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酸真的可以治療痘痘?還是來看看過去50年的臨床大數據吧
原文發表於公眾號:文小靜護顏所。此文在原文基礎上增加了對讀者質疑的回復。
上個月和悉尼一位執業20餘年的皮膚醫學專家聊天,說起惱人的痘痘,他說「痘痘很平常,80%的人一生中都有會有某段時間或多或少受痘痘困擾。」
然後我問他那根據您接診過的痘痘患者,您覺得痘痘最主要的原因是啥呢?
他的答案讓我瞬間想起了太宰治那句名言: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雖然語境完全不符)。「 這位皮膚醫學專家雲淡風輕的說:
「簡單的說,你的父母中,只要有一方曾經有過痘痘,你就必有。青春期沒有,成年期也會有。成年期再沒有,中年以後也會有。到了生育激素分泌最旺盛的年齡還沒有生育,也會有。」
聽上去很無力是不是。。。
所以在正式進入正題之前,先表明幾個大前提:
- 請你正確看待痘痘,它很普遍,它和妊娠紋一樣,雖惱人,但對生理機能本身沒有影響;
- 請你正視基因的強大性,人為可干預的操作空間太小太小;
- 發了痘痘,請你停掉任何櫃檯化妝品,嚴格做好硬防晒,並及時諮詢正規皮膚科醫生,開具治療方案和藥物。
根據第3點,考慮到我國醫院挂號排隊很麻煩,文小靜今天特別為各位朋友整理了國際皮膚科學界在痘痘治療過程中長期積累的經驗,請大家根據各自的情況挑選治療方法以及藥品搭配。
內容包括:
- 痘痘的定義;
- 痘痘的級別 & 分類:
- 痘痘治療藥物一覽;
- 痘痘治療用藥詳解 ---- 外用藥部分;
- 痘痘治療用藥簡述 ---- 內服藥部分;
- 痘痘治療的相關飲食建議。
下面進入正題。
本文中絕大部分知識參考自美國皮膚科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國際最大的皮膚學家聯盟之一)於2016年2月發表的」痘痘護理指南「,這一版本增補了2007版本的不足,由17名認證的知名痘痘治療專家,1名全科醫師,1名兒科醫師 (分別來自賓夕法尼亞州赫舍醫療中心,西北大學,波士頓大學醫學學院,哈佛醫學院,芝加哥恩約醫院,等等)以及1名痘痘患者,篩選了50年來(1964年 - 2014年)有關痘痘的問題,精選了1145例發表在權威科研刊物上的詳細痘痘治療結果報告,根據患者的實際治療效果做出了目前為止最權威的痘痘治療手段推薦。
同樣發表於2016年的還有歐洲最新版痘痘護理指南,見 [113],和美國皮膚科學學會版本給出的痘痘治療建議差別不大。
1. 痘痘的定義
痘痘是一種慢性皮膚炎症,包括白頭(閉口)和黑頭(開口)粉刺,丘疹以及膿包。痘痘的成因比較複雜,不太可能確定」一定是由××××引起的「。這幾大成因有:基因,內分泌失調,飲食不當,以及一系列後天形成的長期生活習慣或短期突然改變了生活習慣,氣候,等等。所有這些潛在成因會導致皮膚毛囊發炎,角質增厚,細菌繁殖,油脂分泌過旺,以及身體內免疫系統紊亂造成的皮膚炎症,最終造成痘痘的產生 [1]。
2. 痘痘的級別 & 分類
