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Mac小白的自我修養

作為一個前端,堅守了9年的windows平台,也是慚愧,但主要還是因為窮,最近終於換上了mac,但卻是各種不習慣,各種折騰,本文記錄下自己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希望能夠幫助mac新同學們

Mac編年史

一直理不清mac的歷史,下面簡單總結下,最開始的蘋果電腦叫做Apple,比如Apple I,Apple II,其操作系統叫做System,大概從1984-1997

  • System1.0 - 5.0
  • System6.0 彩色
  • System7.0
  • System7.5
  • System7.6

後來蘋果推出新的Mac電腦,Mac OS系統誕生了

  • Mac OS 8
  • Mac OS 8.5
  • Mac OS 9

蘋果將Mac OS10改名為OS X,並給每個版本命名一個大型貓科動物

蘋果為了整合iphone和mac將Mac OS X改為名OS X,貓科動物也快用完了,10.8以後就改用地名了。。。

| 系統 | 代號 | 時間 |

| ---------- | ---------------- | --------- |

| OS X 10.8 | 山獅 Mountain Lion | 2012.2.16 |

| OS X 10.9 | 巨浪 Mavericks | 2013.6.10 |

| OS X 10.10 | 優勝美地 Yosemite | 2014.6.3 |

| OS X 10.11 | El Capitan | 2015 |

看起來整合iphone和mac的計劃失敗了,蘋果將mac的系統改名為macOS

| 系統 | 代號 | 時間 |

| ----------- | ----------- | --------- |

| macOS 10.12 | Sierra | 2016.6.14 |

| macOS 10.13 | High Sierra | 2017.6.5 |

Mac基礎

初次接觸mac會很不習慣,開始菜單呢?桌面上怎麼沒有軟體?怎麼安裝軟體?別慌,試著忘掉windows中的概念,先來了解下mac中的功能

Dock

Dock是碼頭的意思,Dock位於屏幕的底部,打開的app會在上面顯示,類似windows底部的任務欄,可以把常用app設置為在Dock中常駐,這樣非常方便

Launchpad

windows中會在桌面上放置軟體的快捷方式,非常方便,mac類似的功能就是Launchpad,打開Launchpad會看到所有的安裝的軟體,頂部的搜索框可以用來搜索app,非常方便

Spotlight

Spotlight是聚光燈的意思,可以快速找到電腦上的軟體和文件,這是一個神器,大概相當於windows上的開始菜單搜索和文件全局搜索,通過commond+空格鍵打開,如果記得app的名字,通過這個打開app會比Launchpad快很多,Spotlight開可以用來搜索文件,只要記得文件名字就行

Finder

mac下沒有windows下的文件管理器,類似的功能是Finder,但是功能比windows弱很多,Finder的本意是訪問並達到,而不是文件管理

打開Finder,哎呦我去C盤,D盤,E盤哪去了?嗯mac下就一個磁碟,那以前D盤放軟體,E盤放學習資料,F盤放娛樂資料的習慣怎麼破?你可以通過目錄來解決,系統默認幫你建好了一些目錄,比如:

  • 圖片
  • 文稿
  • 下載
  • 。。。

那重裝系統是安裝到C盤,不會覆蓋其他盤文件怎麼破?這個我還沒研究明白o(╯□╰)o據說mac不用重裝系統。。。

Finder中選中文件回車是修改文件名,如果想預覽文件,可以按空格鍵,如果想打開文件可以commond+o,這點和windows很不一樣

Finder默認的設置非常難用,需要進行一些自定義設置才能好用點,如下:

  • 新標籤頁打開文件,默認是新窗口
  • 左側顯示內容太少,根本不夠用
  • 搜索時搜索當前目錄,默認是全局搜索
  • 顯示狀態欄,顯示路徑欄,顯示預覽,默認全都不顯示

多桌面

mac下的桌面存在感很弱,我基本用不到,除了設置好看的壁紙之外,o(╯□╰)o

但多桌面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功能,windows10也有,簡單來說就是多個工作空間互不影響,我設置了兩個桌面,一個工作,一個生活,這樣工作和生活就能不互相干擾了

