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文在設計中的運用》
前言:做這個專欄一是為了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識點,二是給很多新玩家做個基礎普及吧,很多地方不會講的很細,很細的地方估計下個月才會慢慢整理到,比如《標點符號在設計中的特殊用法》、《APNG詳解》《圖形的正負空間使用技巧》等等,如果真的寫下去估計給我一年時間也寫不完,所以只講比較關鍵和基礎的知識點,我盡量從比較新穎的角度切入,能讓新玩家更好的去理解。上兩章在我的文章里,懶得搬運了。排版很爛,後面會慢慢調整,打算一周一更,也歡迎大家來我的公眾號玩呀,在文末哦~
一、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是很多設計師忽略的一個元素。為什麼提到這裡講?一是因為我是新聞專業出身,對於文章自身的規範性有些苛刻,二是我怕講圖形時忘了......
嚴格來說,在中國古代是沒有符號的,而我們所用的大部分標點符號都來源於歐洲,(至於歐洲會比中國早規範化,暫時還沒發現有文獻來解釋,我個人覺得是因為英文比中文更容易會錯意,後面會一部分的字體結構的問題。)
最早全世界都只在用最簡單的標點符號,而把標點符號規範化、系統化的是十五世紀末,一個威尼斯的印刷師「阿爾德·曼努齊」。他在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又創製了部分新的標點符號,並規定了所有的標點符號的固定用法。
第一個從國外引進標點符號的是清末同文館的學生張德彝。張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學生中的一員。在他遊歷各國時,都習慣帶一本小冊子,而在小冊子中,有一段專門記錄了西方國家標點符號的用法。再之後新思想湧入中國,標點符號也一起順了進來,很多著名的作家和教授都覺得很實用,標點符號也正式全面普及。
對於設計來說,標點符號不僅僅是針對於文章本意,還可以當做一個設計元素。
在標題中運用,不僅起到強調作用,而且讓語句更合理,試著去掉標點符號再來讀「7在此」,是不是會容易誤讀呢?
二、字體結構:
中文的字體結構分成漢字、部件、筆畫、筆形四個層次。我們所看到的漢字是最高層次,我們日常所說的「橫豎撇點折」是最底層,拿湖字舉例:
根據漢字中部件的多少,漢字可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只有一個部件。合體字有多個部件,根據部件與部件的方位關係,獨體字結構又稱為單一結構。合體字結構主要有以下12種:
所有漢字的部件組合都可以歸類到上述的某一形體結構。我們在做字體的時候,只有對字體結構由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出好看的字體。
三、田字格:
田字格最早起源於秦代,用於印章之上,起到規範文字的作用,字與字之間有了界格,文字趨於規整,但不失自然美。在之後儘管文字在一直變化,但田字格依然被沿用下來。
田字格適用於目前我們所有常用的所有漢字。字體設計師無論是做字型檔還是logo,都需要用到田字格來測量漢字各個部位的比重。
四、常用字體
黑體:
黑體字特點:筆畫整齊,結構嚴謹醒目、字形緊聚,不用弧線,具體表現為:字體橫豎筆畫粗細一,方頭方尾,而撇捺沒有尖尾很適合閱讀。
楷體:
宋體:
毛筆體:
手寫體:
五、三個知識點:
1、襯線體(serif)於非襯線體(sans serif)
在西文中,有這麼一種分類,叫襯線體與非襯線體,在中文中也有類似分類:黑體與白體。
白體(襯線體)因為在筆畫的末端有修飾,並且筆畫有粗細之分,單個字的標辨識度高於黑體(非襯線體),所以適用於大篇幅的行文,比如書籍的正文。而無襯線字體和黑體筆畫末端沒有修飾,筆畫基本上粗細一致,所以不適合於大篇幅的行文,但是由於其醒目,所以適合於作為標題或者需要著重突出的文字部分。
簡而言之:黑體(sans serif)強調的是字的單個筆畫,而白體(serif)強調的是字的整體,所以在一些輔助性文字上,常用黑體而不用白體。
2、字體的氣質
中國目前有一千多種字型檔字體,每種文字都有自己的氣質,但只要是文字,大體都脫不了「草、行、楷、宋、黑這幾個風格,區別在於融合,再重組成新的風格。
在字體改造中的運用:
在海報中的運用:
3、字體的層級
字體的文字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層級,在海報里同字型大小下,黑體是優於白體的,在書籍里則反之。當然在不同字型大小下,文字之間的層級又在字型大小之下,這樣的層級關係很微妙,需要在練習中耐心揣摩。
4、文字做為畫面主體
漢字在畫面中可以做主體,這一點在《文字的淵源》中也提及過一二,這也是中文獨一無二之處。這也是中文為什麼叫書法,而其他文字叫書道,之所以叫法,是因為它的客觀美,經過幾百年幾千年的歷史去錘鍊適應不同年代人們的審美觀,這種客觀美的價值是其他文字無法比擬的。
依然記住兩點:
中文既可以做信息的載體,也可以做畫面的主體
中文的12種結構、4個層次、一個田字格,5種字體
http://weixin.qq.com/r/pDp-Z0fEJxpYrQME92_2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