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衝突高頻發生,卡扎菲的統治是該懷念還是該被推翻?
2月24日,在突尼西亞東南部的庫夫拉地區,泰布(Tebu)和扎維亞(Zawia)兩個部落的代表在為期兩天的會議後簽署了和解協議。該協定規定了和解的主要原則,包括行動自由、對罪犯的個人責任以及平等獲得服務而不受歧視。
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支持下,這次會議由聯合國駐利比亞支助團(聯海支助團)組織。這兩個部落同意在一個月內組成一個和解的最高委員會,會議一併審查了以前和解協議所取得的進展。
與會者還呼籲在庫夫拉建立一個中立的安全部隊,以保護各機構,為該地區提供社會服務和一系列發展項目。
部落分立的歷史狀況
歷史上利比亞往往被視為地理名詞,而不一個國家名稱,這是源自部落的分布狀況。利比亞的西部、東部和南部三個地區因自然條件在歷史上就處於分裂狀況。獨立前就被分為了三大部分:以的黎波里為中心的西北地區、以班加西為中心的東部地區的昔蘭尼加、利比亞南部的費贊。
利比亞地形圖
來源:ezilon
看利比亞的地形圖可以知道,90%以上的地區都是沙漠或半沙漠的地形,在交通極為不便的古代,三個地區的之間的交往並不密切。而且由於地理分布原因接觸不同的外來文化,的黎波里塔尼亞是重要的港口,屬於馬格里布地區;昔蘭尼加與埃及交往密切;費贊則多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聯繫。因此這三個地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歷史特點。
殖民時期的部落
利比亞獨立時民眾的國家意識與國家認同的水平較低,但部落和地區認知因歷史條件居於主導地位。義大利的統治在利比亞可以說是影響深刻,同時期的部落也展現了其重要的政治地位。
在義大利殖民統治期間,賽努西教團武裝抵抗義大利的統治。但教團的勢力不敵殖民統治者,遭到了嚴重的鎮壓,領袖奧馬爾·穆赫塔爾也被處決。同時義大利的殖民統治者也並未能中斷同部落的聯繫,還需要部落的社會組織基礎來加強其統治。
利比亞族群和部落分布圖
來源:wordpress
在二戰期間,部落作為政治和軍事力量再次發揮作用。但即使1951年利比亞實現了獨立,大部分的利比亞人還是更傾向於承認自己的部落身份,而非公民身份。部落林立和殖民歷史使得利比亞一直處於無國家狀態,而這種無政府的國家形態又使部落得以進一步延續,兩者相互補充。
卡扎菲統治時期的部落
2011年卡扎菲政權倒台,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似乎並沒有實現孟德斯鳩理想中的西方式民主和自由,相反隨之而來的卻是戰爭和暴亂,這也使人民陷入深思,卡扎菲的獨裁統治是該懷念還是該被推翻?
