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說點不一樣的事
之前很偶然的一次,看了《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給前面快節奏的幾集吸引住了,如此近幾個月都在追這部劇,久久不能忘懷。只等到17年年底,也迎來了《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今天看完大結局。也算是上下兩部的完結,不得不感嘆起來:這歷史啊!就是一個圓圈,每每一個循環反覆,竟已是一代人的一生。
本劇的視野新穎,人物立竿見影、栩栩如生,起碼看完上下兩部,每一個主要人物的心路歷程都立體而且鮮活,這才是良心之作。
至於那些每一集的分析解剖,甚至引經據典,豆瓣上太多太多了。而且說的頭頭是道,看出來喜歡這部劇的人真的很多。也就不多重複說了。
說回開篇所提到的,歷史啊!就是一個圓圈!
東漢末年的曹操,剷除異己、蕩平諸侯,最後位高權重,不正是魏朝末年的司馬懿的前車之鑒?至於後續的曹丕曹植太子之爭,雖不相似,但是卻反映了司馬師和司馬昭的兄弟之爭。還有漢獻帝禪讓給曹丕,後來魏元帝曹奐禪讓給司馬炎,也是歷史上循環反覆的戲碼。
再翻看歷史後續,司馬懿之孫-司馬炎建立西晉,公元290年病危之際,挑選輔政大臣,被國丈楊駿挾持。也像及了魏帝曹叡當年病危,在無力之際不得不將選擇了曹爽和司馬懿為輔政大臣一樣。這種劇本在前朝後朝不斷輪番上演。
那麼歷史再往後翻,大家可能覺得,怎麼還在上演這種戲碼?比如明朝、清朝?
當年太祖布衣出身,正是國家動蕩之際,在諸侯當中夾處逢生,本以為作一個小小的山大王足矣,只是大諸侯容不下他的山大王,多次圍剿。正是危難之際,太祖只能舉家北遷,走到哪就駐紮在哪。也許是機會使然,竟然有更大的諸侯來滅大諸侯,幾經波折反而太祖剷除異己,蕩平諸侯了。最後位高權重,龍袍加身已稱王。
王朝初定,百廢待興,舉國是一片生機勃勃。太祖大筆一揮,在心中盤算治國大計。可惜輔政大臣功高蓋主,地方諸侯位高權重,不得不將地方諸侯委以重任調回京師,輔政大臣明升暗降,還安插了自己的親信作為耳目,自己卻退居幕後,讓親信和宗親來指揮三省六部。
早已意屬的繼承者,本以為百忍終可等到繼位之時,可惜被人舉報不忠,連夜逃離京師以策安全,不料早有埋伏只能喪命。太祖身體抱恙,宗親獨攬朝政,各諸侯紛紛被削去爵位,顧命大臣告老還鄉。
在彌留之際,太祖欽定臨時繼承者,並暗示輔政大臣可行駛決斷之權。正是在此契機,幾位輔政大臣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剷除異己,將宗室一族盡數入獄。緊接著輔政大臣提議成立軍機處,凡此國家種種大事,均需軍機處批示。
軍機處行駛了國家大權,而大權逐漸掌握在大司馬之手。歷經數代君王而大司馬不倒。在此時,新王多立新政,普通的儒生甚是感恩。而新王也希望藉助天下儒生的力量,在軍機處之外獲得國家的控制大權。
於是矛盾升級,大司馬藉助軍機處廢除新王,另立寧王為君。此番一出,天下哇然,而新王鬱鬱而終,揭開了巨大的儒生暴動。軍機處當機立斷,大司馬大筆一揮,借調京師禁軍鎮壓儒生暴動,而地方也發生了零星涌動。正是此刻,荊州州牧鎮壓有功提拔到京師,暴動平息,大司馬論功行賞,荊州州牧接任君王,此為厲王。
厲王且行且膽戰心驚,軍機處掌握國家大權,大司馬更是退而不離其位。於是厲王利用軍機處內部矛盾,拉攏輔政大臣以及顧命大臣,以此影響大司馬之所決策。正是且行且膽戰心驚,厲王終盼到了軍機處的信任,慢慢控制了國家大權。大司馬彌留之際,當著軍機處眾大臣之面,指明厲王不可戀位,數年之後必全身而退。另立永王為繼承者。
厲王貪功,數年之後退而不放權,而永王和善,兩王之爭不斷,朝野朋黨之爭逐漸加深。
數年之後,厲王和永王悉數放權,但朋黨之爭遍布朝野,顧命大臣和輔政大臣不得不尋遍繼承者而吵得頭破血流。在厲王和永王互相權衡之下,同時諸位顧命大臣和輔政大臣的首肯之下,睿王即位,當務之急,即是解決延續數年的朋黨之爭,清君側,蕩平諸侯,以及整頓軍機處。一番波折之後,數位輔政大臣和地方諸侯被貶職,朝野朋黨之爭慢慢散去。而睿王也穩定軍心,朝野逐漸回復初創之際的平靜。
歷史劇源於歷史,也高於歷史,也。。。。忠於歷史。
推薦閱讀:
※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為何到死都沒有伐蜀?
※歷史贏家司馬懿為何說「大勝易,善敗難」?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司馬懿與楊修的人生為何不同?
※那一年,他和諸葛亮都走出了家門
TAG:司馬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