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做鄉村教育慈善,俞敏洪說:你不能這樣干!

  在2018年的1月21日,馬雲在海南的三亞海棠灣與李連杰、馮侖等國內知名人士為「馬雲鄉村教師獎」舉行頒獎儀式,並召開溝通會。在溝通會上,他們探討了將中國貧困鄉村的學校做進一步並校的計劃。

  馬雲說:根據我的經驗來看,學校人數較少,不能夠吸引優秀的教師資源,學生也不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質量。所以,我認為學校規模在100人以內的學校都應該被裁撤合併。我希望大家來共同推動中國的拆校並校機制,讓中國貧困鄉村的孩子們能夠讀上條件完善的寄宿制學校。

  聽到這,俞敏洪就有點不淡定了,他直言:馬雲的這一思路的願望是良好的,但沒有考慮到中國鄉村兒童教育的現實情況。中國從上個世紀的9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政府主導的、帶有運動色彩的撤併鄉村小學,但是這個思路在2012年已經國務院「叫停」。這是因為,這個這個思路在執行的時候出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1.上學距離的問題

  許多小學撤併之後,學生每天需要在家與學校之間步行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在遇到惡劣的天氣,這對於小學生來說就是非常巨大的負擔了。

  2.安全問題

  學生上學的距離遠了,他們的安全就成了問題,孩子在路上停留的時間長了,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就增大了。那些所謂的校車就是農民用的拖拉機或者小麵包車,發生超載的情況經常出現,這幾年出現學生上學途中發生嚴重交通事故的事件就有好幾起。

  3.住宿問題

  雖然有些地方撤併成中心學校之後,學校安排了住宿,但這些改造的宿舍不僅環境差,床位也嚴重缺乏。幾十個孩子住在一個宿舍的現象非常多,這些問題不是沒被發現,是沒有資金啊。

  4.心理問題

  這些孩子自小就寄宿學校,沒人照顧不說,同學之間發生矛盾不會得到親情的安撫,老師也只能進行訓斥教育,難有時間進行逐一談話,這就讓這些孩子從小受到心靈的創傷。如果他們能夠回家,即使是留守兒童也能得到爺爺奶奶的愛。

  老人、父母、孩子天各一方,孩子從小在沒有家庭文化根基的環境中長大,產生很多心理缺失,缺乏安全感,後遺症長大後一定會顯現出來。

  5.輟學問題

  學校撤併之後,有些孩子上學的距離肯定就遠了,有的孩子就不想去上學,家長也索性不讓孩子上學,這樣孩子輟學的比例就會大大的增高。別說九年義務教育不能夠完成,有的在讀小學的時候就會選擇輟學。

  馬雲心裡想的,大概就是這樣乾淨整潔美麗的寄宿學校。也許動用企業家的資源和財力,在中國建設幾所這樣的學校是有可能的,但中國有幾萬所這樣的學校。這樣的配置,依靠企業家及社會力量,長期是不靠譜的。保持一個學校的高水平運作,需要源源不斷的財力投入,這種源源不斷的普遍投入,原則上只有政府才能夠做到。民間能夠做的,就是拾遺補漏的事情。我不反對馬雲帶領企業家去開辦條件很好的鄉村寄宿學校,但再次大規模推動中國鄉村小學撤併,我是堅決反對的。

  另外,我也不同意馬雲的這個說法:一百人以下的學校是辦不好的。我的小學就是在不足100人的鄉村小學上的。但當時我那個鄉村的小學老師,有幾個是因為右派從城裡下放到農村來的,他們的教學水平其實很高,所以我從小就學會了讀很多課外書籍,也因為他們對於外面世界的描述,引發了我走向更廣闊天地的夢想。就像馬雲看到的那樣,中國的鄉村教育確實有問題,但問題不是出在學校大小,而是出在這樣的小學校留不住好老師,因此也就教不好學生。

  面向中國農村的兒童教育,未來會是中心校或者中心寄宿學校和衛星式的小學校的結合。中心校可以和周圍的農村小學校打通資源,定期派中心校老師去小學校蹲點教學。小學校老師可以和中心校一起教研培訓。同時通過現代技術和互聯網,很多課程可以通過遠程方式讓孩子們和中心校一起學習。多元化多角度的教育體系,才能既符合農村的現實情況,又能夠為孩子提供真切的成長體驗。

輕鬆運營店鋪,零門檻運營京東、淘寶,《電商之家》電商代運營領域領軍企業。


推薦閱讀:

如何提高複雜思考和理性辯論的能力?
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
工作5年的財務,邊帶寶寶邊考注會是種怎樣的感受?
回答問題,或寫文章,知識面窄的和知識面寬的哪個寫的生動?
美國孩子、老師常用教育網站

TAG:互聯網 | 馬雲人物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