Mission Control

一般切換程序是使用commond+tab,但如果一個程序雙開的話,commond+tab就不靈了,還有些彈出窗口一不小心就不見了怎麼破?Mission Control可以讓你找到所有的界面,只要四指向上滑動就可以了,就是這麼簡單

軟體界面

mac中的軟體關閉按鈕在左邊,不在右邊。。。三個按鈕分別是關閉,最小化和最大化,不過一般沒什麼用,關閉的快捷鍵是commond+w,最小化的快捷鍵是commond+h,雙擊三個按鈕旁邊的位置可以讓軟體自適應大小

mac中的軟體菜單欄也是分離的,這個比較個性。。。

退出程序

mac中左上角的關閉(commond+w),其實並沒有退出程序,感覺和最小化差不多,mac中退出程序有兩種方式:

  • Dock中在軟體上右鍵退出
  • commond+q

有時候程序可能卡死,需要強制退出,強制退出也有兩種方法:

  • 按住option鍵,Dock中在軟體上右鍵強制退出
  • commond+option+esc,然後彈出的界面中退出,類似windows的任務管理器

軟體系統

Mac下的軟體都安裝在了Applications目錄下,很多xxx.app結尾的就是一個一個軟體,直接點擊就可以打開,但其實這些都不是一個文件,而是一個文件夾,右鍵-> 顯示包含內容,就能看到裡面的內容,裡面包括軟體資源和可執行文件,xxx.app可以理解為軟體的安裝目錄

下面來說說安裝軟體,安裝軟體可以通過AppStore來進行安裝,但有時候很多軟體裡面都沒有,需要自己下載軟體來安裝,下載的時候可能下載到.app、.dmg、.pkg結尾,下面介紹下區別

.app的直接打開就行,首次打開會提示你拷貝到Applications目錄去,就是這麼簡單

dmg是蘋果的壓縮鏡像文件(類似 Windows 下的 iso ),Mac 應用軟體通用的打包格式,裡面一般包含 應用程序.app 的圖標和一個應用程序文件夾(/Applications)快捷方式,直接將 應用程序.app 拖曳至應用程序文件夾即可完成安裝,相當於綠色軟體,卸載就是直接刪除就行

pkg相當於win下面的大型安裝包,pkg 安裝一般要求 sudo 授權,會對系統進行修改,卸載的話會麻煩一點

命令行

命令行才是程序員的最愛,mac下的命令行幾乎和linux一樣好用,比windows好用太多,下面介紹一些命令行的知識

配置文件

如果想設置環境變數,修改PATH,自定義別名都涉及到對shell進行配置,網上搜的話還是比較混亂的,有的說.bash_profile,有的說.bashrc,怎麼我的mac沒有.bashrc?下面給大家分享下自己的認識

需要注意我說的都是~目錄下的配置文件,不涉及/etc/下的配置文件

.bash_profile是為bash的配置文件,由於歷史原因shell是有很多分支的,比如bshell,kshell,zshell,通過下面的命令可以查看系統支持的全部shell

$ cat /etc/shells/bin/bash/bin/csh/bin/ksh/bin/sh/bin/tcsh/bin/zsh

如果當前使用bash,mac中每次打開命令終端,或者新開tab頁都會載入.bash_profile文件,mac下沒有.bashrc文件,可以自己新建一個,但還需要在.bash_profile手動載入.bashrc

$ vi ~/.bash_profile# 環境變數# PATH設置# 如果當前是bash,則手動載入.bashrcif [ -f ~/.bashrc ] && [ $SHELL = /bin/bash ]; then source ~/.bashrcfi

