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所見的東北經濟困局:大姐們已經不買貂了

8月,可以說是東北一年四季最美的季節。雖然我常年在外地工作和生活,但是每當初秋的這個時候,總是會想起家鄉,腦海中總有關於故鄉秋天的味道和記憶。

正好在今年的這個時候,我回了一趟老家。

下午一點,班機平穩地降落在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多提一句,龍嘉機場,其實只有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二十分之一大小,從到達層再轉到出發層繞一圈,絕對不超過三分鐘。每周也僅有寥寥幾趟班機飛往國外,冠以「國際」二字,有些名不副實了。

8月,中國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仍在高溫的炙烤下。而東北的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涼爽。下了飛機,轉乘汽車。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天高雲淡,陽光刺眼,而高速路兩邊正是代表豐年在望的大片沃野。

除了欣賞美景,我們車內一行人的第一個話題,聚焦在了近年備受關注的東北經濟困局。其實,關於東北經濟的話題,我一直在關注。

說到東北經濟現狀,我們不妨先看這些數字:

2015年,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的名義GDP增長率分別是-0.29%、3.41%和0.26%,排名分別是全國倒數第一、第三和第四,倒數第二被山西省佔了。

最新公布的2016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東三省經濟全線延續疲軟態勢,東北三省增速依舊位列排行榜末端,黑龍江、吉林名義GDP增長率分別是5.7%、6.7%,而遼寧更是以-1.0%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半年增速為負的省份。如果從名義GDP增速來看,有些數字會更加觸目驚心:大連-11.4%,瀋陽-10.6%,大慶-27.1%,鞍山-15.8%,丹東-20%,鐵嶺-31%……

仔細來看看這幾個城市:

大連。

東北最大港口,商業中心。

一直以來,大連都是我印象中東北最有活力的商業城市,但是,不幸也淪陷了。

搜房網上顯示的大連房價,2014年4月新房均價12000元,2015年8月份的最新均價是10346元,下跌13.8%。

2014年統計公報:財政收入同比下降8.2%,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38.9%。

三大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船舶,下跌66.3%,軸承,下跌25.5%,原油加工量,減少2266萬噸。

瀋陽。

東北最大工業中心。

2014年統計公報:全年國有經濟投資下降18.4%,外商投資下降29.8%。房地產投資下降9.5%,商品房銷售額下降35.1%。

大慶。

石油城,黑龍江GDP第二,工業產出佔據黑龍江規模以上工業比重50%,石油正在枯竭,原油綜合含水量已經高達90%以上。10桶油,9桶都是水。

預計從今年起每年產出將下降150萬噸原油。加上油價暴跌,人口減少,資本逃離,這裡將慢慢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2014年統計公報:全年固投下降33%,工業投資下降29%,房地產投資下降43%。

鞍山。 遼寧第三大城市,東北鋼鐵業中心。

本地區經濟支柱,鞍鋼集團,2015年上半年銷售收入下跌24%,利潤下跌73%。

如果說,人口流失是東北的一個嚴重社會問題,那麼鞍山會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地方。2010年開始人口連年負增長,2015年初中新生人數下滑三成。鞍山2015年初中生新增人數下滑三成,創歷史新低。

丹東。

中國最美的邊境城市,十大養老勝地之一。

2014年統計公報:全年固定投資下降9%,其中工業投資下降12%,房地產投資下降44.9%。

主要工業產品中,粗鋼產量下降73.3%,化學纖維下降32.7%,水泥下降14.3%,汽車產量下降15.8%。

鐵嶺。

本山大叔的故鄉,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

2014年統計公報:全年煤炭產量下降8.7%,固定資產投資下降38.1%。其中,工業投資下降42%,房地產投資下降46%。

這些是一串串看似冰冷的數字。但是,在我的所見所聞下,確是異常的痛心。作為「共和國經濟的長子」,東北曾經是多麼的牛逼……若論資源之豐富,產業之堅實完整,起步點之高,全國無一地區能與東北相媲美。