在卡扎菲時期,人民的生活確實發生了好的改變。人均年收入超過了1萬美元。卡扎菲將國內石油、天然氣的控制權收歸國有,國家還會把石油的收入按比例打入民眾的個人賬戶。利比亞也擁有著較高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甚至讓西方民眾都羨慕。例如教育和醫療完全免費;新人結婚可以向政府申請5萬美元的資助和一套別墅住房;汽車遍布街道,汽油的價格也很便宜;糧食、茶葉等生活用品都有補貼;通信完全免費。
而如今的利比亞,石油控制權又落在了美國手上,國家四分五裂,戰亂不斷,人民的福利沒了,連溫飽都成了問題。
卡扎菲
來源:csmonitor
對於強勢的部落問題,卡扎菲有自己的政策。卡扎菲屬於卡達法部落,這個部落早先是利比亞的邊緣人群,人數只有幾萬人,但是由於卡扎菲的扶持,發展成利比亞的第三大部落(約15萬人)。此外卡扎菲的精英兵力、貼身衛隊也均從卡達法部落挑選。由此,卡達法部落成為了國家的重要力量,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對於其他部落則是嚴格控制其部落首領、封鎖言論。
卡扎菲認為部落主義對國家的發展是不利的,部落強烈的排他性會產生分裂社會、人民的影響。因此,卡扎菲拒絕部落的領袖擔任任何政治角色。同時革命指導委員會採取行動削弱人民對部落的身份認同。總的來說,卡扎菲政權旨在削弱部落所扮演的政治角色。
但是卡扎菲也認為部落勢力不能忽視,部落作為一種構成具有很重要的社會凝聚力,並且也是他個人力量的來源之一。為了獲得部落對政府的支持,卡扎菲承認部落對社會層面的影響以及其合法性,恢復了部落的某些重要功能,這標誌著卡扎菲政治上排除部落勢力的失敗。90年代在外部壓力劇增的情況下,部落成為維護政權的政治合法性和穩定國內局勢的關鍵因素之一。
儘管卡扎菲一直想削弱部落在國家中的力量和地位,但是部落作為社會重要的組織構成,部落始終佔據重要的地位,甚至成為政府的依靠力量。
以月為頻率的部落衝突
利比亞現共有2000多個部落,中等的有100多個,規模較大的有50多個,其中一部分還是越境居住,它們在利比亞國家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有三個部落,即瓦法拉(Warfalla)、圖阿雷格(Touareg)和卡達法(Qadhadhfa)。部落之間利益關係十分複雜,衝突頻繁爆發。
2015年11月23日,利比亞南部兩個部落簽署了一份和平協議,同意結束雙方因爭奪油田引發的衝突,這為利比亞南部長達4年暴力衝突的結束帶來了希望。
2016年4月21日,一名非洲圖布部落成員的死亡,引發了該部落與一阿拉伯部落之間的對峙,雙方隨即爆發衝突,造成5人死亡;同年2月,這兩大部落曾在庫夫拉鎮發生爭鬥,造成100多人喪生,在次月圖布部落的領導人以保護自己的
部落成員的口號,威脅宣布「自治」;
2016年11月17日利比亞南部城市薩卜哈附近,卡達法(Gaddadfa)部族人養的一隻猴子扯掉了奧拉蘇雷曼(Awlad Suleiman)部族一名女孩的頭巾,引發了兩個部族間的激烈衝突。雙方均使用了坦克、迫擊炮、火箭彈等重武器,造成至少20人死亡,超過50人受傷。
此次衝突發生的地點——薩卜哈地區是非法移民和武器走私的集散地,其距離首都的黎波里約660公里。卡扎菲則是出自卡達法部族,而奧拉蘇雷曼部族則長期仇視卡扎菲政權,這也是兩大部落的鬥爭緣由之一。這些部落衝突與2011年卡扎菲的倒台、部落分立、殖民歷史密切相關。
總 結
利比亞的社會處於個人、家庭、部落、國家的這種構成狀態。部落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已深深地烙印在利比亞的血液之中。在後卡扎菲時代,國家動蕩不安,外部勢力的強力干預下,部落再次成為重要的組織力量。
卡扎菲之子賽義夫
來源:CBS
卡扎菲家族的律師哈立德·扎伊迪曾表示,卡扎菲之子賽義夫與國內各地區的領導人和部落代表進行廣泛的交流,參與政治協調,爭求多方之間的和解。賽義夫並不支持哪個具體的部落,不想造成部落之間的爭鬥。
部落真乃磐石之勢。
參考來源:
1.https://www.libyaobserver.ly/news/reconciliation-agreement-signed-southern-tribes-tunis
2.http://news.china.com/internationalgd/10000166/20161123/23915448.html
3.蒲 瑤,《利比亞內亂的部落文化解讀》,《世界民族》2013 年第 1 期。
今日主筆 劉亞萍
推薦閱讀:
※伊朗投資市場分析
※伊斯法罕半天下,花花草草都充滿了歷史底蘊
※阿拉伯國家的富豪們是如何賺錢的?
※葉門戰爭爆發後,各國外交官都去哪兒了?
※埃爾多安的穆斯林兄弟會大廈搖搖欲墜
TAG: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