一般在.bash_profile中設置path,環境變數等;在.bashrc中設置bash自己私有的東西,比如bash下的別名

$ vi ~/.bashrc# bash shell私有設置alias ll=ls -l

一句話總結,.bash_profile中的內容會和其他shell共享,.bashrc中的內容僅僅bash會載入

添加PATH

程序員經常和環境變數打交道,下面來介紹下mac下如何設置環境變數,總的來說有兩種方法

下載了一個可執行程序,想放到環境變數的最簡單方法就是通過軟鏈接連接到/usr/local/bin目錄下,這裡需要注意的就是必須要寫絕對路徑,不然可能出錯

$ ln -s /Users/yan/adb /usr/local/bin

如果想把一個目錄加到PATH,上面的方法就行不通了,但是可以再~/.bash_profile修改path,下面把platform-tools添加到PATH中

$ vi ~/.bash_profile# 環境變數# PATH設置export ANDROID_HOME=~/Library/Android/sdkexport PATH=$PATH:$ANDROID_HOME/tools:$ANDROID_HOME/platform-tools

zsh

有人說zsh是終極shell,確實z是最後一個字母了o(╯□╰)o,zsh配置很複雜,搞不好好不如不用,不過這麼複雜事情已經有人給搞好了,Oh My ZSH讓zsh可以開箱即用,下面趕緊來使用zsh吧

mac下自帶zsh,僅需一個命令就可以切換到zsh了

$ chsh -s /bin/zsh

下面還得安裝oh my zsh,安裝oh my zsh需要先安裝git,好在mac自帶了git,oh my zsh官網有安裝的命令,就一行

$ 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com/robbyrussell/oh-my-zsh/master/tools/install.sh)"

zsh的配置文件位於~/.zshrc,zsh不會載入.bash_profile,這可麻煩了,之前設置的環境變數怎麼辦?簡單只需要在.zshrc中手動載入.bash_profile就行了

$ vi ~/.zshrc# 載入 .bash_profilesource ~/.bash_profile

oh my zsh進行了很多配置,讓zsh比bash好用很多,比如大量alias的設置,完整的別名列表見這裡

.. # 等同於 cd ..... # 等同於 cd ../..~ # 等同於 cd ~

oh my zsh有很多功能,比如換膚,比如大量插件,這裡不久不折騰了,你要是喜歡就自己折騰吧,我安裝了兩個插件git和sublime

$ vi ~/.zshrcplugins=(git sublime)

git插件可以讓你的命令行顯示出來分支名,工作區狀態,非常好用;sublime插件會添加一個全局的sublime命令,通過這個命令可以通過命令行用sublime打開任何文件

安裝命令

下面來介紹下mac如何安裝第三方命令,在開始介紹之前,先介紹一點基本知識,mac中程序一般位於三個目錄:

  • /bin 系統程序存放處
  • /usr/bin mac自動第三方程序存放處,如 git python ruby
  • /usr/local/bin 用戶安裝第三方程序存放處

其中覆蓋優先順序是/usr/local/bin > /usr/bin > /bin,優先順序其實是由PATH中的設置決定的,上面的順序是系統默認的設置

mac下安裝命令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手動下載安裝,比如手動下載git的安裝包,但缺點很多,就不介紹了

mac下有兩個安裝命令的工具一個是MacPorts,另一個是Homebrew,下面主要介紹下Homebrew

Homebrew(簡稱 brew)是Mac不可或缺的軟體管理工具,讓 Mac 擁有類似 apt-get 的功能,用以簡化軟體的安裝、升級和卸載過程

brew會下載源代碼,然後執行 ./configure && make install ,將軟體安裝到單獨的目錄(/usr/local/Cellar)下,然後軟鏈(symlink)到 /usr/local/bin 目錄下,同時會自動檢測下載相關依賴庫,並自動配置好各種環境變數,這簡直不能太好用了^_^

brew的安裝也非常簡單,去官網拷貝安裝代碼即可,其中ruby和curl都是mac的自帶程序

$ /usr/bin/ruby -e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master/install)"

安裝好後就可以通過brew來安裝程序了

$ brew install wget # 安裝wget$ brew install git # 安裝git$ brew install node # 安裝node

brew比較常用的命令如下:

brew install xxx # 安裝brew uninstall xxx # 卸載brew upgrade xxx # 升級程序brew list # 寫出本地安裝程序brew search xxx # 查詢可以用程序brew info xxx # 查看制定程序的信息

可以通過brew安裝系統已經存在的程序,比如git,python等,brew安裝的程序會覆蓋系統安裝的程序,但由於安裝目錄不同,仍可通過絕對路徑訪問系統自帶程序

$ git # brew安裝git$ /usr/bin/git # 系統自帶git$ /usr/local/bin/git # brew安裝git

安裝python

系統自帶的python是2.7.10,但沒有自帶pip,python從2.7.13開始自帶pip,由於要用pip所以我想在安裝一個python,就可以通過brew安裝

搜索python,看到有兩個

$ brew search python python python3 ...

