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心理學科普需要正一下三觀
這是一個關於#貼標籤#行為和#心理#問題科普的探討。
貼標籤,就是用一個標籤去描述一個人或事物。貼標籤在社會學的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裡面被視為識別和控制異常行為的方法。雖然人們會覺得貼標籤便於大家溝通,但是標籤始終是來自外界的描述,不代表被描述者內在的認知。
當我們探討心理健康問題或者心理疾病的時候,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給人貼標籤。我們描述一個心理問題的癥狀,然後受眾會根據這些標準自查,並且得出結論自己是不是也符合標籤的描述。這是目前心理學科普以及各種媒體名人討論心理學概念的普遍方式。
這樣的方式,的確幫助更多的人了解了許多心理學相關知識,但是貼標籤的行為也可能有許多負面效應。
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是一個很經典的認知偏差。人們都會有選擇性地尋找信息來確認自己已有的信念和想法,比如人們看12星座的性格描述時,會先入為主地在自己星座的描述里尋找符合自己的部分。同樣道理,我們看某個心理問題的描述時,如果已經帶有預設,就很容易對號入座到一些其實自己並不需要擔心的問題上去。
比如前幾天探討的討好型人格,它的表現包括害怕得罪和冒犯別人,不表達自己情緒,對他人行為過度包容忍讓。但就這些行為來說,許多人都多少有過體驗,所以如果你預設了自己可能是討好型人格,那麼就很可能在看完這些描述後真的相信自己是討好型人格。
那麼是什麼讓我們會有預設呢?如果給你做科普的是一個心理學專家,那麼他的權威和專業性可能會讓你比較容易相信他,而如果他說XX問題你們絕大多數人都有,那麼你就容易相信你自己也是有這個問題的。所以心理學專業人士在科普的時候,不能因為傳播和曝光率把一個問題描述的寬泛普遍,讓許多並不符合描述的人被誤導。
如果給你做科普的是一個名人或者一個品牌,那麼你和對方的情感聯結或者品牌認同則會讓你比較容易接受對方的說法。而如果這個名人或者品牌探討某個心理問題的目的包含了品牌營銷的目的,那麼他也很可能希望儘可能多的人在自己的描述里找到共鳴感。所以你也就有了預設。
從心理學科普的角度來說,傳播知識的同時也的確需要吸引更多人來關注這個學科,所以在寫作和發聲的時候需要考慮傳播的吸引力。可是這樣的考慮應該有界限,傳播的內容應該是專業知識範圍內的。科普作者需要儘力把握這個平衡,寫出來的東西才能讓人有共鳴,但又不至於誤導人。
怎麼樣才能夠不誤導人呢?這又要說到貼標籤行為的功能了。我認為貼標籤行為在心理學科普中有且只有一個建設性的功能,就是幫助那些對自己問題不自知的人建立起反思、意識和改變的動力。
比如一個人從小都在討好,但因為並沒有其他同輩的對比,所以他無法意識到自己在討好。即使他自己很痛苦,但是卻無法看到改變的可能性,因為他會假設所有人可能都是這樣的。這時候如果能夠提出討好型人格,並且對這個問題的癥狀和產生過程作詳細闡述,那麼這個人就會意識到原來別人不是這樣的,原來我也不是必須這樣,於是就有了求助和改變的動力和希望。
除此而外,貼標籤給人們帶來了什麼影響?也許多了些認同感或身份感,但我覺得更多的時候是失去了用自己的方式去描述自己的機會(前面有講到標籤始終是來自外界的描述)?當我們看到ayawawa用MV,PU這樣的標籤去描述每一個女性的時候,都會有被反智的不適感,但事實上心理學的標籤如果沒有被更為詳盡地解釋,是會產生類似的效果的。
所以不誤導人的根本原則,我認為應該是你在描述一個問題的時候,初衷應該是「幫助那些不自知自己問題的人發現自己的問題,並且看到改變的可能性」。好的心理學科普是怎樣寫出來的?就是通過這種角度寫出來的。它會讓你的創作思路變得非常清晰,因為你的文字將不再只為傳播和共鳴服務,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寫作對象,用更人文關懷的方式去告訴他我理解你的痛苦,我也堅信你可以改變。
作為讀者和受眾,我也希望大家在看到各家聲音的時候可以有這樣一個意識:為你傳播知識的這個人,能讓你感到他想要幫助你嗎?他的意圖是賦予你知識、意識、選擇和勇氣,還是有自利的目的,比如讓你不加區分地認同,感到自愧不如,或者讓你迷信地接受某種消費。
希望這些文字能讓創作傳播的人和吸收的人都保持頭腦清晰。#配圖與文字無關#
推薦閱讀:
※朝左睡會壓迫心臟?哪種睡姿最健康?你可能誤會了很多年
※東華君的科普文章目錄
※怒吼的土撥鼠:啊~
※地礦:礦石家族中的玫瑰花 - 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