東北曾經的輝煌同樣令人震驚:在日本投降的1945年,全中國工業總產值中,東北佔85%,台灣佔10%,中國的其餘部分(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南京重慶等等所有地方)全部加起來卻只佔5%。上個世紀30年代,運行於南滿鐵路新京至大連區間的亞細亞號特快列車已經是全封閉式空調車廂。

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中,關於東北1949年以前的歷史,講的只是奉系軍閥壓榨百姓,偽滿洲國的14年講的只是日本如何奴役人民,而對東北當時工業情況的描述卻是一片空白。讀罷曲曉范先生的《近代東北城市的歷史變遷》(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才如夢初醒般的驚訝於東北昔日的霸氣。

跟今天東北人口外流相反,當時東北人口猛增:1936年1月,全東北人口3097萬,到年底猛增到3701萬人,1941年達到4229萬人。由此形成了上個世紀世界最大的移民潮,就是所謂的闖關東。成千上萬的關內百姓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阻礙移居東北,與現在東北人口流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個常識是:拋開政治因素等精神層面的原因,普通民眾願意前往一個地區主要原因還是目的地富裕。這與現在東北人都願意移居北上廣一個道理。就像有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去美國歐洲,卻沒聽過冒險偷渡去盧安達辛巴威。

1945年,東北工業規模超過日本本土,雄踞亞洲第一。

中央電視台《探索發現》欄目在《瀋陽:1949》中曾經這樣介紹:「日本和德國敗亡之後,東北這個地區就成了繼美國、蘇聯、英國之後的第四大工業區」。從瀋陽到大連的沈大線兩側工廠煙囪林立,城市連成一片,成為舉世聞名的「綿長工業區」,瀋陽鐵西區被譽為「東方魯爾」。1931年,東北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9.3%,而新中國建國50多年後的2003年,這個比例才達到57.5%。1943年,東北生產了全中國88%的生鐵,93%的鋼材,93.3%的電,95%的機械,形成了龐大的特種鋼等當時領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業。而20世紀30年代,長春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管道煤氣的城市,是中國第一個規劃地鐵(包括環城高速公路)的城市,主要街道的照明和電訊線路採用地下管線,也是亞洲第一個實現主幹道電線入地的城市。

顯然,得東北者得天下。所以毛澤東有言:「要想得天下,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爭奪東北」,「如果關內拿不下來,先定都長春」。

當然,日本狼子野心大力發展長春(偽滿洲國時稱新京)和東北,一方面是因為戰爭需要一個龐大的工業基地來保障軍事供應。另一方面是希望新京成為新京都,並幻想50年後將日本首都從東京遷到新京來。但是這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側面的觀察角度,他們是如何發展東北的。

日本善於學習。明治維新,從不自作聰明的搞類似「日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東西,而是老老實實的承認就是落後了,原原本本的學,絕不偷梁換柱,也不搞新瓶裝舊酒。政治上推崇憲政、實行君主立憲,經濟上學習英國的市場經濟,逐漸走向強大。也許是日本人天賦不高的原因吧,日本從來不能原創,日本的經濟模式定型之後,就是一半英國一半德國。東北經濟最輝煌的年代,經濟治理的基本思路就是如此。

二戰日本戰敗,喪失東北,東北落入蘇聯軍隊之手,物資頗受洗劫。然而底子畢竟雄厚,建國後仍是「長子」,加上地理便利,優先成為蘇聯援助的重點地區,成為紅色極點。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南方民營企業的崛起,東北衰落之象就立即暴露了。當年與華盛頓媲美的長春,當年與巴黎稱為姐妹城的哈爾濱,世界聞名的工業地帶東方魯爾瀋陽,以及完全由德國規劃設計的大連,均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淪落為國內二三線城市。

蘇聯經濟模式看似轟轟烈烈,其本質卻是必將造成經濟運行殭屍化。建國後,東北就像蘇聯的影子,除了數量上的增長,質量越來越差。現在提起東北,往往令人想到破敗的重工業,成群的下崗工人。經濟體制的僵化,形成了觀念的保守,共同導致了目前東北的困局。