我想安裝python2,應該是第一個,下面通過info看下具體信息,會出現很多信息,關注版本就好了

$ brew info pythonpython: stable 2.7.14 (bottled), HEAD...

下面安裝python

$ brew install python...

brew會告訴你安裝到了哪裡,修改了PATH,怎麼調用pip,可以發現現在python已經指向新安裝的python了,但,需要通過pip2來使用pip功能

$ python --versionPython 2.7.13$ pipzsh: command not found: pip$ pip2 --versionpip 9.0.1 from /usr/local/lib/python2.7/site-packages (python 2.7)

安裝ruby

mac自帶的ruby是2.3,我的博客需要用到jekyll,jekyll已經不支持2.3了,需要安裝更高版本的ruby,可以通過brew直接安裝一個,但ruby有自己的多版本管理工具RVM,RVM 是一個命令行工具,可以提供一個便捷的多版本 Ruby 環境的管理和切換

rvm的官網有安裝程序的命令

$ curl -sSL https://get.rvm.io | bash -s stable

下面來安裝指定版本的ruby

$ rvm list known # 列出ruby所有版本[ruby-]2.4[.1]...$ rvm install 2.4.1 # 安裝指定版本$ ruby -versionruby 2.4.1p111 (2017-03-22 revision 58053) [x86_64-darwin16]

rvm安裝的ruby位於~yan/.rvm/rubies目錄下,不會和系統的ruby衝突,系統自帶ruby位於/usr/bin/ruby

如果很長時間安裝不上,可能是rvm的下載源不穩定,可以嘗試切換為淘寶的源

$ echo "ruby_url=https://cache.ruby-china.org/pub/ruby" > ~/.rvm/user/db

rvm常用命令如下:

$ rvm list # 列出本地版本$ rvm use 2.4.1 # 如果本地安裝了多個版本,可切換到指定版本$ rvm remove 2.4.1 # 卸載指定版本

rvm還有很多其他的功能,不過我就用到這麼多,自己摸索吧

常用軟體

下面整理下自己常用的軟體

  • draw.io 跨平台的viso,主要用來畫一些流程圖,線框圖,結構圖
  • typora 所見即所得的md工具,一用就會愛上
  • cheatsheet 一鍵查看當前工具的快捷鍵神器,再也不怕忘記快捷鍵了
  • Charles mac下的fiddler,用來抓取http請求
  • Foxit Reader 一款pdf閱讀器,跨平台,免費的
  • iZip Unarchiver 用來在mac下接呀rar壓縮包
  • LICEcap 用來錄製屏幕gif圖
  • Read CHM 用來閱讀chm文件
  • SwitchHosts! 用來管理host
  • VirtualBox 虛擬機軟體,跨平台,用來安裝windows和linux

總結

最後推薦大家閱讀池建強老師的《MacTalk·人生元編程》,書中介紹了很多mac知識和mac技巧,並且包含了很多受益匪淺的人生哲理,非常值得閱讀

原文網址:一個Mac小白的自我修養

歡迎訂閱我的微信公眾帳號,只推送原創文字。掃碼或搜索:顏海鏡

推薦閱讀:

為什麼MacBook快捷鍵Command不是像Windows那樣(Ctrl)在左下角?哪個設計更為合理?
如何在Mac系統中打開要求使用IE才能打開的網頁?
Mac中是否有方便顯示最近使用過的文件夾?
如何在 OS X 下調整 Boot Camp 分區?
mac系統下,如何讓文件夾里的文件自動排列?

TAG:Mac | 操作系統 | MacOSX使用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