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高端品牌」自定義?長城WEY了解一下。

正如當初哈弗從長城「分裂」了出去一樣,WEY可以說是從哈弗再度進行「細胞分裂」後的「豪華SUV品牌」。而魏總也一再強調,這是豪華、輕奢,非高端!

但其實大部分人聊起WEY,依舊認為是個國產高端品牌,也情有可原,畢竟國人眼中的豪華就等同於高端……正如法拉利是個豪華汽車品牌一樣,但此豪華非彼豪華。

我更傾向於認同WEY是個高性價比自主小資品牌,而這還只是我們「看透」它的第一步!

WEY是根據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姓氏來定的品牌名,這種方式在國外甚是常見,在中國基本沒有,起初我以為,難道是魏總膨脹了?

但魏總,真的還是那個魏總。

不怎麼在媒體面前亮相的魏總,除了以他對於長城的軍事化管理手腕著稱(比如長城對員工非常苛刻導致的離職、跳槽率奇高等「前員工」曝光的八卦),要聊WEY,怎能跳過他?

重技術,輕宣傳,是魏總給WEY制定的路線。這在最初階段尤為明顯,比如長城選擇在2016年的廣州車展發布這個品牌,記得當時不少人逛展的時候都「一臉懵逼」地發現了這個橫空出世的WEY展台,它似乎跳過了品牌發布的寒暄,直接上了主菜

我認為像這種不注重品牌宣傳的策略適用於沒什麼品牌溢價的哈弗,但打造一個輕奢定位的品牌,就過於低調了。所幸現在,WEY的品牌識別度雖不及領克,但慢慢宣傳還是跟了上來。品牌層面就不多說了,比起上周我們說的寶沃,我覺得WEY並沒什麼品牌層面的槽點。更多的還是產品層面上,與血親哈弗的那些事兒……

WEY的兩款車型VV7和VV5,售價在15至20萬區間。在這個區間內,給出一台外飾看起來逼格高內飾用諸多配置堆積出來的豪華感SUV,已經給中國人充分理由來買這台車了,這也就是為何WEY的兩款新車VV7和VV5都在上市僅半年左右,月銷量就已經雙雙破萬

優點上面已經說了,主要體現在:

外觀

像VV7、VV5,雖在上海街頭還不多見,但只要出現了,回頭率還是很高的。就自主品牌車型而言,實屬不易。這得歸功於長城汽車設計總監Pierre Leclercq(雖然現在已經被起亞挖走了……哎,長城還是要在留住人才這一塊多花點心思啊),VV5和VV7可以說是他在長城的「遺作」了,這個比利時人在寶馬工作數十年,設計了X5和X6,後來主要操刀寶馬M系列運動車型。

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VV7和VV5雖是兩台車身超重的SUV,但是外形非常動感,深深觸到了年輕人的G點。

配置

就拿相對便宜的VV5舉例,從超豪華和旗艦型兩款的標配來看,包括了ACC自適應巡航、FCW前碰撞預警、AEB自動剎車系統、360全景監視、LCA併線輔助、CTA倒車側向警告、DOW開門預警、駕駛員疲勞提醒、HDC陡坡緩降系統、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TPMS智能胎壓監測系統、EDR事故數據記錄儀、前後一體式頭部側氣簾、泊車雷達、12揚聲器Infinity品牌音響、9寸TFT彩色液晶觸摸顯示屏、WEY智享互聯、發動機遠程啟動、空調遠程控制、車窗遠程啟閉、全LED智能大燈、AQS空氣質量自動控制系統等。

這個配置水平,在同級別、甚至相對師兄VV7都顯出了非常高的性價比

旗艦款VV5和頂配版本田CR-V相比,配置和價格都是完勝。但油耗也確實是完敗……好了,終於要進入缺點部分了!