至今,東北的氣氛依然是計劃經濟籠罩。典型就是國有企業佔比高。東北地區國企資產佔比超過50%,而其他地區平均僅為38%。國企的低效和高虧損率並不鮮見,但在東北地區尤其嚴重。該地區2014年的國企虧損率達32.4%,而其他地區國企的虧損率為26.2%。

牛逼的過去已成往事,今天的東北確確實實在面臨著強大的困局。當東北大姐不再買貂的時候……經濟形勢不言而喻。

有經濟學家指出:東北面臨著「體制機制死板——經濟下行——人才流失——財政吃緊——社會保障無力——生育率下降——經濟下行」的生態怪圈。這種現象,顯然也讓北京倍感焦慮和不安。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印發實施,標誌著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全面啟動。前幾天,發改委拿出了本次東北振興計劃的第一個大禮包:三年內高達1.6萬億元的巨額投資。

1.6萬億的投資對危機中的東北經濟無疑是一針強心劑,但我相信,這絕對不是解藥。如果大量投資繼續流入重工業、流入國企,那麼投入再多的資金也無濟於事,只不過是為眾多的殭屍企業再續幾年命,曇花一現的復甦之後東北經濟只會跌的更慘。

那麼,東北經濟如何走出困局呢?我覺得:第一,東北經濟轉型,一定要打破計劃經濟思維;第二,外部供血很重要,但也要增強自身造血;第三,留住人才,這是很關鍵的一步;第四,東北的互聯網思維落後於江浙二十年,這句不是一句笑話,互聯網化的思維的培養,一定要!

親眼所見東北的經濟現狀之後,我更加認同這篇文章的觀點。(《到底是哪個癟犢子讓東北經濟懵了圈》部分摘錄)

「我再也懶得回去和那幫狗B打交道了」。

這是我一個東北朋友最近和我反覆提及的一句話。一年前,他從北京辭職回到遼寧創業,具體哪個城市就不說了,一年過去了,他如今又回到北京,在意味深刻的大望路上班。

在我鍥而不捨的追問下,我才明白他口中的「狗B」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人,而是一個泛指,泛指一切吹牛逼不幹活,光喝酒不辦事,泛指一切不作為的官僚主義作風,泛指一切低效率沒誠信的合作方。

他和我說,他的噩夢從註冊公司的那一天就開始了。他沒想到只是註冊一個公司,為什麼在東北就那麼難?

別人勸他:還是找找認識人吧!當初他是不聽的,如今他和我說:「在那個地界,你甭管幹啥,都他媽得找人,不找人根本辦不成事兒」。

除了行政效率底下,令他難以忍受的還是創業環境的惡劣:首先他的企業根本貸不到錢,這直接夭折了他開分店的計劃,而員工們三天兩頭請假就不說了,幾個90後全都無心打工,要麼是在準備考公務員,要麼家裡正籌錢找人進國企。

除此之外,人情往來和親戚朋友不斷想進他公司掛個管理崗的事情就更多了,他的一個大伯為此還跟他家鬧掰了,因為那老頭想讓自己兒子去他的公司「隨便管幾個人,開個幾千塊錢就行了」,理由是「咱們自己家人,肯定比外人實在。」我這位朋友沒同意,他的理由堅定而實在:「那傻逼除了喝酒就知道吹牛逼,還當經理,給他個總理當得了?」

當然,導致他東北創業繼續失敗的致命原因,是經濟疲軟的大環境,他覺得「似乎每個人都不敢花錢,周圍基本看不到什麼衝動型消費,城市中核心消費人群越來越少,像做我這種生意的,主流客戶都是年輕人,可你看,這個城市那裡還有年輕人啊?」

我問他,你覺得東北的經濟什麼時候才能好起來?

