,不要像facebook一樣造成數據泄露,也不要把數據濫用,既然用戶同意授權給你數據了,請珍惜這份用戶對平台的信任,沒有誰會一直是大公司,隱私數據泄露或許可能成為你沒落的起點。

更希望用戶提高隱私保護的意識,如果說如今手機號已經不是隱私了,請不要在將來的某一天連身份證號也不再是隱私了好嘛?

丨全文4800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在貪婪的用戶眼裡,個人隱私不過是寥寥數據而已,他們願意用隱私換取便宜和利益,他們與產品運營方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facebook5000萬用戶數據泄漏、股價暴跌之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

「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開放,也相對來說沒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願意這麼做。當然我們也要遵循一些原則,如果這個數據能讓用戶受益,他們又願意給我們用,我們就會去使用它的。我想這就是我們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基本標準。」

印象中,很多用戶就是很貪婪,他們就是願意用自己的隱私換取便宜和利益,有記憶的幾次大的隱私與利益博弈的事件中,有很多很多的用戶選擇了利益,我們回憶一下比較有爭議的「網易星球」和「14年借貸寶全國地推」。

網易星球——零成本獲取用戶隱私數據

網易星球——一個號稱「基於區塊鏈生態的價值共享平台」

在我看來它本質和網易其他產品體系里的積分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區塊鏈很火,所以才強行與區塊鏈沾邊,不然用戶們怎麼會綁定個人隱私信息呢?

在幣圈難免有一種一夜暴富的氛圍,網易最開始做了一個招財貓項目,沒頭沒尾的就結束了,然後就是這個「網易星球」,官方最開始都沒說清楚項目,也沒說清楚價值,然後就開始挖掘「用戶價值」了。

有多少用戶不明不白的就綁定了自己的身份證信息、旅行頻次、健康信息、教育程度、社交信用程度、娛樂時長、購物金額、通訊信息等與自己真實身份與個人狀態極其強相關的資料。

後來網易星球遭到質疑,多個平台質疑網易是為自身的金融項目而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網易所搜集的信息已經可以體現一個人的還款和理財能力了,有了客戶信息還愁沒客戶嘛?

隨後網易星球找到了一條把網易星球的原力變現的方式,推出了網易黑鑽用來拍賣網易旗下相關商品,直到這裡,你還不覺得它本質就是積分兌換嘛?

積分兌換隻是給了商品固定的積分額度,網易黑鑽是用戶拿出自己最願意兌換的積分額度,況且這個額度官方是可以控制的。用戶也從競拍數量、競拍價、競拍排行榜名單缺失等多方面質疑內部操作。

先不論用戶質疑的內容,單看網易黑鑽的價值也就在2元到10元之間,而且能夠變現到具體商品的用戶寥寥無幾,這樣的網易星球值得你把這麼全面的個人隱私授權給它們嘛?

這裡不論網易星球項目是否道德與否,商業的本質就是賺錢,他們獲取了數據,但也沒有供外部企業使用,並且沒有強制用戶綁定,用戶完全可以選擇不綁定個人信息、不去掏這份沒可能拿到手的金子。

用戶為什麼選擇綁定呢?為什麼還幫著網易傳播去獲取所謂的原力呢?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貪婪,怕錯過了網易區塊鏈這趟車,他們就是願意用自己的隱私去換取可能的既得利益。

誰說用戶不願意用利益換取便利?網易星球近乎零成本拿到數百萬用戶的隱私數據就足以證明:貪婪驅使用戶不顧個人隱私的保密性。

阿里麻吉寶——及時下線的誤會

麻吉寶——一個死灰復燃的手機淘寶客分發系統。

不出意外的話,昨天你一定見過「阿里出品、必是精品的區塊鏈項目-麻吉寶」,據相關消息看,麻吉寶本來就是阿里媽媽團隊做的淘寶客分發系統,所謂的區塊鏈我也不知道怎麼強行塞入的。

至於為什麼叫緊急下線,然後努力澄清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麻吉寶與區塊鏈無關,但麻吉寶的產品頁面明明寫了「區塊鏈」三個字,這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阿里媽媽團隊估計是看百度、網易都試水區塊鏈,自己不做一個反而顯得對區塊鏈項目不積極,於是就重新讓本來已經不運營的麻吉寶重新上線了,並冠名基於區塊鏈的項目。

麻吉寶很快就刷遍了各個微信群和朋友圈,邀請碼一度達到峰值,造成的影響也逐漸增大,隨後阿里就緊急下線了麻吉寶。

歸根結底,阿里不似網易,阿里的盤子不容許用戶對其產生質疑,而網易則顯得格外的沒皮沒臉,阿里更注重用戶信任感。

在麻吉寶存活的幾個小時里,為什麼用戶會積極的用支付寶登錄,那麼用力的邀請好友,與網易星球是同理的,都是因為怕錯過區塊鏈這趟車。

估摸著只要是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公司玩這種「基於區塊鏈的項目」分銷活動就會引發一定量級的轉發,就和幣圈一樣,比特幣和空氣幣都有大量的用戶追逐。