截止到目前,全球還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痘痘級別分級標尺。皮膚科研者在2013年評測了18種不同的,各有特點的痘痘分級標尺[8],總結這些標尺統一的考慮因素有:痘痘種類(閉口還是開口,不發紅的白頭粉刺還是紅腫的大膿包,等等),痘痘的嚴重程度,痘痘的數量,痘痘在臉上的位置 [2],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患者對待自己痘痘的心態 [3] - [7]。
網上的痘痘患者的圖片怕是會引起廣大讀者的普遍不適,所以我找了一個像素不怎麼高的痘痘3級分法的圖,來自於美國費城皮膚科學博士Dr. Adrienne Rencic。
痘痘按照嚴重程度粗略分為3級:
- 輕度:很小的粉刺,開口或閉口都有,不發紅,無炎症;
- 中度:大一些的開口粉刺,有膿包,輕微發炎,不僅臉上有,身體其他部分可能也有;
- 重度:嚴重發炎,膿包很大,有毛囊小腫瘤,這種痘痘癒合後極有可能留下痘疤以及炎症性色素沉澱。
針對3種程度的痘痘, 皮膚醫學界給出了不同的藥物治療方案。
3. 痘痘治療藥物一覽
大家可能覺得看這個圖會頭疼,我貼上來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在選購藥品的時候做個對照。我在下文中會盡量找到國內藥物的對照版,實在沒有的話大家還是需要想辦法購買國外原版。
根據痘痘的3級分類,這張表格給出了相關治療藥品的推薦,絕對是伸手黨的福利。
從上面這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什麼級別的痘痘,治療的藥物萬變不離其宗,始終就那麼幾種。無數臨床案例證明這些藥物是最有效的,不同的只是根據痘痘嚴重程度,再疊加一種葯,或增強某種葯的濃度。
下面就來詳細解說一下各種藥物的作用原理,濃度建議,孕婦需注意的種類,以及副作用。
4. 痘痘治療用藥詳解 ---- 外用藥部分
a. 非抗生素類
- 過氧化苯甲醯(Benzoyl Peroxide 簡稱BP):作用原理是通過強氧化過程來殺死痘痘中的丙酸桿菌,並能輕微溶解粉刺 [9] & [10]。患者對這一成分的普遍耐受性很好,和抗生素配合使用能夠減弱人體對抗生素的抗藥反應。過氧化苯甲醯普遍有3種濃度,2.5%,5% 和 10%,刺激性也依次增強(會脫皮,刺痛),但很少導致過敏。敏感性皮膚建議使用 2.5% 或 5% 濃度的 [11] & [12] 水洗型產品,最快需要5天可見明顯效果 [13]。
2. 外用維生素A (retinoids)以及其衍生物。功效機理為抑制粉刺形成初期造成的的損傷,溶解粉刺,以及消炎。其中包括3種活性成分:
a. 維甲酸(tretinoin):濃度通常為0.025 - 1%;
b. 阿達帕林(adapalene):濃度通常為0.1% 或 0.3%。
c. 他扎羅汀(tazarotene):濃度通常為0.05% 或 0.1% [26] - [31]。
和過氧化苯甲醯一樣,維生素A也有刺激,會造成皮膚乾燥,脫皮,使用頻率越高,副作用越明顯 [32]。任何單一成分都是如此,濃度高,效果顯著,但副作用也大 [33]。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a. 維生素A不建議和過氧化苯甲醯混合在一起使用。過氧化苯甲醯建議白天使用,維生素A由於其感光性,建議夜間使用。白天嚴格防晒。
b. 這幾種維生素A的衍生藥品在美國藥品和食品管理局被歸為孕婦需諮詢醫生後使用的藥品,尤其他扎羅汀,孕婦以及打算要寶寶的女生嚴禁使用,會造成胎兒畸形。