他長嘆了一口氣,罵了一句:我看就這樣了,10年之內沒戲。

(以上為文章部分摘錄)

————————————————————

文章中的這個故事,絕對不是個例。相信在東北創業的很多同學都有類似的遭遇。曾經有人說:東北人好面子,愛攀比,喜歡拉關係,不講誠信,不守規則,懶惰吹牛,東北實在是一個沒有熟人就辦不成事兒的一個地盤。

我不想給任何一個群體按上一個標籤。但從另一個層面而言,東北人浮於事的情況的確比其他地區嚴重。

在東北辦任何事,下意識的反應都是「找人」,有關係就有一切,沒關係就寸步難行。這不是我信口胡謅,我們依然拿數據說話:

根據社科院的數據統計,在東北開辦企業所需要的程序是全國最繁瑣和漫長的,拿登記物權的流程來講,上海只需要4個步驟即可,而東北步驟最少的城市是瀋陽,需要多少步呢?12個步驟,也就是說東北最快的城市也比上海慢了整整3倍!在東北你打一個商業糾紛的官司,平均需要363天,差兩天剛好一年哦親!

辦事效率和行政效率如此之低,國企當然習慣了,但效率是民企的生命,有哪個企業受得了一個破證件要翻來覆去的辦一個月乃至更久呢?

東北惡劣的營商環境還表現在中小微企業獲得資本扶持的難度:

根據《中國股權投資市場2015全年回顧與展望》,在天使投資市場已披露的投資案例中,東北地區共獲得4起投資,投資金額加起來僅為700萬人民幣。這點錢還不如北京隨便一個賣肉夾饃或煎餅果子的創業團隊獲得的A輪融資多,從這個層面而言,東北已然被「天使」拋棄。投資不過山海關!

即便有很多人「酒杯端起稱兄道弟,酒醒之後去你媽的」,但在東北,大家依然喜歡拉關係,走後門,因為很多事情「沒人你就辦不了」。

造成行政效率慢,營商環境差以及全民愛拉關係的思維方式,其實通通屬於計劃經濟和國企思維下的遺毒。東北人在計劃經濟和國企思維的籠罩下,生活的過久了。國企、央企等公有制經濟沿用的是典型的用官僚等級制度,這種制度一旦佔據主導地位,就會令民眾產生崇拜權利且懶惰的德行,而且瞧不起個體戶等私營經濟體,總覺得那不是正經工作

關於留住人才的話題,我依然贊同這篇文章的觀點:(《到底是哪個癟犢子讓東北經濟懵了圈》部分摘錄)

除了東北,東北人無處不在。人才外流似乎是東北經濟發展最嚴重的掣肘之一,然而這只是表象而已。在黑龍江省三亞市的揶揄背後,我們更應該探究的是,東北人為何一門心思的往外跑?

事實上,就像當年全國人都往東北涌造就「闖關東」的盛況一樣,決定人才流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經濟發展,如果家鄉能賺到錢,沒有人願意拋家棄子跑到一個陌生的城市謀生存。

根據最近的人口普查數據,東三省累計人口流出超過400萬,而且重要的是這400萬都是鮮活的年輕人。一方面是年輕人的大量出走,一方面是出生率的繼續低迷,東北的人口結構正加速老齡化,東北已經「未富先老」。

實際上,人才外流的深層原因是東北的經濟結構實在太單一了,單一到所有東北人至今還陷在「計劃經濟」中吃國企大鍋飯的時代。數一數東北有多少國企吧,而這種國有體制對私營經濟的活力擠占是強大而粗暴的,可以這麼說,東北的年輕人如果不設法找人去某一個國企工作,簡直就找不到「好工作」。

計劃經濟無疑會扭曲資源配置,市場經濟的道理是:市場才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的手段。顯然,如今的東北依然靠的是僵化保守的國企范兒——而國企簡直就是低效、腐敗和虧損的代名詞。