當然啦,不僅僅是互聯網的這種授權信息的形式,還有線下地推填表以及下載APP授權個人信息等,都是為了某個利益而去犧牲個人隱私,最有印象的就是借貸寶。

借貸寶——全國性地推獲客

借貸寶——一個存活至今估值幾十億的P2P平台,2015年掀起了地推狂潮。

他們會選擇禮品或者現金,然後要求用戶下載借貸寶,並做活體認證等個人身份認證,為了拿保溫杯、玩偶,或者三五十現金的用戶都能排著隊去下載註冊並完成認證。

在隨後的時間裡,新聞不斷爆出借貸寶藉機收集個人信息等,但全國性的地推並沒有停止,獲客速度依然沒有大幅下降,就這樣借貸寶一躍成名,還擁有了那麼多已經經過認證的註冊用戶。

用戶肯定也懷疑借貸寶的動機,但心裡總歸覺得「反正也騙不著我,註冊認證下就能拿幾十上百塊的禮品,太划算了」。這一切都是貪婪驅使著用戶心甘情願的把個人信息送給別人。

哪裡有利益,用戶就敢把自己的隱私放到哪裡,最終在互聯網上再也無處遁形。於是乎,有更多用戶是破罐子破摔了,反正早晚都是個透明,自己也沒多少錢,詐騙什麼的也不能怎樣,擼點兒羊毛也挺好的。

有這個思維的用戶恐怕會失望了。雖然不知道前段時間的「大數據殺熟」到底是不是全網存在,但是「心理底價定價」我想一定是有的。

「心理底價定價」是我為了描述而通俗化的稱呼,想表達的意思是平台通過你的隱私數據知道你所能承受的價格底線,然後就給你展示你的底線價格,讓你覺得心滿意足的買了該商品或服務。

比如你要去買一件襯衣,你心裡一定有一個預期價位,要麼是70,要麼是100,又或是300以上,這個數字其實可以通過你的餐飲消費和打車頻率等信息來判斷的,經過演算法的不斷對你試探,最終就能準確知道你對每一件商品的心理最低價位了。

了解了你的心理底價就好比「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它就能給你推薦你喜歡又有能力購買的商品或服務了,而最終可能會導致大數據殺熟,也就是同一個商品或服務,你與別人價格不同,這其實與你和平台熟不熟沒關係,而是與你的心理底價有關係。

而這一切的起源於「你不注重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隨意授權通訊錄、身份證等隱秘信息給平台或個人」。

更不可否認的是:即使你不輕易授權個人信息給任何平台,你也很有可能會喪失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從而變得無處遁形。

也許最終我們還是會變成透明人,但至少現在你還可以盡自己努力保護個人隱私,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建立自己的密碼規則

很多用戶的密碼總是被盜,於是乎就輸入很長一段很複雜的密碼,弄得自己每次都要改密碼,時間長了,就沒有動力去經常修改密碼了,就跟銀行機構經常跟你強調定期修改個人賬戶密碼,你應該幾乎沒理會過吧?

我有一個小建議就是建立一個自己的密碼規則,你去記住規則而不是密碼,甚至自己一度就會忘記密碼,但是只要記得規則,你的密碼你自己就一定輸的對,因為這個規則是你自己制定的。

至於這個規則怎麼制定,我覺得因人而異,你可以把你生命中那些重要的數字和密碼或者是日期就好好在腦子裡過一遍,然後就想你喜歡什麼數字,什麼字母,有哪些一長串的數字你肯定不會忘記,並且這些長串的數字並不太重合,且有多份。

我知道以上可能你不會去做,因為那些重要的數字和字母對於有些人來說就是生日和紀念日,太不多樣化了,容易被猜中,只有文青才會有很多只有自己明白的數字和字母,然後拼接成密碼,做一個自己的密碼規則,我大概是其中之一吧~

生成密碼之後,在使用過程中不要隨意在不安全的設備上記住密碼,或者以文字、圖片等形式儲存密碼,這些都是極有可能被泄露的。

有條件的話使用2個手機號

很多用戶是使用2個號,但是沒把這2個手機號用在隱私保護上,我這裡有一些對手機號做保護的建議。

假如你有2個手機號,拿出一個號只讓你自己知道,然後把這個號去綁定銀行卡等重要金融信息平台,另外一個號就跟你現在一樣正常使用,該打電話打電話,該語音語音,因為你常用的號是隱私泄露的源頭,但這個號沒有金融數據,那就無所謂了。

