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第2期】雜談普京2018年勝選背後反映出的權威主義政治傳統
*本文非時事評論;標籤:當代國際關係
*文字內容出處及知識產權著作權來源詳見文尾「主要參考引用搬運材料來源出處」一欄;編者不享有文字內容的知識產權及著作權.(純學術使用;非商業使用;侵權請告知)
權威主義政治是介於極權政治與民主政治之間的一種過渡政治形式,它一般生長在政治多元化的轉型社會,由一個集權的行政機構強加在政治之上,主張用強大的政府力量維持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發展,具有濃厚的實用主義取向。[8]p.95
俄羅斯政治發展在經歷自由民主的挫敗後,人們便開始轉向歷史傳統,希望通過政治權威來擺脫現實困境,使其演進過程中呈現出權威主義色彩越來越濃厚、權威主義導向越來越明晰的特徵。
普京的幾次執政作為都凸顯著俄羅斯政治發展權威主義的基本特點。[8]p.95
2018年普京成功勝選後,權威主義政治仍將作為與俄轉型時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治國模式。
一、俄羅斯權威主義傳統的土壤奠定了普京幾次任期內的強權傾向
權威主義在俄羅斯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根深蒂固。
而當代普京在幾次任期內強調國家主導作用的政治理念是俄羅斯歷史傳統與現實需要作用下的選擇。
俄羅斯歷來都是以國家而不是以社會為主要發展取向。在俄羅斯歷史上, 國家政權一直是變革的主要推動力和國家發展方向的主導者 。俄羅斯社會的歷次改革都是以國家為主體 , 都是由國家來發動的 , 都是從上而下的。[6]p.95
由於政治文化的歷史背景和地緣空間的不同,歐洲的政治文化以個人主義為中心,關注個體的自由和權利。而東方政治文化(傳統意義上)以共同體為中心,以社會、集體和國家為導向。作為東西方文明的結合部。俄國政治文化和歐洲政治文化存在著巨大差異。[2]p.1
俄羅斯也曾出現類似於西方民主的杜馬、工農民主蘇維埃等機構,但是這些機構的設置形同虛設,真正的權力始終是在最高領導人的手中。
無論是彼得大帝還是葉利欽改革,俄羅斯的社會改革傳統都是自上而下進行貫徹執行的。改革是需要一定的社會基礎和條件的,並受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所制約。[1]p.39
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不同語言和文化的眾多民族生活在這片遼闊的疆域中。在這樣的條件下,為了整合這些不同的民族,保證他們的認同,國家專制主義導向成為俄羅斯政治文化的重要特點。
在缺少歐美社會結構中的公民社會的情況下,這種對國家和權力的認知。反映了國家要素在俄國歷史和現實中的核心作用。
特別是在蘇聯時期,政治文化的國家主義導向,保證了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能夠有效動員和集中全國的力量戰勝德國法西斯。取得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同時進一步強化了中央集權。[2]pp.1-2
彼得大帝利用強制手段使俄國人的野蠻得到了開化,葉卡捷琳娜雖接受了西方的啟蒙思想,但正是她將政權和國家機器利用的風生水起,將俄國的專制推向高峰。自此,歷史上俄國的改革從未離開國家政權的主導作用,社會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幾乎被冰凍。
十月革命後,代替封建專制統治的是共產主義下的高度中央集權,政府的權威的光芒依然將社會照射的黯然失色。全面推行農業集體化,蘇聯兩個五年計劃的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砥柱作用及戰後歷史空前的國際聲望和地位,都進一步滋潤和強化了俄國對國家權威的信心和中央集權的神奇作用。[1]p.39
蘇聯解體後,國家主義的傳統有所弱化,但是它很快就隨著聯邦中央權力的加強和垂直權力體系的重新確立,它很快就被恢復並得以強化。如果缺乏強有力的國家和政權,那將導致社會的混亂和國家制度的破產。例如17世紀初,留里克王朝絕嗣,國家混亂。1991年蘇聯解體,社會動蕩,盧布貶值,經濟蕭條。[3]p.79
二、權威主義受到西式自由主義的衝擊與普京的應對:權威主義與主權民主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在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時代遭遇了嚴重的政治衰退,陷入了危險的民主化陷阱。普京就任總統之後,以務實的精神確立了團結、穩定和「主權民主」等具有特色的發展理念,探索俄羅斯式的國家發展道路。
顯而易見,普京在政治立場上與葉利欽時期的「寡頭式民主自由體制」具有明顯的差異,但似乎任何政治標籤都很難完全概括普京所秉持的思想觀念,而且用某種「主義」來概括他所選擇的道路也將失於草率。
概括而言,普京道路最大的特點便是務實的精神,他不以任何「主義」為目標,而以解決問題為目的,以俄羅斯的實際為坐標,對各種思想兼收並蓄,以此呈現出一種多彩的、混雜的、交叉的景象。[4]p.44
普京在政治思想上最重要的成果便是「主權民主論」。「主權民主論」既是對西方兜售民主、發動「顏色革命」的回應,同時也表明要消除政治混亂,實現政治穩定;通過政治治理,完善體制,鞏固國家;並且有序地、自主地進行民主建設。[4]p.45
普京上台後, 強調國家復興和發展的關鍵在於國家政治領域, 俄羅斯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體系 。
他指出, 「國家及其體制和機構在人民生活中一向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有著強大權力的國家對於俄羅斯人來說不是什麼不正常的事, 不是一件要去反對的事;恰恰相反 , 它是秩序的源頭和保障, 是任何變革的倡導者和主要推動力」[5]p.9;[6]p.95-96