3. 壬二酸(Azelaic Acid):20%濃度的壬二酸非常溫和,能夠溶解粉刺,抗菌並且抗炎,適合敏感皮。另外,壬二酸還能夠提亮膚色,幫助減輕皮膚受損後的色素沉澱 [34] - [36]。
之前我詳細寫過一款澳洲ego公司出品的壬二酸清痘乳產品,原文在:
產品推薦 ---- 油皮+除痘+去痘印+祛斑4. 氨苯碸(dapsone):比較溫和,功效機理為減輕炎症造成的皮膚損傷 [37] & [38]。通常建議和外用維生素A一起使用,實驗表明:這一成分對女性的治療效果優於男性和青少年 [39] & [40]。不建議和過氧化苯甲醯搭配使用,會迅速失去活性。孕婦需諮詢醫生後使用。
b. 外用抗生素類
所有外用抗生素的功效機理都是:強效消炎並殺菌 [14]。抗生素類不建議單獨使用,建議搭配過氧化苯甲醯(BP)複合使用,可以增強功效並減輕人體對抗生素的抗藥反應。目前在痘痘治療中普遍用到的抗生素有:
- 克林黴素(Clindamycin):濃度建議1% [15];
- 紅霉素(erythromycin):濃度建議2% [20] & [21]。
由於紅霉素攻克葡萄球菌和丙酸桿菌的能力稍弱,所以紅霉素的治痘效果被證明不如克林黴素 [16] - [19]。
目前普遍被採用的復配濃度有以下3種:
- 紅霉素 3% + 過氧化苯甲醯 5%;
- 克林黴素1% + 過氧化苯甲醯 5%;
- 克林黴素1% + 過氧化苯甲醯 3.75% [22] - [25]。
外用藥部分,12歲以上的人都可以用。
5. 痘痘治療用藥簡述 ---- 內服藥部分
關於這一部分,在我把手頭資料讀完之後臨時決定不詳細寫了,也不做任何產品的推薦。
原因有3點:1,涉及到的副作用五花八門,實在複雜;2,在用藥之前需做身體各項指標檢查,提供詳細疾病史;3,服藥開始之後也需要定時看醫生,及時反饋,進一步調整治療方案。
基於以上3點,文小靜說句對大家都負責任的話:
痘痘如果嚴重到要用內服藥的地步,請務必去正規醫院看醫生,嚴格遵醫囑。
下面簡單的羅列一下內服藥類。
- 抗生素類(systemic antibiotics):所有抗生素的功效機理都一樣,抑制細菌蛋白的合成,並且消炎。按照患者各自的過敏史,耐受力,以及是否在孕期,是否在哺乳期,等等情況的不同,又分為2個主要的小類:
a. 四環素,二甲胺四環素,多四環素 [41] - [44];
b. 紅霉素,阿奇黴素 [45] - [54]。
需要注意的點是: 服藥周期最好不要超過4個月,並且在服藥期間建議繼續使用外用維生素A(Retinoids) 或者 過氧化苯甲醯 (Benzoyl peroxide)[55] & [56],並且在停止服藥後,依然建議繼續使用外用藥,幫助繼續強化治療效果 [57] & [58]。
2. 激素類(hormonal agents):主要指兩種避孕藥(雌激素 + 黃體酮)的聯合使用。作用機理是抑制性激素生成 [59] - [66]。
3. 異維甲酸(isotretinoin):通常用於最頑固的痘痘,作用機理為減輕油脂分泌,痘痘損傷以及痘疤 [67] - [74]。
再次提醒:這一部分列出的所有內服藥,請
務必諮詢皮膚科醫生 / 內分泌醫生 後使用,
務必諮詢皮膚科醫生 / 內分泌醫生 後使用,
務必諮詢皮膚科醫生 / 內分泌醫生 後使用。
這裡羅列出來僅僅作為參考,讓大家了解一下基本的理念。
6. 痘痘治療的相關飲食建議