2003年前後,「振興東北」的計劃提出來,國家投入萬億級別的巨額資金豪擲東三省,當然依然是無私地給了自己的「親兒子」國企央企們,本來奄奄一息的國企們,靠著國家的輸血又開始了胡吃海塞,領導們一個個都腦滿腸肥,但企業卻繼續連年虧損。畢竟,一個行將就木的人,光靠輸血是活不下去的。

現在,整個中國的經濟都面臨著壓力,中央有心無力,再也拿不出來當年那種規模的資金來添補東三省的「窟窿」了,失去輸血的東北經濟,2015年一下子「斷崖」了。

長久以來公有制經濟為主的東北,形成了計劃經濟的遺毒:體制僵化、國有企業吸血、市場經濟發育不健全等諸多問題,東北當然也意識到了,然而東北的國企改革,起步晚,質量低,效果差,改來改去,不僅沒回歸到市場經濟,反而一堆國企合併到央企裡面,越改越看不清出路。

我不太同意《振興東北先振興東北人》那篇文章的觀點,人性固然多變,也有懶惰的一面,東北的懶人不比別處更少,但也不比別處更多,而同樣,人性都是逐利的。

不是東北人愛拉關係好高騖遠,而是在東北的地界往往沒人你就真的辦不成事兒;不是東北人假義氣不講誠信,而是計劃經濟造就的官僚化體制只認權利不鳥產權和契約精神,你產品質量再牛逼,沒人的話還是進不了國企採購的名單;不是東北人懶惰,而是都在國企中,大家干多干少都一樣,畢竟勞動模範獎章又不能當飯吃;不是東北人不熱愛自己的家鄉,而是家鄉除了國企和公務員,實在沒什麼工作崗位,在東北,進不了國企簡直就等同於失業,狗屁專家天天呼籲那些家裡沒關係沒後門的大學畢業生留在東北,你讓他們留在東北幹什麼?都去做直播去嗎?

(以上為文章部分摘錄)

————————————————————

關於外部供血和自身造血的話題,已經是十幾年前的老生常談了,不多贅述。更重要的是——我覺得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普及互聯網思維。

2014年.五常大米登上《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一句「中國最好稻米」的解說價值連城,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五常大米的青睞。的確,五常大米被認為是中國東北大米的首選品牌。但是,你卻未必知道,市場上大量的五常大米都是假冒的。你所買到的五常大米——99%都是非正宗的。確切的數字統計,五常大米年產量至多為105萬噸,測算一下:100萬噸相當於10億斤,平攤到1000萬人頭上,每人不過能享用100公斤。加上特供等等渠道,你想想,市面上有多少人能吃上純正的五常大米呢?——你懂的。

五常大米的品牌知名度,其實離不開互聯網的塑造。五常大米的風靡,可以說是為東北的優質資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案例。

對比而言:我的東北老家,距離五常市區只有25公里,20分鐘車程。同樣是白山黑水,這裡同樣能產出中國最好的稻米!這裡同樣有大片的水稻種植區,這裡的稻米與五常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敢說,我的老家是未經工商業侵染和開發的一片處女地。氣候、土壤、空氣等等方面都和五常一模一樣。這裡就連灌溉的水源,都可直接飲用。每年稻米成熟的季節,七里飄香!

但是很可憐,這裡稻米每年的收購價不過兩三元錢,這和具備互聯網思維的五常大米相差不是一星半點。

而大米,其實僅僅是東北優質資源的冰山一角。如果把東北優質資源進行互聯網化的改造,或許是一條很可行的出路。

洋洋洒洒,長文一篇,有褒有貶。這是我對我熱愛的家鄉的親眼所見和衷心的建議。其實我也有衝動,不如就以「七里香」的稻米創立個品牌,做一次在東北的創業實踐。


推薦閱讀:

有話好好說
別嘆氣,因為永遠都會有更難的事在後面|KY創始人寫在年末:是什麼讓「喪」成為新的時代病?
警惕好為人師的中年人
青椒的路
對「年輕人千萬別碰哪些東西」的思考

TAG:東北經濟 | 東北 | 年輕人 |