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的殊途同歸——胡希恕與姚荷生

如今的中醫界,牛鬼蛇神妄行,朝堂與野皆是如此。至貴之國術竟遭如此,不禁令人嘆惋。濫竽中醫界近十年,感慨頗多,見過愚昧的教師,見過狼心的醫生,見過求生無門的病患,浮躁的時代讓我們更加懷念那些逝去的真正的大師。

余素愛經方,最敬佩的醫者當屬民國時期的曹穎甫與祝味菊,曹先生深諳經方之道,處方用藥量少而精專,直解痛結,觀其《經方實驗錄》覆杯而愈之案屢見不鮮。祝先生則更近乎俠客,不僅用藥狠辣,而且膽識過人,具結之事古今而往唯先生一人而已。可惜二人之醫道日近衰渺,唯有著作傳世,悲兮,痛兮。

論及當今有學術傳承的中醫大家,胡希恕先生與姚荷生先生,當屬兩座高山。兩人的醫學之路如此南轅北轍卻又殊途同歸。讀書有感,略言於下,學識有限,知者諒之。

所謂南轅北轍,其一,胡老生於東北,雖授業與王祥徵先生,但最初並未以醫為業,38歲方與陳慎吾老合辦診所,開始行醫生涯。而姚老則生於東南中醫世家,叔父姚國美是江西省名中醫,「請了姚國美,死了也不悔」至今仍為杏林美談。姚老聰穎過人,27歲畢業即掛牌行醫,聲譽卓著。

其二,學術上二人的觀點可謂針尖對麥芒,胡老論及治病,不談臟腑經略,不談運氣五行,創六經八綱辯證體系,力主」於患病機體一般地規律反應的基礎上,講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可謂中西結合的開拓者。姚老則更近乎傳統中醫,其傷寒論疾病分類綱目所呈現的六經氣化體系,融合了臟腑辨證,經絡辨證,三焦辯證,衛氣營血辯證,倡導人體之六經應於自然之六氣,人體有生理的六經,方有病理的六經。

其三,胡先生對仲景方推崇至倍而於後世諸家則嗤之以鼻,以為不足與傷寒相比。姚老則可容納百川,經方時方,傷寒方溫病方都可於心運用。

然而,真所謂殊途同歸。兩人對中醫學的認識雖有如此之差異,但卻又如此相似。

其一,兩人醫術皆是高手中的高手,劉渡舟先生贊胡老」寥寥幾味,效果非凡「,劉渡舟老被稱為傷寒大家,且理論觀念與胡老相悖,不是真心服膺,怎會如此。蕭龍友先生則贊姚老」專家的專家「只因姚老做學問,既包羅萬象又精摳細撿,對於中醫理論取精去糟,強調理論必須緊密結合臨床,不僅是醫家,更是學者,所創的理論體系更像是藝術品。

其二,胡老一生未出著作,每次都言若有錯誤則遺害後人,姚先生亦是如此,胡老的講稿已由諸位弟子整理出版,而姚老的著作在去世里幾十年仍未見世。

其三,二老皆注重於理論體系的研究,胡老的六經八綱清楚地展示了疾病的發生髮展與轉歸,姚老則稍勝一籌,每次診病都會對葯後有預測,並於複診時比較。若不是對疾病的內在機制瞭然於心,哪可做到如此。

其四,兩人性格均倔強至極,這由網傳胡老摔衣言」老子不幹了」與拒絕北調而專門造福家鄉的姚老又何嘗不似一人。

其五,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胡老當年因數少數派被排擠,壓抑之餘,唯有茶/棋為伴,姚老醫術頂尖卻不為外人所知。如今胡老的學術廣散海內外,贛江姚派傷寒也漸被人知,二老皆可含笑九泉矣。

診余漫想,不喜勿噴,多看書,多看病。

推薦閱讀:

頸部勞損分析和應對vol1
中醫案例3:急性面部蕁麻疹,奇癢難忍,中藥外洗7天痊癒停葯。
怎樣才能在國外獲得中醫的行醫執照?中醫無證即可行醫嗎?
中醫為什麼會落後於西醫?
是否應該廢除中醫?

TAG:中醫 | 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