配置堆積造成的車型過於沉重,隨之而來的操控也就受影響,不過,我認為即便沒有配置堆積,以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這汽車三大件來說,前兩個都是長城自(逆)主(向)研發的,大家懂的,這兩個方面,長城是沒什麼技術沉澱的,逆向研發沒什麼好避諱的,想當年豐田喜一郎造的第一輛車,不也是逆向研發了美國車么。

反觀我們目前的自主品牌也都在走這個流程,只是都在山寨階段流連著。我好奇的是哪一個自主品牌能夠有點日本人的刻板鑽研精神,率先從量變達到質變?至少魏總那句「要造出全世界最好的SUV再造轎車」,讓我對WEY多了點信心,等等,不知道魏總是不是意識到世界上最好的SUV,至少得有拼得過合資品牌的技術?

操控

大家心裡都在玩著連連看:

VV5和哈弗H6

VV7和哈弗H7

答案是,兩組成員在三大件上的相似性非常高,但外觀、內飾和配置就完全不同了。

VV5採用的前麥弗遜,後雙橫臂式的懸架結構,且底盤預留出四驅系統的布置空間,都與H6一致。可以說VV5是基於H6的平台打造的,2680mm的軸距也保持一致。再從不少專從底盤看門道的鑒定文中,VV7和H7的底盤架構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但材質經過了升級。查查賬面數據,動力表現和H7也是相差無幾。

而發動機方面,這四款車型都同樣是4C20系列2.0T發動機,只不過在不同車型上的調教不同,H6與VV5的最大馬力都是197匹,不過VV5的扭矩更大,並加了電控渦輪,低轉速電控渦輪介入更快;而VV7搭載的高功率版本發動機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都有更大的提升。

變速箱方面,VV5、VV7和H6都匹配了長城自家研發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不少車主反應,:因為家用車型上注重的換擋平順性和舒適性,而在換擋速度上做出了妥協。說人話就是,換擋速度hin慢。開開合資品牌的車,再去開開這二位,基本上你就能get了。

我只能說長城確實有在技術上付出努力,但技術也確實是它的壁壘,短時間並不能在技術上硬碰硬合資品牌。但你發現了沒,哈弗H6也一直被動力和油耗問題纏身,但依舊是銷量冠軍……性價比果然還真是第一驅動力,至少在中國是這樣,不服不行。

另外,我們再來看看外媒試駕WEY後的評價,以VV7為例,我羅列了如下關鍵句:

現代感外形非常吸引人

只是一台緊湊級前驅跨界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SUV車型。

外觀與配置是VV7的亮點,達到美國市場主流車型的水平

如果定位豪華高端的話,VV7的內飾豪華感不強,但內飾質感、做工,以及真皮座椅都相當不錯,總體表現還可以。

操控方面,在日常的、短時間駕駛狀態下,NVH、駕乘感受不錯,感覺達到了美國本土品牌同級別車的水準

但在賽道上VV7的7DCT變速箱不能很好地與發動機匹配,一、二擋過高的齒比導致加速性能很弱,整車懸掛偏軟,不過這是中國車的通病。

只是一台非常適合中國消費口味的SUV,如果進入歐洲或美國市場,定位會比在中國要低一些,它需要在很多技術細節方面再做功課

簡而言之,從普羅大眾選車的角度來看,WEY的產品都比較實在,那些操控上的進步空間,還不構成他們心中的日後用車的「隱患」。而從媒體角度的科學選車來看,三大件的弱點和不足真的挺要命的,樂觀點想,WEY已經利用配置、設計達到了第一步銷售業績,但接下來如何在技術上練級打怪,研究出一套Chinese Kongfu?路才剛開始啊,騷年……


推薦閱讀:

15萬到20萬有哪些值得選購的車款呢
大眾寶來怎麼樣?車主分享寶來和桑塔納的真實用車感受?
平昌冬奧會沒資格參加,但可以去零下三十度的SUV冬運會玩個痛快
測試車輛跑偏,四輪定位哪些情況下做?
世紀大難題 I 轎車和SUV,到底誰的安全性更好?

TAG: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