- 減少血糖攝入。實驗表明,痘痘患者在堅持了最短10周的低GI飲食後(包括減少糖本身,以及能讓其他物質迅速轉化為血糖的食物),痘痘明顯減少 [75] & [76]。低GI飲食的抗痘機理是:能夠令皮脂腺收縮,減輕油脂分泌,減輕細胞炎症 [77] - [80]。
用一張圖來了解一下各類食物的升血糖指數,左起:高GI(升血糖指數高於70),中GI(升血糖指數在56和69之間),低GI(升血糖指數低於55)。
總結一下:a,請盡量把作為主食的細糧(白米 / 白面)換成粗糧(全麥麵包/雜糧粥);b,請盡量吃新鮮的蔬果(在這個基礎上能選擇低糖類就更好了);c,請盡量避開烹飪程序複雜的食物。
2. 請戒掉牛奶,包括各種牛奶(全脂,低脂,脫脂),以及冰淇淋。同時實驗表明:乳酪和酸奶不會導致痘痘,大家可以放心享用。牛奶的致痘機理被推測為牛奶中的性激素以及碘有致痘風險 [81] - [86]。
這份痘痘護理指南就總結到這裡。
補充說明 ---- 關於那些被盛傳的治療痘痘的成分
以上這份痘痘護理指南中提到的相關藥品都是國際最推薦的,推薦它們的理由也全部是基於臨床治療效果。這裡沒提到的,並不是疏漏,而是全部都沒那麼推薦。為了少給大家混淆視聽,造成信息爆炸,就沒寫。
於是導致了以下情況:
這是公眾號上一位讀者給我的留言。公號上作者回復字數有限,這裡詳細說一下。關於夫西地酸(fucidic acid)對於痘痘的治療功效,在國際皮膚科研界不被認可主要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 有學者把它和幾種常用的針對痘痘的抗生素(包括克林黴素,紅霉素,四環素)的功效做了對比,實驗結果得出:夫西地酸既不能減輕油脂分泌,也不能殺死丙酸桿菌(痘痘中主要的細菌)[87]。
- 夫西地酸的用途似乎也不是針對痘痘(痘痘中主要是丙酸桿菌),而是針對接觸性皮炎,或者濕疹等等(主要是葡萄球菌)皮膚異常,而它的抗藥性被不同國家的不同學者達成一致 [95],所以國際主流痘痘治療界並不推薦夫西地酸。對夫西地酸抗藥性的報告國家包括:中國 [88],澳大利亞 [89],荷蘭 [90] & [91],英國 [92] - [94]。
- 紐西蘭和德國的幾位學者聯合發表文章:因其抗藥性,使用夫西地酸時間越長,皮膚中的葡萄球菌越會加速繁殖 [95]。牛津大學出版社也對這篇文章表示高度重視,網頁快照見下圖。
也就是說:在夫西地酸和葡萄球菌的大戰中,前者會很快敗下陣來,而後者會越挫越勇。
為避免同樣類型的質疑,在這裡重提一下:所有平時大家可能或多或少聽到過的,對痘痘治療有好處的產品,包括水楊酸,間苯二酚,氧化鋁,鋅,硫磺,煙醯胺,茶樹精油,等等,它們用於治療痘痘的臨床證據都太少太少,不被推薦,相關報告見 [96] - [107]。
其中,水楊酸(salicylic acid)和乙醇酸(glycolic acid)的角質剝脫和抑制油脂粘連機理對於不發紅的,最輕微的白頭粉刺有輕微的促進代謝的功效 [108] - [112]。但需要的次數太多,且效果不持久。
對應的幾樣產品:
回答題目的問題:刷酸由於其打開毛孔和剝脫角質的功效,能夠幫助到看上去類似於脂肪粒一樣,沒有發紅髮炎癥狀的粉刺突起。
但是:對於紅腫的,發炎的,膿包型的(痊癒後會留下痘印的)痘痘,刷酸不能幫助消炎,不能幫助除菌,所以,沒什麼用。
寫在最後
不知大家發現一個問題沒有,就是:所有這些藥物,跟化妝品櫃檯的產品比,有啥非常顯著的不同?