社會轉型時期,權威政治比民主政治更能促進經濟的發展,這己經是一個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承認的事實。「西方大多數發展理論家幾乎都已經接受並帶有懊喪的確認,發展需要與權威政治相伴隨,看來是不可避免的」, 「現代化要求具有變革能力的權威」。俄羅斯的特殊國情決定了一定時期內,權威主義導向的政治結構仍會以不同方式得以延續。[7]p.31
三、普京權威主義道路的塑造:回歸權威主義傳統
幾乎所有的現代化理論都指出,政治穩定對於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是至關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而社會轉型過程中的這種穩定往往必須由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和政治體系的公共權威來提供。
視頻:1991年最後一次的「牢不可破的聯盟」,伴隨而來的十年動亂,使這首曾經輝煌無比歌無比悲壯
https://www.zhihu.com/video/959314653185048576儘管這種權威在社會和制度轉型過程中很有可能會流失甚至喪失殆盡,其後果,要麼是不穩定、無政府主義、國家和社會的解體,要麼是新的權威產生新的秩序。這一規律被稱為現代化的「鐵律」。
在轉型過程中,俄羅斯的政治系統沒有權威性、秩序性,沒有發揮對社會有效調控的功能,導致社會動蕩不安。在殘酷的事實面前,俄羅斯的廣大民眾認識到穩定的意義,要求加強國家權威和恢復社會秩序,以實現整個社會和國家政治生活的穩定。[8]p.96
應當說,權威主義政治是在傳統政體與價值規範瓦解而新的法理型規範體系尚未確定的情況下的重要權威形式。這種權威形式有力地抑制了轉型時期出現的價值失范和社會衝突的發展,使自身成為社會認同與國家凝聚力的根本依託,有利於社會政治秩序的穩定,進而推動經濟的發展。[8]p.96
蘇聯剛剛解體時 ,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就是「俄羅斯向何處去」 , 將近30年過去了 ,俄羅斯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去向,這個去向便是在2018年總統大選中表現出來。
在普京領導下,轉型後的俄羅斯非但沒有脫離它那深厚的文化基礎 ,反而出現了「回歸」傳統的趨勢。事實證明 ,普京實施的一系列政治措施是比較成功的 ,而這些措施既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也沒有脫離傳統。[8]p.96
國家博弈|歷史、理論、未來主要參考引用搬運材料來源出處:*文字內容知識產權及著作權作者為:
*知識產權及著作權作者(發表年份).作品名.作品來源文刊/論文來源機構. 版號(數).期號(數).頁號(數). ISSN.
【1】王虹; 陳朋偉(2016).俄羅斯政治文化的基礎和特性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論叢2016卷第2輯.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論叢‐2016(02). pp.35-40
【2】那傳林(2015).俄羅斯政黨制度的政治文化源流.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 年/4 月/29 日/第 B03 版馬克思主義月刊. No.3. pp.1-3
【3】王倍倍(2016).俄羅斯政治文化簡析.第一屆旅俄中國學生學者俄羅斯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pp.77-82
【4】張樹華(2012).普京道路與俄羅斯政治的未來.俄羅斯研究 Russian Studies. Np.6. General No.178. pp.40-58. ISSN:1009-721X
【5】普京(2002).普京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邱芝(2009).普京的政治理念與俄羅斯的未來發展.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Forum of World Economics & Politics. No.1. pp.95-100. ISSN:1007-1369
【7】任福軍(2008).俄羅斯權威主義政治評析.山東大學碩士論文. p.31
【8】邱芝(2010).俄羅斯權威主義政治探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Contemporary World & Socialism.《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雙月刊)2010 年第 2 期. pp.95-97. ISSN:1005-6505
【6】郭小麗(2006).王權的圖騰——試析俄羅斯政治文化傳統.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Russian, Central Asian & East European Studies. No.6. pp.19-23. ISSN:1671-8461
編者:小保健*
*編者不享有文字內容的知識產權及著作權.(純學術使用;非商業使用;侵權請告知)
推薦閱讀:
※睡前消息【18-02-17】動蕩不安
※如何評價巴西總統特梅爾再次免遭起訴繼續掌權?
※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中美裂紋告訴我什麼?|艾問人物
※中蘇珍寶島武裝衝突——流血事件升級為大規模暴力衝突的定性分析(摘自《世紀》,葉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