記住核心是:保留一個只有你知道的號碼去做銀行預留手機號等重要信息,並且盡量不要告訴任何人,對,是任何人,因為別人可能不是和你一樣保護個人隱私,她的隱私泄露會連累你的。

不要授權通訊錄

通訊錄在徵信系統里是你很珍貴的個人信息,但很多用戶就隨意授權給各個APP。

我建議是不要授權通訊錄給任何一個APP,包括微信和支付寶,因為沒有一個App需要獲取你的通訊錄,凡是想要獲取你關係鏈的APP一定是要做某種不好的舉動,比如推銷和詐騙等。

養成閱讀協議的習慣

不論是電子還是紙質的協議,都要仔細的閱讀一遍,這個場景會出現在你註冊APP、線下租房、做合作等,一旦你同意或者簽字了,那協議中的條款就生效了。

流氓條款比如把你的賬號信息不經你同意就可以授權給第三方、租房租金每年以20%的比例上升等,都是你同意才能生效的,如果養成好習慣,仔細看協議,就能及時止損。

如果遇到強制綁定個人信息、強制同意不合理條款,你可以選擇放棄該服務,並且去互聯網上曝光它,我相信在這個時代,只要人人都有這個意識,那些投機取巧的平台才是無處遁形呢?

不盲目跟風、輕信謠言

看到別人註冊邀請,你心裡就痒痒,總覺得不去湊熱鬧就錯了幾個億一樣,理性的想一下,錢永遠握在少數人手裡,能賺錢的項目等傳到普通人那裡早已經設置好了陷阱。

你惦記別人的獎勵,別人惦記你的隱私和錢包,就跟理財你別人的利息,別人可能惦記你的本金,理財和隱私授權都要謹慎起見,不跟風、不盲從,有自己的判斷。

對只能設備保留懷疑態度

人工智慧背後的控制者還是人,就像手機可以刷地鐵公交一樣,是很便利了,但同時你手機里的個人信息也被拿走了,在體驗上並沒有多便利,相比下來,我更喜歡一卡通。

未來機器人或許真的會普及,也會有作亂的機器人,但歸根結底,這背後操縱的還是人,如果不是人為的設計出別有用心的機器人,也不會有那些亂子。

所以約定好機器人研究的領域、機器人可以做的事情很重要,這不是限制機器人發展,而是給人一道屏障,別讓別有用心者越過屏障。

當有一天我們使用更智能的設備時,要持有懷疑態度,它有沒有收集你個人隱私,比如攝像、記錄你的行為軌跡,家裡布置裝修等,想一想還是蠻可怕的。

當然,抱有謹慎態度,絕不是抵制智能硬體,該用還是正常用,只是注意著其中的風險就好了。

以上幾個建議我只是拋磚引玉,如果你有更好的歡迎交流。

寫到這裡似乎有點跑偏了,本來只是想對諸如麻吉寶、網易星球這些帶有裂變性質的隱私收集行為做警醒,一不小心說了很多我對隱私保護的建議額。

我們再回歸正題,從網易星球、麻吉寶、借貸寶的事件細細來看,用戶真的是很多時候就是願意犧牲個人隱私去換取便利,你說呢?

而這種願意有時候用戶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我覺得就是因為「貪婪」,表現的直接點就是貪圖小便宜、對小利益念念不忘。

人性的本質里有七宗罪,它們分別是「貪婪、貪食、懶惰、傲慢、嫉妒、憤怒、淫慾」。互聯網的產品大多都與其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有關。

比如與貪婪有關的就會有「拼多多」、「淘寶」、「美團點評」等,在買買買上不斷給你實惠和便利性,還會有各種打折吸引你多買多存貨,彷彿這次不買就虧了似兒的。

驅使用戶拿個人隱私換取便利的也是「貪婪」,不懂區塊鏈,只知道好像有很多人都賺了錢,大公司開始做區塊鏈項目了,就趕緊跟上,抱緊大腿,人性的貪婪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此也是希望各家企業都有責任感,不要像facebook一樣造成數據泄露,也不要把數據濫用,既然用戶同意授權給你數據了,請珍惜這份用戶對平台的信任,沒有誰會一直是大公司,隱私數據泄露或許可能成為你沒落的起點。

更希望用戶提高隱私保護的意識,如果說如今手機號已經不是隱私了,請不要在將來的某一天連身份證號也不再是隱私了好嘛?


推薦閱讀:

網路爬蟲無處不在,無意中的鏈接分享就能泄露你的隱私
科普 | 手機號遮住中間四位****並沒有什麼卵用,銀行卡卡號更是一樣!!!

TAG:隱私保護 | 互聯網隱私 | 網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