不妨來看看當你在化妝品櫃檯諮詢有關痘痘的產品時,推薦的大熱門都有些什麼?拉幾個典型出來,包括這些但不限於這些:
答案是:這3款產品,都是酒精大戶(第一個是酒精+硫磺復配);而這篇文章中推薦的藥品,都不含酒精。
再來看看我在櫃檯所遇到過的靠譜產品,倩碧痘痘急救凝膠,添加了5%的過氧化苯甲醯,以及幫助皮膚舒緩的綠茶提取物,讓這款產品成了大商場櫃檯上罕見的,上升到了醫療高度的,所有化妝品品牌中,真正對痘痘有功效的,並且沒有添加其他刺激成分的,靠譜痘痘護理產品。
酒精的存在,只是暫時溶解了油脂,並利用其快速揮發的機理把臉上的油和水都快速帶走,讓皮膚得到暫時的清爽感。請大家千萬不要錯誤的認為,它能夠幫助痘痘代謝掉;相反,酒精能夠拖垮皮膚的自我修復功能,在痘痘癒合之後,讓痘印長期處於發紅髮炎狀態,處理難度變大,處理時間延長數個月。
上面這張網頁截圖是澳大利亞最正規的網路醫生網站給出的痘痘護理注意事項,截圖部分是關於清潔的。這份攻略除了涵蓋了我正文中的痘痘護理指南所有內容,還明確寫出了「禁用酒精。」(另外還說了:不要磨砂,不要去角質,也不要敷面膜。)
再隨便找幾個不同國家對痘痘處理建議的正規網站,相信你會發現,他們都建議嚴格規避酒精。
關於酒精對皮膚的損害,以及食用酒精轉化為化妝品用酒精的原理,請大家再次回顧我的文章做更深層的了解 :
喬喬:化妝品中的酒精 ---- 你不可不了解的毒性德國波恩大學法醫毒理學博士,認證食品化學家,毒性學家,德國卡爾斯魯厄化學物質調查實驗室植物性食品部門主管,Dirk W. Lachenmeier博士研究酒精的毒性10多年,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了200餘篇文章。隨便截幾篇相關文章感受一下:
之前忘記在哪個文獻搜索平台看到Dirk W. Lachenmeier博士不惜向本國商業和文化巨頭 ---- 德國啤酒 開火的文章,感慨這真是醫者仁心的典範。
化妝品對痘痘是無能為力的,多數還會有反作用。還請大家選擇合適的藥品,並永遠嚴格防晒。
再次感慨一下,並表示對各位皮膚科學家的致敬。為了人們的皮膚健康,無數次實驗,涉及的患者人數為7位數,真是辛苦了。這還是只介紹了生理層面的科研關懷,文中沒有提及他們對於痘痘患者的心理關懷又做了多少努力。
最後還是祝大家,美顏盛世,財色兼收~
原文發表於公眾號:文小靜護顏所。更多護膚理念,以及產品推薦/吐槽請進入公眾號查看。
關注文小靜護顏所,收穫最科學的美顏知識。
參考文獻:
[1] - [86] 請參見微信公眾號,這裡字數不夠了,超過了6185個字。。。
[87] Sommer, S., Bojar, R., Cunliffe, W. J., et al. (1997).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2% fusidic acid lo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88] Ma, Y., Zhang, N., Wu, S., Huang, H., & Cao, Y. (2016).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opical agents against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an in vitro study of clinical isolates from a hospital in Shanghai, China. Front. Med.
[89] Howden, B. P., & Grayson, M. L. (2005). Dumb and Dumber—The Potential Waste of a Useful Antistaphylococcal Agent: Emerging Fusidic Acid Resistance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90] Peeters, K. A., Mascini, E. M., & Sanders, C. J. (2004). Resistanc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to fusidic acid. Int J Dermatol.
[91] Brown, E. M., & Thomas, P. (2002). Fusidic acid resistance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s. Lancet.
[92] Dobie, D., & Gray, J. (2004). Fusidic acid resistance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Arch
Dis Child.[93] Shah, M., & Mohanraj, M. (2003). High levels of fusidic acid-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dermatology patients. Br J Dermatol.
[94] Ravenscroft, J. C., Layton, A., & Barnham, M. (2000). Observations on high levels of fusidic acid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Harrogate, North Yorkshire, UK. Clin Exp Dermatol.
[95] Williamson, D. A., Monecke, S., Heffernan, H., et al. (2014). High usage of topical fusidic acid and rapid clonal expansion of fusidic acid-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 cautionary tale. Clin Infect Dis.
[96] Shalita, A. R. (1981). Treatment of mild and moderate acne vulgaris with salicylic acid in an alcohol-detergent vehicle. Cutis.
[97] Shalita, A. R. (1989). Comparison of a salicylic acid cleanser and a benzoyl peroxide wash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Clin Ther.
[98] Elstein, W. (1981). Topical deodorized polysulfides. Broadscope acne
therapy. Cutis.[99] Hjorth, N., Storm, D., & Dela, K. [1985]. Topical anhydrous aluminum chloride for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a double-blind study. Cutis.
[100] Bojar, R. A., Eady, E. A., & Jones, C. E., Cunliffe, W. J., & Holland KT.
(1994). Inhibition of erythromycin-resistant propionibacteria on the skin of acne patients by topical erythromycin with and without zinc. Br J Dermatol.[101] Cochran, R. J., Tucker, S. B., & Flannigan, S. A. (1985). Topical zinc therapy for acne vulgaris. Int J Dermatol.
[102] Stainforth, J., MacDonald-Hull, S., Papworth-Smith, J. W., et al. (1993). A single-blind comparison of topical erythromycin/zinc lotion and oral minocyc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J Dermatolog Treat.
[103] Lebrun, C. M. (2004). Rosac cream with sunscreens (sodium sulfacetamide 10% and sulfur 5%). Skinmed.
[104] Tarimci, N., Sener, S., & Kilinc, T. (1997). Topical sodium sulfacetamide/ sulfur lotion. J Clin Pharm Ther. 1997;22:301.
[105] Thiboutot, D. (2000). New treatment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acne. Arch Fam Med.
[106] Shalita, A. R., Smith, J. G., Parish, L. C., Sofman, M. S., & Chalker, D. K. (1995). Topical nicotinamide compared with clindamycin gel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acne vulgaris. Int J Dermatol.
[107] Khodaeiani, E., Fouladi, R. F., Amirnia, M., Saeidi, M., & Karimi, E. R. (2013). Topical 4% nicotinamide vs. 1% clindamycin in moderate inflammatory acne vulgaris. Int J Dermatol.
[108] Atzori, L., Brundu, M. A., Orru, A., & Biggio P. (1999). Glycolic acid peel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109] Levesque, A., Hamzavi, I., Seite, S., Rougier, A., & Bissonnette R. (2011).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a chemical peel containing a lipophilic hydroxy acid derivative of salicylic acid with a salicylic acid peel in subjects with comedonal acne. J Cosmet Dermatol.
[110] Grover, C., & Reddu, B. S. (2003).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glycolic acid peels in dermatology.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111] Dreno, B., Fischer, T. C., Perosino, E., et al. (2011). Expert opinion: efficacy of superficial chemical peels in active acne managementd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literature today?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112] Ilknur, T., Demirtasoglu, M., Bicak, M. U., & Ozkan, S. (2010). Glycolic acid peels versus amino fruit acid peels for acne. J Cosmet Laser Ther.
[113] Nast, A., Dreno, B., Bettoli, V., et al. (2016). European evidence-based (S3)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 update 2016 – short version.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推薦閱讀:
※哪些防晒霜不容易悶痘?【9】
※在醫院挑粉刺後幾天可以洗臉 (還有幾天能用洗面奶洗臉)?
※青春痘不治療可以嗎?
※請問臉上長痘痘和痤瘡可以喝乳酸菌飲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